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乙肝疫苗的有效應答、低應答和無應答?千萬別說我沒告訴你

乙肝 世衛組織 新生兒 育兒 小貝殼shield 小貝殼shield 2017-10-01

什麼是乙肝疫苗的有效應答、低應答和無應答?千萬別說我沒告訴你

出處:《乙肝青年婚育寶典》

作者:蔡皓東

乙肝疫苗的接種全程共3 針,第一針接種後間隔1個月和6個月再分別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因此被稱為“0-1-6個月免疫程序”。

▼為什麼要接種3次呢?

這是因為接種第一針疫苗後,產後的抗體產生較少,而且很快下降;接種第二針乙肝疫苗後5~10 天(出生後35~40 天),抗體即明顯升高;接種第三針乙肝疫苗後,90% 以上都可以產生較高且持久的免疫力。新生兒完成全程3 針接種後才能產生了足夠且持久的抗體,被醫生稱為獲得了有效的免疫應答(簡稱:有效應答或正常應答)。

美國的研究顯示:嬰幼兒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後,乙肝表面抗體(抗-HBS )的陽性率(≥10mIU/ml)為16%-40%;接種第二針後,陽性率升高到80%~95%;接種第三針後,98%~100%的孩子都產生了10mIU/ml 以上的抗體量。青少年和成人接種疫苗後抗體陽轉率略低於嬰幼兒。在第一針、第二針和第三針疫苗接種後,抗體陽性率分別為20%~30%、75%~80%和90%~95%。但是,抗體產生的水平是不一樣的,少數人產生的抗體較低,還有個別人沒有產生抗體。

▼那麼,產生多少抗體算獲得了有效應答或正常應答呢?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9 年發佈的《乙型肝炎疫苗:WHO立場性文件》中指出:接種了3 針基礎免疫的乙肝疫苗後1-3 個月檢測抗體水平,若“抗-HBS抗體≥10mIU/ml,則可視為機體已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備了抵禦能力。”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還指出:“接種乙肝疫苗後抗-HBS 滴度峰值越高,其下降至≤10mIU/ml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長。”

因此,醫生們定義:按照0-1-6 個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後1~3個月檢測血清抗-HBS (也就是乙肝五項中的第二項),抗-HBS滴度≥100 毫國際單位/毫升(mIU/ml)為有效應答或正常應答;抗-HBS在10~100mIU/m之間,儘管對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但抗體在體內持續時間較短,因此為低應答,可在2—3歲加強接種1針,以延長保護年限;HBsAg和抗-HBs均陰性(或<10 mIU/ml),則不具有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為無應答,需再次全程接種(3針方案),然後再複查。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乙肝青年婚育寶典》,有刪改,版權歸蔡皓東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或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