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碧水庫工程移民搬遷安置贏得民心

“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會住上這麼寬敞漂亮的大房子,這得感謝各級黨委政府、各級領導的關心,讓我們過上這麼幸福的生活。”馬龍區舊縣街道西衝移民安置新村一位姓王的移民興奮地說。這是來自移民發自內心的話。在車馬碧水庫建設移民安置工作中,馬龍區突出重點、統籌推進,採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壓茬推進的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抓實徵地移民安置工作,實現了千方百計確保主體工程建設用地、千方百計確保移民安置點建設快速推進“兩個確保”,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贏得了移民的一致好評。


車馬碧水庫工程移民搬遷安置贏得民心


走進舊縣街道西衝移民新村安置新村,首先映入眼簾是一排排整齊劃一、設計別緻、具有民族特色的別墅,一道乾淨平整的水泥路通往村內,連接著村內的各條岔道;一盞盞具有苗族特色的太陽能燈矗立在進村的主幹道上;村綠化帶內各種植物鬱鬱蔥蔥。進入移民新房,看到的是寬敞的客廳,有廚房、有衛生間、儲藏室,設計合理,入網設備、水、電、太陽能一應俱全。馬龍區高度重視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移民安置工作,以切實維護移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核心,尊重群眾意願,廣泛徵求意見,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高強度管理推進移民安置點建設工作,科學規劃、精心設計移民新房建設,把移民新房建設成為移民心房,讓搬遷群眾搬得放心、分得順心、住得舒心,切實把移民安置點建設成為全區美麗鄉村示範工程。同時,在移民安置點,還為移民群眾統一規劃建設了生產用房。


車馬碧水庫工程移民搬遷安置贏得民心


房屋的位置、採光等各有不同,各移民群眾的需要不同,這樣給分房帶來困難。為確保分房工作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在陽光下運行,切實讓移民群眾分得順心,所有移民安置點全面實行抓鬮分房,涉及鄉(鎮、街道)領導幹部全過程參與、全方位監督,確保搬遷安置工作有序推進。“分房抓鬮採用兩輪抓鬮法,先抓順序號,再按照順序號抓房號。這樣避免暗箱操作、關係選房等問題的發生,讓群眾分得放心稱心”一位舊縣街道的基層幹部如是說。在分房前,各地結合實際制定了移民安置點房屋分配實施方案,讓移民群眾瞭解和知道房屋分配方式方法,房屋分配時當面唱號、現場確認、現場公示,整個分房過程體現了公開、透明、公正的原則,有效保障了移民戶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廣大移民群眾的普遍認可。


車馬碧水庫工程移民搬遷安置贏得民心


移民搬遷安置是車馬碧水庫工程建設的重點,也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難點。為了讓搬遷群眾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搬遷點建設之初,該區堅持“遷、業”同步開展,提前謀劃搬遷群眾的後續產業發展,使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移民安置點建設中,馬龍區工程建設指揮部採取領導向一線下沉、鄉鎮力量向一線堅守、工作重心向一線聚焦的“三個一線”工作機制,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高強度管理”的“三高”要求,強化督導檢查,對症施策,破解難題,上下聯動,全力以赴推進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及房屋建設工作,實現了移民工程建築風貌、土地控制、基礎設施三配套的目標。在充分徵求移民群眾、村組、鄉鎮(街道)意見的基礎上,全區共選定9個移民集中安置點,並採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移民聯建的方式開展移民安置房屋建設。目前,9個移民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進入掃尾階段,完成移民房屋建設349套,現已搬遷入住204戶、874人。在後期產業扶持上,完成了《車馬碧水庫庫區及移民安置區後扶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0)》的編制工作,規劃發展農業種植規模86200畝,項目實施後可實現移民搬遷安置與移民後期扶持產業同步見效的目標,切實解決移民增收難的問題。按照“資金變資產、資產變股權、農戶有股份、農民有收益”的思路,投資2000萬元組織實施了愛泊蘋果種植移民後扶產業項目,新種植蘋果1100畝、安裝變壓器5臺及配套供電線路3000米、圍欄36000米、建成蓄水池3座及配套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2000畝、建成育苗基地20畝。(尹路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