'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在卡梅倫時期,英國發展非常不錯,看待歐盟成員的眼光,就有了一種"被佔便宜"的感覺。當時,卡梅倫一想,自己脫離歐盟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搞了一個公投,想讓英國撇開歐盟的"拖累"。

就是這個決定,讓英國的各個利益階層陷入了爭鬥,同時也讓倫敦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泥沼"。而"始作俑者"卡梅倫在看到情況開始失控後,自己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便溜之大吉,把擔子交給了下一任——梅姨。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梅姨在任的3年裡,確實非常不容易,不論是脫歐、留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都給出過方案。但無奈,每次方案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否決。所以,梅姨的3年,並沒有在脫歐上取得多麼重大的成果。

但是,梅姨的這3年卻至關重要,她用自己的耐性,磨平了各大利益階層的"稜角"。

就好比一個充滿了垃圾的下水道,要想把它疏通,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捏著鼻子把垃圾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被臭味薰倒,這就得兩說了。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在卡梅倫時期,英國發展非常不錯,看待歐盟成員的眼光,就有了一種"被佔便宜"的感覺。當時,卡梅倫一想,自己脫離歐盟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搞了一個公投,想讓英國撇開歐盟的"拖累"。

就是這個決定,讓英國的各個利益階層陷入了爭鬥,同時也讓倫敦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泥沼"。而"始作俑者"卡梅倫在看到情況開始失控後,自己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便溜之大吉,把擔子交給了下一任——梅姨。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梅姨在任的3年裡,確實非常不容易,不論是脫歐、留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都給出過方案。但無奈,每次方案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否決。所以,梅姨的3年,並沒有在脫歐上取得多麼重大的成果。

但是,梅姨的這3年卻至關重要,她用自己的耐性,磨平了各大利益階層的"稜角"。

就好比一個充滿了垃圾的下水道,要想把它疏通,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捏著鼻子把垃圾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被臭味薰倒,這就得兩說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而梅姨的3年,就是在幹這樣的"辛苦活",所以鮑里斯一上臺,就有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環境。

因此,鮑里斯在上臺之後,便給出了一個強硬態度,10月31日前,必須要脫歐。這期間,談攏了,我們就好聚好散;談不攏,我們就"摔門而出"。

雖說,鮑里斯的態度很強硬,但99天的時間,根本不夠他進行迂迴,更何況他這種類似"明牌"的做法,再度加大了脫歐的難度。

越是病入膏肓的人,就越喜歡亂求醫,根本無法預見後果,人是這樣,國家也不例外。英國脫歐的背後,是經濟體的切割與再分配,同時也是國際地緣政治的大變革。

而一旦涉及到地緣政治,美國這樣的"老玩家",不插手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美英之間還有著十分親密的盟友關係。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在卡梅倫時期,英國發展非常不錯,看待歐盟成員的眼光,就有了一種"被佔便宜"的感覺。當時,卡梅倫一想,自己脫離歐盟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搞了一個公投,想讓英國撇開歐盟的"拖累"。

就是這個決定,讓英國的各個利益階層陷入了爭鬥,同時也讓倫敦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泥沼"。而"始作俑者"卡梅倫在看到情況開始失控後,自己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便溜之大吉,把擔子交給了下一任——梅姨。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梅姨在任的3年裡,確實非常不容易,不論是脫歐、留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都給出過方案。但無奈,每次方案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否決。所以,梅姨的3年,並沒有在脫歐上取得多麼重大的成果。

但是,梅姨的這3年卻至關重要,她用自己的耐性,磨平了各大利益階層的"稜角"。

就好比一個充滿了垃圾的下水道,要想把它疏通,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捏著鼻子把垃圾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被臭味薰倒,這就得兩說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而梅姨的3年,就是在幹這樣的"辛苦活",所以鮑里斯一上臺,就有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環境。

因此,鮑里斯在上臺之後,便給出了一個強硬態度,10月31日前,必須要脫歐。這期間,談攏了,我們就好聚好散;談不攏,我們就"摔門而出"。

雖說,鮑里斯的態度很強硬,但99天的時間,根本不夠他進行迂迴,更何況他這種類似"明牌"的做法,再度加大了脫歐的難度。

越是病入膏肓的人,就越喜歡亂求醫,根本無法預見後果,人是這樣,國家也不例外。英國脫歐的背後,是經濟體的切割與再分配,同時也是國際地緣政治的大變革。

而一旦涉及到地緣政治,美國這樣的"老玩家",不插手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美英之間還有著十分親密的盟友關係。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一直以來,特朗普就十分贊成英國"無協議脫歐",曾對梅姨建議過,就應該"硬脫歐",給歐盟的"分手費",一分錢都不應該掏。

特朗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看到了,英國脫歐後,必將與歐洲決裂,為了維持對外貿易,只能倒向美國,特朗普就能趁機對英國狠狠敲一筆"竹竿"。

但是,就在鮑里斯準備帶著英國"硬脫歐"時,美國的另外一個重量級人物——佩洛西跳了出來。

據環球網15日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如果英國脫歐損害了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的"軟邊界",威脅到了愛爾蘭的和平,美英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就不可能被國會通過。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誰都知道英國脫歐後,對美國是有利的,特朗普也給了非常熱情的支持,佩洛西這個時候發出強硬表態,不就是在給特朗普"潑冷水"嗎?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在卡梅倫時期,英國發展非常不錯,看待歐盟成員的眼光,就有了一種"被佔便宜"的感覺。當時,卡梅倫一想,自己脫離歐盟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搞了一個公投,想讓英國撇開歐盟的"拖累"。

就是這個決定,讓英國的各個利益階層陷入了爭鬥,同時也讓倫敦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泥沼"。而"始作俑者"卡梅倫在看到情況開始失控後,自己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便溜之大吉,把擔子交給了下一任——梅姨。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梅姨在任的3年裡,確實非常不容易,不論是脫歐、留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都給出過方案。但無奈,每次方案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否決。所以,梅姨的3年,並沒有在脫歐上取得多麼重大的成果。

但是,梅姨的這3年卻至關重要,她用自己的耐性,磨平了各大利益階層的"稜角"。

就好比一個充滿了垃圾的下水道,要想把它疏通,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捏著鼻子把垃圾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被臭味薰倒,這就得兩說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而梅姨的3年,就是在幹這樣的"辛苦活",所以鮑里斯一上臺,就有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環境。

因此,鮑里斯在上臺之後,便給出了一個強硬態度,10月31日前,必須要脫歐。這期間,談攏了,我們就好聚好散;談不攏,我們就"摔門而出"。

雖說,鮑里斯的態度很強硬,但99天的時間,根本不夠他進行迂迴,更何況他這種類似"明牌"的做法,再度加大了脫歐的難度。

越是病入膏肓的人,就越喜歡亂求醫,根本無法預見後果,人是這樣,國家也不例外。英國脫歐的背後,是經濟體的切割與再分配,同時也是國際地緣政治的大變革。

而一旦涉及到地緣政治,美國這樣的"老玩家",不插手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美英之間還有著十分親密的盟友關係。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一直以來,特朗普就十分贊成英國"無協議脫歐",曾對梅姨建議過,就應該"硬脫歐",給歐盟的"分手費",一分錢都不應該掏。

特朗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看到了,英國脫歐後,必將與歐洲決裂,為了維持對外貿易,只能倒向美國,特朗普就能趁機對英國狠狠敲一筆"竹竿"。

但是,就在鮑里斯準備帶著英國"硬脫歐"時,美國的另外一個重量級人物——佩洛西跳了出來。

據環球網15日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如果英國脫歐損害了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的"軟邊界",威脅到了愛爾蘭的和平,美英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就不可能被國會通過。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誰都知道英國脫歐後,對美國是有利的,特朗普也給了非常熱情的支持,佩洛西這個時候發出強硬表態,不就是在給特朗普"潑冷水"嗎?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我們一步步來分析。

首先,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邊界問題,一直是英國脫歐的最大阻力之一。鮑里斯若是執意要"硬脫歐",必將導致英國的分崩離析,屆時,鮑里斯將從英國首相變成"英格蘭首相"。

一個分崩離析的英國,或者說是一個英格蘭,完全不夠美國"塞牙縫兒"的。

其次,為了美國龐大的愛爾蘭裔公民。一旦英國採取"硬脫歐",北愛爾蘭就可以根據《貝爾法斯特協議》來選擇,自己是歸類於英國還是愛爾蘭。

相比較來說,現在的英國人均收入,還沒有愛爾蘭的一半,北愛爾蘭完全有權力做出"嫌貧愛富"的選擇。

而一旦北愛爾蘭歸入愛爾蘭,勢必影響愛爾蘭的經濟發展,遠在大洋彼岸的愛爾蘭裔美國人,當然不願意看到。

所以,佩洛西要求英國脫歐,不得損害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軟邊界",否則就不和英國做生意。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在卡梅倫時期,英國發展非常不錯,看待歐盟成員的眼光,就有了一種"被佔便宜"的感覺。當時,卡梅倫一想,自己脫離歐盟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搞了一個公投,想讓英國撇開歐盟的"拖累"。

就是這個決定,讓英國的各個利益階層陷入了爭鬥,同時也讓倫敦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泥沼"。而"始作俑者"卡梅倫在看到情況開始失控後,自己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便溜之大吉,把擔子交給了下一任——梅姨。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梅姨在任的3年裡,確實非常不容易,不論是脫歐、留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都給出過方案。但無奈,每次方案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否決。所以,梅姨的3年,並沒有在脫歐上取得多麼重大的成果。

但是,梅姨的這3年卻至關重要,她用自己的耐性,磨平了各大利益階層的"稜角"。

就好比一個充滿了垃圾的下水道,要想把它疏通,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捏著鼻子把垃圾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被臭味薰倒,這就得兩說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而梅姨的3年,就是在幹這樣的"辛苦活",所以鮑里斯一上臺,就有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環境。

因此,鮑里斯在上臺之後,便給出了一個強硬態度,10月31日前,必須要脫歐。這期間,談攏了,我們就好聚好散;談不攏,我們就"摔門而出"。

雖說,鮑里斯的態度很強硬,但99天的時間,根本不夠他進行迂迴,更何況他這種類似"明牌"的做法,再度加大了脫歐的難度。

越是病入膏肓的人,就越喜歡亂求醫,根本無法預見後果,人是這樣,國家也不例外。英國脫歐的背後,是經濟體的切割與再分配,同時也是國際地緣政治的大變革。

而一旦涉及到地緣政治,美國這樣的"老玩家",不插手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美英之間還有著十分親密的盟友關係。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一直以來,特朗普就十分贊成英國"無協議脫歐",曾對梅姨建議過,就應該"硬脫歐",給歐盟的"分手費",一分錢都不應該掏。

特朗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看到了,英國脫歐後,必將與歐洲決裂,為了維持對外貿易,只能倒向美國,特朗普就能趁機對英國狠狠敲一筆"竹竿"。

但是,就在鮑里斯準備帶著英國"硬脫歐"時,美國的另外一個重量級人物——佩洛西跳了出來。

據環球網15日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如果英國脫歐損害了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的"軟邊界",威脅到了愛爾蘭的和平,美英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就不可能被國會通過。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誰都知道英國脫歐後,對美國是有利的,特朗普也給了非常熱情的支持,佩洛西這個時候發出強硬表態,不就是在給特朗普"潑冷水"嗎?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我們一步步來分析。

首先,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邊界問題,一直是英國脫歐的最大阻力之一。鮑里斯若是執意要"硬脫歐",必將導致英國的分崩離析,屆時,鮑里斯將從英國首相變成"英格蘭首相"。

一個分崩離析的英國,或者說是一個英格蘭,完全不夠美國"塞牙縫兒"的。

其次,為了美國龐大的愛爾蘭裔公民。一旦英國採取"硬脫歐",北愛爾蘭就可以根據《貝爾法斯特協議》來選擇,自己是歸類於英國還是愛爾蘭。

相比較來說,現在的英國人均收入,還沒有愛爾蘭的一半,北愛爾蘭完全有權力做出"嫌貧愛富"的選擇。

而一旦北愛爾蘭歸入愛爾蘭,勢必影響愛爾蘭的經濟發展,遠在大洋彼岸的愛爾蘭裔美國人,當然不願意看到。

所以,佩洛西要求英國脫歐,不得損害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軟邊界",否則就不和英國做生意。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佩洛西想瓦解歐盟。英國脫歐要想避免涉及愛爾蘭,就必須採取"軟脫歐",倫敦就必將與歐盟進行長時間的博弈,逼迫歐盟妥協。

這就相當於,佩洛西在逼迫鮑里斯加快對歐盟的"攻勢",這樣的攻勢下,歐盟將遭遇更大的危機。

如果,鮑里斯成功了,意大利等國必將步其後塵,歐盟這個足以比肩美國的經濟體,必將遭到重創。同時,目前足以挑戰美元地位的歐元,即便不走向崩潰,也將被大大削弱。

所以,維持美元的霸權地位,才是佩洛西眼中的大局。

"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這一次,美國人又要給特朗普"添堵"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大陸正在上演一場如火如荼的"脫歐"大戲,國際各界都在緊緊盯著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期盼著最後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隨著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上臺,似乎給英國的漫漫"脫歐"路帶去了新的轉機。

在鮑里斯的首相就職演講中,曾高喊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前實現脫歐,並且不排除採取"無協議脫歐"的方式,也就是"硬脫歐"。而10月31日,鮑里斯正好就任首相一職滿99天,他要在這99天時間裡,解決困擾了2任英國首相,糾纏了3年多的難題。

那為什麼說鮑里斯給英國脫歐帶來了新轉機?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梳理一下脫歐問題的因果。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在卡梅倫時期,英國發展非常不錯,看待歐盟成員的眼光,就有了一種"被佔便宜"的感覺。當時,卡梅倫一想,自己脫離歐盟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就搞了一個公投,想讓英國撇開歐盟的"拖累"。

就是這個決定,讓英國的各個利益階層陷入了爭鬥,同時也讓倫敦陷入了難以掙脫的"泥沼"。而"始作俑者"卡梅倫在看到情況開始失控後,自己也不想接這個"爛攤子",便溜之大吉,把擔子交給了下一任——梅姨。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下,梅姨在任的3年裡,確實非常不容易,不論是脫歐、留歐;還是"硬脫歐"、"軟脫歐",都給出過方案。但無奈,每次方案一提出來,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否決。所以,梅姨的3年,並沒有在脫歐上取得多麼重大的成果。

但是,梅姨的這3年卻至關重要,她用自己的耐性,磨平了各大利益階層的"稜角"。

就好比一個充滿了垃圾的下水道,要想把它疏通,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捏著鼻子把垃圾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被臭味薰倒,這就得兩說了。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而梅姨的3年,就是在幹這樣的"辛苦活",所以鮑里斯一上臺,就有了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環境。

因此,鮑里斯在上臺之後,便給出了一個強硬態度,10月31日前,必須要脫歐。這期間,談攏了,我們就好聚好散;談不攏,我們就"摔門而出"。

雖說,鮑里斯的態度很強硬,但99天的時間,根本不夠他進行迂迴,更何況他這種類似"明牌"的做法,再度加大了脫歐的難度。

越是病入膏肓的人,就越喜歡亂求醫,根本無法預見後果,人是這樣,國家也不例外。英國脫歐的背後,是經濟體的切割與再分配,同時也是國際地緣政治的大變革。

而一旦涉及到地緣政治,美國這樣的"老玩家",不插手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美英之間還有著十分親密的盟友關係。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一直以來,特朗普就十分贊成英國"無協議脫歐",曾對梅姨建議過,就應該"硬脫歐",給歐盟的"分手費",一分錢都不應該掏。

特朗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還是看到了,英國脫歐後,必將與歐洲決裂,為了維持對外貿易,只能倒向美國,特朗普就能趁機對英國狠狠敲一筆"竹竿"。

但是,就在鮑里斯準備帶著英國"硬脫歐"時,美國的另外一個重量級人物——佩洛西跳了出來。

據環球網15日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如果英國脫歐損害了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的"軟邊界",威脅到了愛爾蘭的和平,美英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就不可能被國會通過。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誰都知道英國脫歐後,對美國是有利的,特朗普也給了非常熱情的支持,佩洛西這個時候發出強硬表態,不就是在給特朗普"潑冷水"嗎?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我們一步步來分析。

首先,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邊界問題,一直是英國脫歐的最大阻力之一。鮑里斯若是執意要"硬脫歐",必將導致英國的分崩離析,屆時,鮑里斯將從英國首相變成"英格蘭首相"。

一個分崩離析的英國,或者說是一個英格蘭,完全不夠美國"塞牙縫兒"的。

其次,為了美國龐大的愛爾蘭裔公民。一旦英國採取"硬脫歐",北愛爾蘭就可以根據《貝爾法斯特協議》來選擇,自己是歸類於英國還是愛爾蘭。

相比較來說,現在的英國人均收入,還沒有愛爾蘭的一半,北愛爾蘭完全有權力做出"嫌貧愛富"的選擇。

而一旦北愛爾蘭歸入愛爾蘭,勢必影響愛爾蘭的經濟發展,遠在大洋彼岸的愛爾蘭裔美國人,當然不願意看到。

所以,佩洛西要求英國脫歐,不得損害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軟邊界",否則就不和英國做生意。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佩洛西想瓦解歐盟。英國脫歐要想避免涉及愛爾蘭,就必須採取"軟脫歐",倫敦就必將與歐盟進行長時間的博弈,逼迫歐盟妥協。

這就相當於,佩洛西在逼迫鮑里斯加快對歐盟的"攻勢",這樣的攻勢下,歐盟將遭遇更大的危機。

如果,鮑里斯成功了,意大利等國必將步其後塵,歐盟這個足以比肩美國的經濟體,必將遭到重創。同時,目前足以挑戰美元地位的歐元,即便不走向崩潰,也將被大大削弱。

所以,維持美元的霸權地位,才是佩洛西眼中的大局。

要和特朗普'作對'?美國一重要人物發出強硬表態,英國或要被牽連

總而言之,脫歐是一條漫漫長路,很難走,盯著的人也非常多,考驗鮑里斯的時刻才剛剛到來。

同時,佩洛西的"潑冷水",確實有針對特朗普的意思,但他眼中的大局,卻遠不只是個人恩怨。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然成為了眾人眼中的一塊"肥肉",當它靠近歐盟時,歐盟想吃下它;當它靠近美國時,華盛頓也有自己的算盤。

各方的博弈,還要繼續;好戲,才剛剛開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