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差距擴10萬億!中國提質美國提速,印度人口紅利“不中用”?

印度 經濟 銀行 納倫德拉·莫迪 第一黃金在線 2019-05-17

從1988年到2018年,3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GDP總量不斷提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同在高速發展的,還有印度,30年的時間裡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但可以看到的是,印度與中國、美國,差距越拉越大。

1988年,美國、中國、印度,三個經濟體的GDP總量分別是5.25萬億美元、3123.54億以及2926.33億,這個時候,印度與中國的差距僅為197.21億美元。而時隔30年,2018年美、中、印度的GDP分別達到了20.51萬億、13.6萬億以及2.716萬億美元,都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在縮小,而印度與前兩大經濟的差距則越拉越大,與中國差距超10萬億美元。

30年差距擴10萬億!中國提質美國提速,印度人口紅利“不中用”?

去年,印度以7.4%的增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的GDP增速雖然趨於緩和了,但是開始從高速向著高質發展,積極轉型。而美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依然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上任後,狠抓經濟。特朗普以擴張的財政政策、減稅刺激,讓美國經濟實現了較快的發展,去年美國GDP增速2.9%,今年一季度達到了3.2%。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還施壓美聯儲,想要低利率環境,稱低利率環境可以讓美國經濟像火箭一樣飛。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特朗普正在帶著美國開啟“高速”發展。

中國在提質,美國在提速,印度如何呢?

30年差距擴10萬億!中國提質美國提速,印度人口紅利“不中用”?

在2019年4月1日的時候,印度BSE敏感指數歷史首度突破39,000點,40年的時間裡實現了390倍的漲幅,看得出印度資本市場在飛速增長。不過,GDP增速第一的背後,是失業率的連續攀升。想要成為“世界工廠”的印度,有一個尷尬的處境:人口紅利似乎是“中看不中用”。

這與印度的固有習慣、思維有關,小聰明的群像心態成為一個不小的制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機初入印度市場的時候,印度人為省話費一般是撥打後直接掛斷,等待對方用座機回電。有意思的是,後來商業機構也開始採納這種“實惠”操作,比如客戶想要查詢賬單,只需要撥打併掛斷銀行電話,而無需接通。

30年差距擴10萬億!中國提質美國提速,印度人口紅利“不中用”?

如此“小聰明”操作的還有印度政 府。2016年,為了制避稅商人,莫迪宣佈回收佔據86%份額的500和1000面值的印度盧比紙幣。貨幣短缺給普通民眾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而商人卻找到了對策,避開了這次“突襲”。這被外界視作一場鬧劇,美國某機構還作了一個評估,認為此次的“鬧劇”浪費掉了當年印度2%的GDP。

最重要的是,基礎設施薄弱、教育水平落後都在制約著印度的發展,印度的高速度,恐怕缺乏長久的支撐。

(版權說明:本文為第一黃金網原創編撰,轉載前需獲得許可,轉載後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