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著名哲學家康德的一本經典著作《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也有的地方翻譯為《道德形而上學奠基》或者《道德形而上學原則》,這是一本小書,篇幅不長。但這本書絕對非常有含金量,是一本我看到一個人,就想送他一本的書。

(溫馨提示:這篇內容有點長,共4500多字,請耐心閱讀,我相信這幾分鐘你應該有所啟發)

01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康德

說到康德,他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也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這三本書是西方哲學史上的絕對經典。這三本書為什麼這麼重要?

這三部作品系統地分別闡述了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來了一場革命。其中《純粹理性批判》一書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該書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鉅著,被視為近代哲學的開端。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這本書出版於1785年,是康德在完成《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之間寫成的小冊子。這部著作系統地展示了康德如何從一般道德理性知識中挖掘出道德性的最高原則,並對道德法則與自由的關係作了一個初步的清理。康德正是在本書中提出了“人是目的”這一命題,本書採取一種從下而上逐步提升的方式,或者說從分析上升到綜合、從具體提高到抽象的方式,從日常現實的道德經驗出發,是最通俗的一部。不僅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學的整個邏輯體系,而且揭示了這個道德體系的發生學,表明它的那些原理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包含了康德道德哲學中許多難解之謎的謎底。

02

這本書的書名是“道德形而上學基礎”,那首先可能你會問,什麼是“道德形而上學”?

康德說,古希臘哲學被劃分為三個學科:物理學、倫理學和邏輯學是非常有道理的。

康德指出,我們的理性的知識分為兩類:實際的和形式的。形式的就是邏輯學,典型的就是數學和幾何學。而實際的知識可以再分為兩類,一類是關於對象的知識,一類是關於對象之間關係的知識。關於對象的知識稱之為物理學,是研究客觀事物的知識。而關於對象之間關係的知識,就是倫理學,或者稱之為道德學,是研究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的知識。

而哲學還有一種分類,一種是以經驗為基礎的哲學,稱之為經驗哲學;一種是完全以先天原則為基礎的哲學,稱之為純粹哲學,也可以稱之為理性哲學。按照這兩種分法,倫理學其實也有經驗的部分和理性的部分,經驗的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實踐人類學,或者是社會行為學;而理性的部分,我們稱之為道德學,或者說道德形而上學。

上面一段內容可能有點抽象,簡而言之,道德形而上學,其實是倫理學中的一部分,這一部分並不以經驗為基礎,而是以人類的理性和抽象推理為基礎的。先記住這個結論就可以了。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03

那什麼是“道德”呢?

康德在這本書《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中說,道德就是一個理性存在者能夠成為一個自身即是目的的存在者的唯一條件,因為,只有通過這個條件,它才可能成為目的王國的一個立法成員。於是,道德和能夠具有道德的人性,才是唯一有尊嚴的東西。換句話說,只有具有理性的存在者,才可能具有道德,這裡康德提出了道德主題的一個前提條件:理性存在者。

接著,康德關於什麼道德說了如下的一段話:

道德是行為對意志的自律性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是行為與由於意志的準則而可能的普遍立法之間的關係。與意志自律性相符合的行為便是被許可的行為,與意志的自律性不一致的行為即是被禁止的行為。其準則與自律性的規律必然符合的意志是一個神聖的意志,或是一個絕對善的意志。一個不絕對善的意志對自律性原則的依賴性(道德的強制性)是義務,因此,義務不能應用於神聖的意志。一個出自義務的行為的客觀必然性就叫做責任。

這段話非常難理解(沒辦法,哲學家通常不說人話)。康德簡而言之就是說:道德是一個人行為和其動機之間的一種關係(注意,這裡是說一種關係,並不是說有了這種關係就是有道德的)。我們還可以簡單理解為,你的行為動機是自律的,不是受外界因素強制的行為,而且這種動機是善的,這樣的行為,才可以稱之為“道德的行為”。這種行為是處於一種責任,或者說我應該這麼做,而不是外界要求或者影響了我這麼做。比如有的明星為了迫於外在輿論壓力而去捐款,這是受外在因素強制的,不能算絕對的道德。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04

好了,瞭解了道德的定義和一些前提條件,康德在書中說,他這本書的目的是:

探討道德哲學,他所要提出的問題僅限於:是否特別有必要建構一個純粹的道德哲學,一個與可能只是經驗的並因此屬於人類學的所有東西完全無關的道德哲學?從普通的責任觀念和道德規律來看,必定有這樣一門哲學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每個人都必須承認:如果一個規律要適用於道德,即成為義務的一個根據,那麼它必定具有絕對的必然性;每個人也必須承認,“你不應該說謊”這條誡律,並不只對人類有效,就好像其他的理性存在者不必遵守它似的,一切其他真正所謂的道德規律也都同樣如此;

每個人也都必須承認:義務的根據必定不能在人類的本性中或他所處的環境中去尋找,而只能先天地在純粹理性的概念中去尋找;

同時,任何其他單純以經驗原則為基礎的規範,甚至這一規範具有某些方面的普遍性,只要它基於哪怕一點點的經驗基礎(也許僅僅與所涉及的動機有關),它都只會被稱作實踐的規則,而絕不會被叫做道德規律。

所以,在這裡,康德試圖將道德從經驗中剝離出來,跳出人類所有的經驗去認識道德,來尋找道德的起源和基礎。換句話說,我們以前根據經驗判斷,樂於助人是道德的、懲惡揚善是道德的,這些都是過去經驗的判斷,可能並非是真正、純粹意義上的道德行為。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康德雕像

05

那究竟什麼是道德呢?或者說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是道德的行為?

在這本小書中,康德回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原文,他是這麼說的。

從客觀方面說,所有實踐立法的根據都存在於(根據第一個原則)普遍性的規則和形式之中,這使它能夠成為一個規律(最可能成為一個自然規律);

從主觀方面說,所有實踐立法的根據存在於目的中。而所有目的的主體都是自身即是目的的每一個理性存在者(根據第二個原則);

由此隨有意志的第三個實踐原則,這個原則即是意志與普遍的實踐理性相融洽的最高條件,即,每一個理性存在者的意志的觀念都是作為普遍立法的意志的觀念。

是不是很難理解?簡而言之:

第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不願意做的,讓別人做是不道德的;

第二,把別人當目的而不是手段,不能利用或犧牲任何人;

第三,這個原則具有普遍性,任何地方和任何人都適用。

06

這樣可能不好理解,我們來舉個經典的例子吧,比如著名的“電車難題”。說的是在一輛高速行駛的電車前方的鐵軌上有五個人,而你和一個胖子正站在電車前方的天橋上,如果你將這個胖子推下天橋,可以阻擋電車並挽救那五個人的性命,但這個胖子會因此而喪生。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如果按照康德的道德原則,那麼他是不會推胖子下去的,不會去因為犧牲一個無辜的人而挽救其他五個人。因為,按照道德的普遍性原則,如果一種行為在道德上是錯的,那麼對任何人都是錯的;如果一種行為在道德上是對的,那麼對任何人都是對的。所以,如果你是那個胖子,你當然不願意被推下去,那麼這麼做就是不道德的。其次,按照目的性原則,康德認為,任何人都不應該僅僅被視為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所有,你一旦把胖子推下去,就意味著你把胖子作為挽救其他五個人的一種手段,這樣做也是不道德的。

07

其實,關於人類倫理道德的探索,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哲學家都有過深刻的討論,比如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知識即道德”,他認為擁有道德知識的人,才可能有道德。有一個著名的例子。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有一次,蘇格拉底與一位青年學生討論道德問題。

蘇格拉底問這位青年:“人人都說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道德呢?”

那位青年回答說:“做人要忠誠老實,不能欺騙人,這是大家都公認的道德行為。”

蘇格拉底接著問道:“你說道德就是不能欺騙人,那麼在和敵人交戰的時候,我方的將領為了戰勝敵人,取得勝利,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欺騙和迷惑敵人,這種欺騙是不是道德的呢?”

那位青年回答道:“對敵人進行欺騙當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蘇格拉底接著問道:“在我軍和敵人作戰時,我軍被包圍了,處境困難,士氣低落。我軍將領為了鼓舞士氣,組織突圍,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圍出去。結果士氣大振,突圍成功。你能說將軍欺騙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嗎?”

那位青年回答說:“那是在戰爭的情況下,戰爭情況是一種特殊的情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騙。”

蘇格拉底接著問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兒子生病了,父親拿來藥兒子又不願意吃。於是,父親就欺騙兒子說,這不是藥,是一種好吃的東西,兒子吃了藥病就好了。你說這種欺騙是不道德的嗎?”

那位青年只好說:“這種欺騙是符合道德的。”蘇格拉底又問道:“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是道德的,那麼什麼才是道德呢?”

那位青年回答說:“你把我弄糊塗了,以前我還知道什麼是道德,我現在不知道什麼是道德了。那麼您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才是道德呢?”

蘇格拉底笑著回答道:“其實,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蘇格拉底試圖建立一種“知識即道德”的倫理思想體系,其中心是探討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強調人們應該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和“認識自己”,認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各種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規範都是相對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絕對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識,才是人們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所以,在蘇格拉底的道德思想中,道德是以“善”的動機為基礎的。蘇格拉底認為,一個人要有道德就必須有道德的知識,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無知的結果。

人們只有擺脫物慾的誘惑和後天經驗的侷限,獲得概念的知識,才會有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等美德。他認為道德只能憑心靈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認識心靈和神,聽從神靈的訓示。這種禁慾主義和神祕主義倫理思想,後來被安提斯泰尼繼承和發展,形成以強調禁慾為特徵的犬儒學派;而蘇格拉底倫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樂論思想 ,則被亞里斯提卜繼承和發展,形成主張享樂的居勒尼學派 。柏拉圖全面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倫理思想體系,並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蘇格拉底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倫理道德要由理智來決定,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在以後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中,起了積極作用。

08

關於人類道德的探索,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儒家學派也有深刻的闡述。和蘇格拉底說的“知識即道德”不同,儒家的“道德”,更強調的禮義廉恥和個人修養,是人在社會中表現出的一種道德品行。儒家以“溫、良、恭、儉、讓”為修身的五德。

《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看康德和蘇格拉底,是如何闡述人類道德的?


春秋時期,子禽問孔子學生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也是與別人聽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荀子·非十二子》中說:“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意思是說,一個人不知道就要向別人請教,不會做就要學習,雖然能做了,一定還要謙讓,這才算是有“德”之人。

所以,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人類對於道德的探索從來都沒有停息。關於什麼是道德?道德感是如何產生的?道德如何評判?這些問題可能永遠都沒有最終答案,但對於道德的探索,就是對於人性的探索,今天我們通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基礎》這本書,以及康德提出的道德三大律令,以及蘇格拉底和儒家思想中,對於道德的闡釋,來分享了不同思想家對於道德這個人類偉大命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