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明日啟動 就醫迎5大變化

新醫改明日啟動 就醫迎5大變化

6月12日,垂楊柳醫院,診室門上貼著“一醫一患”告示。北京新醫改提出要逐步推廣“一醫一患”,改善醫療服務,規範就醫秩序。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25種降價藥品名單公佈,包括多種抗癌用藥

取消醫用耗材加成、京津冀聯合採購、醫療服務費用調整……明日,北京將正式啟動新一輪醫改,近3700家醫療機構涉及其中。此次醫改被歸納為“五個一”,耗材、藥品、服務、採購方式都將迎來調整,與此同時,各醫療機構也將結合自身情況,對醫療服務開展一系列優化。記者盤點了醫改後患者從掛號到就診、結算所能感受到的5大變化,為大家解讀新醫改。

掛號

精準預約不用“趕早”排隊

與本次醫改同步推進的,有各醫療機構改善醫療服務的舉措。在首個就醫環節——掛號,患者將陸續感受到變化。

根據北京市衛健委的要求,精準預約將進一步推進,其中,三級醫院分時段預約診療要精確到30分鐘,信息化條件較好的醫院要針對科室和醫生的大數據分析使預約時間更加精準。目前,已經有不少醫療機構在掛號時通過信息推送等方式,告知患者推薦就診時間,這一舉措讓患者從一味“趕早”排隊的等待中解放出來。

此外,號源分配將有所調整。根據方便患者、緩解交通擁堵的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合理配置出診單元、出診醫生層級,多措並舉優化掛號資源配置。五環內的三級醫院,要合理調整每日上下午出診單元的比例,酌情增加下午出診醫生數量,避免患者就診時段過於集中於交通高峰期,調整範圍應覆蓋全院絕大多數專業。

門診

專家團隊服務減少號販子

本輪改革中,儀器設備開展的檢驗項目價格有所降低,中醫、病理、精神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將提升。考慮到醫保報銷政策,門診患者費用基本持平。

在就診方式上,更多患者將由掛專家號變為掛專家團隊號。近年來,北京市屬醫院陸續嘗試推行知名專家團隊服務。隨著新醫改推進,該試點進一步擴大範圍,原則上三級綜合醫院全部開展,北京知名專家團隊數量達到200個左右。

根據以往試點情況,患者掛上專家領銜的專家團隊號後,由團隊出診醫生進行首診,檢查後需要知名專家診治的患者,出診醫生將通過縱向診間轉診的方式,直接幫助患者預約知名專家診療時間。同時,由知名專家診治過的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需要由知名專家本人預約複診,或下轉給團隊其他成員進行復診,形成雙向轉診機制。由直接掛專家號變作掛團隊號,可以使需要知名專家診治的疑難病患者通過層級轉診看上“大專家”,也可以引導常見病輕症患者理性就醫,同時壓縮“號販子”的倒號空間。

此外,新型門診也將鋪開,二級以上醫院全部開設藥學服務門診或用藥諮詢窗口,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獲得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或北京市臨床重點專科項目的醫療機構要針對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開設“一站式”多學科診療門診,減少患者排隊掛號次數。

用藥

25種藥品價格平均降低52%

此次新醫改,25種國家集中採購藥品價格平均降低52%。

北京市醫藥集中採購服務中心最新公示的試點中選結果已公佈25種藥品名單。記者查詢發現,其中蒙脫石散可以用於治療腹瀉;吉非替尼片屬於抗癌藥,適用於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用於手術後及各種癌症的鎮痛。

25種降價藥品名單

●吉非替尼片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蒙脫石散

●孟魯司特鈉片

●奧氮平片(薄膜衣)

●甲磺酸伊馬替尼片(薄膜衣)

●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薄膜衣)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凍幹)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薄膜衣)

●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

●馬來酸依那普利片

●瑞舒伐他汀鈣片(薄膜衣)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左乙拉西坦片(薄膜衣)

●恩替卡韋分散片

●福辛普利鈉片

●阿託伐他汀鈣片(薄膜衣)

●鹽酸帕羅西汀片(薄膜衣)

●利培酮片(薄膜衣)

●厄貝沙坦片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

●賴諾普利片

●氯沙坦鉀片(薄膜衣)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薄膜衣)

●頭孢呋辛酯片

住院

住院患者費用略有增加

改革後,病理、康復、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將有所提升,耗材則更加便宜。

目前,醫療機構收費耗材對患者實行進價加差率收費,耗材進價500元以上的加成5%收費,500元以下的加成10%收費。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後,患者可以以進價買入耗材,花費有所降低。此外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已完成人工關節、心內血管支架等六類耗材採購,價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為北京市節約醫用耗材費用約5億元。

總體來看,住院患者費用略有增加。不過,病種不同,費用也因人而異。

如使用高值耗材較多的病種,費用可能會下降;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病種,費用可能有所增加。對由於價格調整可能引起費用漲幅明顯的病種,將通過控費、醫保政策結合救助政策予以解決,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難群體負擔穩定在可負擔水平。

此次改革中,精神病住院付費同步進行調整。針對精神病住院付費,不增加精神病患者住院個人支付費用,仍維持三級醫院每人每天20元、二級醫院每人每天15元、一級及以下醫院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不變,改革增支部分將由醫保基金承擔。

在住院方面,還將落實出院患者隨訪制度,推進出院患者複診預約,三級醫院出院患者一週內隨訪率力爭達到100%。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實現二級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100%覆蓋,設有床位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結算

調價項目基本納入醫保報銷

針對此次規範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按照能報盡報的原則,除國家明確規定不予支付的項目外,其他項目均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範圍。

為進一步減輕患者個人負擔,將配套調整城鎮職工及城鄉居民住院報銷封頂線,分別由30萬元、20萬元提高至50萬元、25萬元,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同時,對於在此前已超過住院封頂線的參保人員,將由醫保信息系統按新政策計算醫保應補報金額,6月30日前直接打入參保人員的銀行賬戶,無需百姓自行申報。

對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中享受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難補助人員、享受城鄉低收入救助人員、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農戶等四類困難人員,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即起付線至5萬元以內的合規個人自付費用,報銷比例由60%提高到65%;5萬元以上部分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75%。

北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難補助人員、城鄉低收入救助人員等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的門診、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頂線,分別由6000元、6萬元和12萬元提高到8000元、8萬元和16萬元。

新京報記者 戴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