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現場雲”平臺在林區正式投入使用

移動互聯網 林業 大興安嶺 大數據 林海日報 2017-04-06

林海日報社作為國內首批102家機構入駐新華社“現場雲”平臺在林區正式投入使用將對管理局2017年度工作會議進行融媒體直播

本網訊(記者王宇新)新華社“現場雲”平臺將在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2017年度工作會議期間,在林區正式投入使用,將在會議的直播中,彙集文字、音頻、圖片、視頻、直播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融媒體報道。林海日報社作為包含中央媒體、地方媒體、地方黨政機關在內的首批102家機構入駐該平臺。這意味著《林海日報》、中國綠網的報道資源直接進入了國家通訊社的傳播平臺,將大大提升林區新聞報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現場雲”全國服務平臺基於“現場新聞”技術平臺,依靠新華社遍佈全球的採編網絡,秉承移動互聯網“雲+端”的傳播結構,集互聯網、大數據、4G傳輸、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於一體,向全國新聞媒體開放“現場新聞”功能應用,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它通過內容創新和形式創新相結合,把更加生動、鮮活的新聞現場呈現給用戶,搶抓新聞第一落點,更加充分地發揮新華社“消息總彙”作用,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記者在事件現場只需一部手機,打開“現場雲”客戶端,就可實現素材採集和同步回傳,後方編輯部可實時進行在線編輯和播發,從而大大增強報道全時性和即時性。

“現場雲”全國服務平臺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全新的新聞樣式,變技術支撐為技術驅動,第一次將技術定義為新聞採編的基礎元素,重塑了通訊社採編業務流程,不僅改變了原有的新聞生產模式,還改變了傳統的硬件生產格局。它區別於圖文、組圖、視頻等一般性稿件,是一款全息化、直播態的融合型信息流。在製作上,它實現了在線式採編發,前方記者即拍即傳,後方編輯邊審邊發,端內溝通,線上指揮,網狀採集,協同作戰;在時態上,它採用直播態報道,現場動態第一時間碎片化上傳,用戶只需下拉刷新,就能行進式掌握事件發展的每一步;在語態上,它推崇直接式表達,把鏡頭更多地對準當事人和事實,減少轉述和總結,提倡口語化、通俗化表述,減少信息丟幀走樣;在信源上,它主張開放式吸收,信息無論來自其他媒體,還是認證網友,凡是經審核真實、有用的,都可以被納入“現場新聞”的信息流,共同為報道服務。

據瞭解,為保證2017年度工作會議直播順利進行,林海日報社對技術人員和新聞記者進行了培訓,還在根河林業局對內蒙古首批從荷蘭引進的馴鹿在林區的情況進行了試直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