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醫院加入!全國取消普通門診潮來了

醫界新聞 健康 看醫界 2018-12-06
縣級醫院加入!全國取消普通門診潮來了

導讀:崑山市一家縣級醫院宣佈從2018年10月起取消普通門診,成為國內第一家取消普通門診的縣級醫院。

作者:徐木(醫療評論員)

來源:“看醫界”微信號

最近,有媒體報道了崑山市一家縣級醫院宣佈從2018年10月起取消普通門診,成為國內第一家取消普通門診的縣級醫院。

對於看文章只看標題的人,似乎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但仔細讀完全文後,你就恍然大悟,原來該院取消普遍門診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可以說順理成章,既不影響病人就診,也不影響醫院收入。

據媒體報道,該院日均門診量8000,其中15%為急診,15%為普通門診,70%為專科門診、專家門診;而佔比15%的普通門診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最終還是要去看專科/專家門診。所以,取消普通門診影響不會很大。取消普通門診後的數據也證明,該院的門診量下降了3%,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除了數據外,媒體報道中引用了該院院長的一句話也許更能說明問題:院長認為,取消普通門診是一個偽命題。以“基本醫療”為例,地域不同,民眾的醫療需求不同,“基本醫療”內容也不應相同。“普通門診”的概念與此類似,什麼是“普通門診”,什麼是“專病門診”,二者界限何在?其實並不容易說清楚。

特別不應該忽視的是媒體報道,10月12日,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取消普通門診,是為了貫徹支持國家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很顯然,這實際上就是官話了。

當然,除了以上三點之外,還有一些媒體報道、醫院官方和院長都沒有說出來的,還有一點,就是縣級醫院跟風加入取消普通門診潮,似乎預示著普通門診可能淪為雞肋,這對未來群眾看病和醫療機構有什麼影響?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清楚醫院的醫療服務提供一般是怎麼做的。

大家都知道,醫院(Hospital)是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收容和治療病人的服務場所。醫院一詞,來自於拉丁文,原意為“客人”,因為一開始設立時,是供人避難,還備有休息間,使來者舒適,有招待意圖。後來,才逐漸成為滿足人類醫療需求的場所。其服務對象不僅包括病員和傷員,也包括處於特定生理狀態的健康人(如孕婦、產婦、新生兒)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來醫院進行體格檢查或口腔清潔的人)。

按照醫院的佈局,一般包括門診、急診和住院部。急診,專門服務有緊急醫療需求的人,住院部是滿足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的人的醫療需求的。而門診住院提供給一般檢查、診斷和治療。

在門診服務裡,根據醫療需求又分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國家制定的收費標準也按照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來分類,一般普通門診必須由具有主治醫師職稱的醫生接診,專家門診由副主任和主任醫師,診斷費也有區別,專家門診收取的專家門診診費,要比普通門診高。

而為了滿足患者需求,一些醫院,特別是規模大一點兒的醫院重視專科建設,病房設置專科病房,門診也設專科門診,如果專科門診設的很多,和專家門診加起來大大超過了普通門診,接診量取得壓倒性態勢,那普通門診有沒有,自然就無所謂了。

該醫院就屬於這種情況,因此該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給出的取消普通門診那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就是瞎忽悠。對於這樣的醫院,宣佈取消普通門診實際上也是湊熱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