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灣油輪遇襲事件已經過去四天,船上的大火早已撲滅,但“另一把火”卻正在引燃。剛剛過去的週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正考慮包括軍事選項在內的一系列選項來應對與伊朗日益緊張的關係。同日,伊朗媒體報道,伊朗正著手中止履行伊核協議更多條款,擬於今天宣佈已經採取的初步舉措。

《紐約時報》評論,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時表現出不情願的跡象,但他的國務卿蓬佩奧和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仍在推動“極限施壓”政策。“阿曼灣疑雲”引發的風險不僅在海上,還在於美伊國內強硬派都在抓住這個時機謀求政治優勢。

蓬佩奧話及“軍事選項”

蓬佩奧是在參加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福克斯新聞的節目中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說,美國正在考慮一系列選項應對與伊朗的緊張關係。“我們有信心採取一系列行動,恢復我們的威懾能力,這是我們的使命。”當被問及這些行動是否包括軍事迴應時,蓬佩奧回覆:“當然”。

但與此同時,這位國務卿強調“特朗普總統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他不想開戰。”蓬佩奧談及外交的必要性,並表示美國官員正在與外國官員接觸。

蓬佩奧重申,美國認為伊朗“毫無疑問”對襲擊事件負有責任。他說,華盛頓將保證重要航運地區的自由航行。“美國將確保採取一切必要行動,包括外交和其他方面的行動實現這一目的。”

蓬佩奧不願討論美國下一步可能採取何種措施。當被問及特朗普向該地區派遣更多美軍和軍事裝備的可能性時,他切換話題:“我昨天給世界各地的同事打了很多電話。我有信心,我們將有理解這種威脅的夥伴。”

蓬佩奧發表上述言論之前,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指責伊朗,誓言“沙特不希望地區發生戰爭,但將毫不猶豫地回擊對本國人民、主權或至關重要利益的任何威脅。”英國外交大臣亨特表示,英國“幾乎肯定”伊朗是油輪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

另一些國家則呼籲美伊保持冷靜,尊重調查。俄羅斯呼籲查清事實,主張避免衝突;德國認為,美方公佈的“伊方移除未爆炸水雷”視頻不足以充當罪證;日本要求美方提供確鑿證據。《華盛頓郵報》置評,與伊朗的僵局暴露了特朗普的信譽問題,連一些美國的盟友都在要求華盛頓出示更多證據。

美國Axios新聞網認為,在幾周以來戰爭威脅有所消退的情況下,油輪遇襲事件又令美伊關係趨緊,蓬佩奧此時發表關於“軍事選項”的言論,為地區局勢帶來緊張感。“政客”網站將蓬佩奧的講話視作對美國軍方的激勵,因為“沒有什麼比航行自由受到威脅更能迅速激起美軍的怒火”。

還有美國媒體指出,蓬佩奧的言論為美國進一步拉攏沙特創造條件——在卡舒吉遇害案之後,特朗普政府向沙特出口武器受到很大壓力,如今蓬佩奧擺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推動對沙特武器銷售,助其應對“惡性活動”。

蓬佩奧的講話也引來一些民主黨人反感。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說,“那種認為我們將通過一場施壓運動、以某種方式迫使伊朗投降的想法,既天真又危險。”前得克薩斯州民主黨眾議員、參加2020年大選的奧羅克擔心,美國可能被推入另一場戰爭。

伊朗醞釀更多動作

伊朗議會議長阿里·拉里賈尼16日暗示,美國可能是阿曼灣油輪遇襲事件黑手,有意為美方對伊方發動的“經濟戰”提供“彈藥”。拉里賈尼說:“鑑於(美國)對伊經濟制裁沒有任何效果,針對油輪的蹊蹺行徑……似乎是為策應這些制裁。”

同日,半官方的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伊方有意中止履行伊核協議更多條款。這家通訊社說,“伊朗原子能機構明天(17日)將在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宣佈已經採取的初步舉措,以進一步減少伊方在伊核協議(框架)內所承擔的義務”。

依照這家媒體的說法,伊朗原子能機構即將宣佈的舉措涉及增加阿拉克重水反應堆濃縮鈾儲量和提升重水生產能力。

伊朗2015年7月與美國等六國達成伊核協議,承諾限制核計劃,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它的制裁。依據協議,伊朗須改造阿拉克重水堆;改造期間,伊朗最多可保存130噸重水;改造完成後,“配額”降至90噸;超出部分,伊朗須移送至境外。

美國想“敲更多戰鼓”

《紐約時報》指出,在美伊對峙中,事態的升級可能取決於華盛頓和德黑蘭內部誰佔優勢。儘管特朗普不時表現出不情願的跡象,但蓬佩奧和博爾頓仍在推動“極限施壓”政策。他們的言論為兩國的強硬派壯膽,使美伊兩國的鷹派人物有理由把“好戰”歸咎於對方。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主管、前國務院官員傑里米·夏皮羅說,這是雙方強硬派之間一種有害的互動。出於國內政治原因,他們都希望局勢更加緊張——在伊朗,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增強了與革命衛隊結盟的強硬派政治家在明年議會選舉中的吸引力。在華盛頓,它加強了政府中鷹派的影響力,他們可能正試圖敦促特朗普採取更有力的行動,同時削弱批評者(包括大多數民主黨人)的主張。

《紐約時報》寫道,上週五,博爾頓與代理防長沙納漢、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討論油輪遇襲事件,並商議五角大樓正在考慮的一項提議:增派多達6000人的部隊(包括軍艦和戰機)前往海灣地區。現在的問題是,局勢會繼續升級,還是特朗普與伊朗的和解派會本能地迴避直接對抗?回顧歷史,美伊在過去10年也曾發生嚴重衝突,但在小布什和奧巴馬的多番勸說下,以色列等國放棄了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努力。如今,氣氛又較那時不同——現在的美伊缺乏真正對話,除非特朗普能做到奧巴馬那樣,通過阿曼或其他方面開啟祕密的幕後對話。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伊朗問題研究所所長阿里·安薩里說,美國方面的問題是“缺乏政策連貫性”“似乎沒有任何計劃”。蓬佩奧在去年演講中提到,伊朗必須做出12項重大改變,才能與美國達成協議。但最近幾天他只是說,談判沒有先決條件……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認為,阿曼灣油輪遇襲事件後,特朗普政府尋求針對伊朗“建立國際共識”。沙納漢上週五在五角大樓外對記者表示:“我本人、博爾頓和蓬佩奧的重點是就此問題達成國際共識。”在“今日俄羅斯”看來,美國是要在國際舞臺上敲更多戰鼓,把自己描繪成道德燈塔,“越多盟友加入它的事業,它看上去就越合法”“美國需要盟友站在自己一邊,相信自己的故事,並在外交或軍事上繼續戰鬥”,所以應當“永遠警惕華盛頓任何有關達成共識的言論”,避免重蹈伊拉克戰事的覆轍。

《紐約時報》認為,作為美國盟友的海灣國家相互矛盾的動機,會增加問題的複雜性。沙特和阿聯酋的鷹派統治者在美伊緊張關係中擁有既得利益:共同的敵意維繫著美國與海灣阿拉伯統治者的聯盟。緊張局勢的加劇對沙特王儲薩勒曼可能尤其有用。但與此同時,沙特和阿聯酋也有充分的理由希望,不斷升級的威脅不會扣動戰爭扳機。兩國統治者都清楚地意識到,一旦美伊開戰,它們就會直接受到攻擊。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