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新智元專訪

移動互聯網 李開復 人工智能 風投 手機和訊網 2017-04-28
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新智元專訪

新智元啟動 2017 最新一輪大招聘:COO、總編、主筆、運營總監、視覺總監等8大職位全面開放。

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新智元專訪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新智元專訪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新智元專訪

人臉識別泡沫多,AI一年後會出現短暫寒冬

第三次AI浪潮如火如荼,人們難免擔心這次是否會像前兩次一樣最終以泡沫破裂結束。李開復在演講中也提到“泡沫就要來了”,他指出國內出現四家將近獨角獸的以人臉識別為主的創業公司現象不合理。他認為是優秀公司的稀缺性,造成了資本過度追逐。如果僅僅是做人臉識別,撐不起這麼高的估值,他相信這些公司必然要去拓展其他業務,才能匹配這樣的高估值。

李開復預計一年之後是一個短暫的寒冬,過去六個月融到資的企業,可能多數在一年之後現金耗盡,其中又有相當部分比例的企業融不到下一輪,甚至會有一些明星的公司倒掉。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將在那個時候得到驗證。

他認為泡沫出現有三點原因:

第一,VC方面可能會有一些錯誤的認知,以為人工智能可以帶來指數級成長的業務,就像過去的O2O或者移動互聯網時代的APP一樣。而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的AI公司做的企業級業務,不會有指數級成長。

第二,創業公司可能會有不清醒的認知,以為自己估值很高,融資很多,買很貴的機器,請很貴的人才。錢耗盡後,下一步佈局怎麼做呢?

第三,現在很多科學家創業,將面臨幾大挑戰:做最前沿的而未必是最有用的;不懂得如何落地變現;把積累天才作為戰績。

李開復說:“融資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如果這個階段只是多招聘了幾個天才,多了幾萬行代碼,又贏了一個比賽,寫了幾篇論文,其實無法體現這個估值的價值。”一方面估值高VC的期望值高,一方面某些公司沒有可匹配的價值產生,下一輪就融不到錢。

李開復表示非常期待這個“寒冬”的來臨,對投資者而言可以好好去挑選可以救活的公司,或者是吸收教訓再次創業,或者按照合理估值投資他們的新業務。創新工場已經準備好收網了。

7大公司封閉成為7大黑洞:開放的只是非核心

李開復演講曾說:“世界上七大黑洞就是Google、Facebook、微軟、亞馬遜、BAT,因為他們有巨大的黑洞,只會進去,不會分享。”而最近百度無人車技術開源了,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是否意味著黑洞們也在轉向開放呢?

李開復表示,百度此次無人車技術開放肯定是好事。雖然它開放並非核心業務,開放的技術也未成熟。

做無人車是一個複雜的事情,涉及的技術領域很多:控制學、汽車零件、視覺、激光雷達、雲端、有的還有高清地圖。百度的開放對車廠肯定是有好處,但是目前無人車還是很早期的狀態,真正進入主流市場還需要十年,百度目前開放的技術也不是終極的解決方案,而是多個探索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李開復形象地分析大公司的開源思維:大公司就是,哪些業務是核心業務,可能放一千個人上去;哪些是可以變現的業務,可能放一百個人上去;哪些業務是不能變現卻還要放一千個人的,那就開源吧。

創業公司:賣給BAT要趁早?天真!

在美國,初創團隊以被收購併購作為退出的情況很多,今年初有英特爾150億美元重金收購Mobileye,現在中國大公司也越來越多收購和併購一些初創公司,百度一系列收購例如渡鴉、xPerception等,有的觀點甚至認為創業團隊“賣給BAT要趁早”,否則就可能失去更好的發展機會。也有基金認為如果能投到一個公司最終可以被大公司收購,也是一個不錯的退出方式。

李開復認為傳統互聯網領域可能符合以上情況,但是AI初創公司不要指望賣給BAT,賣也不會有很高的價錢。他認為AI創業公司市場、技術、人才都不如BAT,對BAT來說他們並沒有太多價值。他說:“AI公司就應該背水一戰,不要想著賣給BAT,真正應該做的是要尋找BAT的空隙。”

李開復分析道,買一個公司應該看清楚三個因素:技術、人才、市場。

技術和市場導向的併購在中國時有發生,可惜的是在中國並沒有看到很多以人才為主的併購。人工智能的人才並不多,很多公司自己夢想去僱一個,但是實際難度很高。AI非核心業務的普通互聯網企業僱AI專家並不容易。在AI專家看來,老闆不懂AI技術,公司數據也可能不夠多,企業是否能開出足夠高的價錢,這種情況下還不如去BAT。更難的是對於傳統行業的公司,老闆更不瞭解AI技術,並且公司有很多人還會反對AI技術,如果還開不出高價錢挖高質量人才,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對於這些公司,其實人才併購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併購的成本不低,就要看舍不捨得。對於初創企業,與其都抱BAT大腿不如考慮跟傳統企業結合。

AI是一間房子,BAT只是裡面一張桌子

對於AI來說強烈的業務需求,大量的數據,把產品做大,人工智能才能更大發揮作用。那麼對於創業團隊一開始產品並沒有那麼大,它的AI技術也許沒有用武之地,也無法像BAT一樣用AI技術幫助提升用戶體驗,這樣一來就更難以做大產品,這樣是否很容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李開復認為,必須在BAT的空隙中生存。慶幸的是空隙很多,甚至比非空隙還要多。AI已經不是互聯網時代的遊戲了,無人車、交通、運輸、物流、醫療等都是BAT沒有佔領的領域,如果說AI是一個房間,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只有房間裡面的一個桌子這麼大。而桌子之外還有那麼多好地方。像今日頭條,就在BAT之外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所以說創業公司的機會仍然很多,但是需要提醒創業公司的是在toC領域要謹慎。特別是利用大數據精準營銷類的這種模式最難做,BAT佔據流量這一關鍵優勢,或者其它日活超過千萬級別的公司可以做一個AI轉型,例如知乎等。如果從零開始做toC將會非常艱難。而其它的例如硬件包括玩具、無人駕駛雖然也是toC,但是離不開銷售渠道,或多或少中間要toB一次,所以對流量依賴少一些。

李開復還提醒道:做AI的公司不要跟互聯網大公司離得那麼近,跟傳統行業打交道可能更好。創業公司總是一開始偷偷成長,接著抱大腿,長大後被攻擊,很難逃開這種宿命。AI公司應該跟與自己不同基因的公司合作,最後才不容易被BAT攻擊。

誰會成為AI時代的創業英雄?

根據新智元2016年下半年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報告》,中國AI創業公司數量約200-250家,估值最高的為今日頭條,估值約500億元,絕大多數融資仍處於天使輪或者A輪。

相比移動互聯網時代出來的公司或者產品,例如微信的估值按照2016年的數據是8000億,O2O時代的新美大2016年估值180億美元。這樣相比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業公司估值的差距較大。

所謂時勢造英雄,不同的浪潮成就不同的人。如果說APP時代的創業英雄是PM,他們用精益創業來打磨。O2O時代的創業英雄是懂技術的營銷專家,那麼這個AI時代會成就什麼樣的創業英雄呢?

李開復預計,做企業級軟件的銷售出身的企業家與人工智能科學家的協作可以在AI時代有所成就。遺憾的是目前這種搭配並不多見。科學家創業已經非常多,但是很多頂尖銷售就在IBM、微軟這樣的企業中,應該呼籲他們出來。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的目標之一就是撮合這樣的搭配。

AI研究院遍地開花,研究和商業化各有偏重

早期李開復等人於1998年創立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它為中國的人工智能領域持續輸送了很多頂尖人才。如今以AI為核心的研究院越來越多,近幾年有百度IDL,騰訊和阿里也各自有研究機構或者實驗室。其實不僅僅是BAT,一些傳統行業也跟一些AI公司合辦研究院,創新工場在今年一月份宣佈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

現在研究院和工程院也許不同於以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模式。有的研究院做前沿研究,有的研究院做技術的應用,也有的研究院實際上做孵化。

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立人之一李開復會怎麼做這樣一個工程院呢?他給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定下的基調要創造商業價值,而不是做研究、寫論文、探索問題的。工程院會跟傳統企業合作,也會孵化一些公司。其理念是不發明新的技術,而是用現有技術用到當前99.9%還沒有用到AI的領域裡面。

總的來說,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有兩種業務:

第一種是去傳統行業尋找價值,為傳統企業做解決方案,幫助他們診斷和轉型,在這樣的過程中沉澱可重複使用的軟件,成為一個企業軟件的提供者。

第二種是服務於孵化公司,累積大量的數據和龐大的集群給孵化的公司,讓創業者補足短板,降低AI創業門檻。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創新工場對人才爭奪戰中的重要環節呢?工程院正在招聘有博士背景的有三五年工作經驗的AI技術人員,既可以帶著項目來孵化,也可以不帶項目來應聘。

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支持數據開放策略,他們正在策劃建立數據團隊,通過購買、爬取以及合作方式獲取數據。李開復還以ImageNet這一公開數據集為例,他認為ImageNet後來之所以沒那麼受關注了,是因為大家做了產品之後獲得的實用數據越來越多了,所以ImageNet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價值的。他強調,需要有實用型的大數據集,這樣的數據集建立需要政府和合作夥伴多方支持。

寧願要犯錯誤少的黑盒子,強過犯錯多的白盒子

本次的AI浪潮跟深度學習取得突破性進展分不開。但是深度學習方法常常被視為黑盒,大多數的結論都由經驗而非理論來確定。這是否會給成為深度學習商業化的一個瓶頸?特別是在醫療的領域,黑盒子問題會引發用戶對AI的信任缺乏。

李開復說,從他個人角度,寧可要一個犯錯誤更少的AI,也不要一個常犯錯誤的白盒子。深度學習有它自己的道理。只不過人的規則是線性的,把空間用直線簡單粗暴做切割。而深度學習是一個有彈性的切割,是一個上千維度甚至更多維度的函數,本來就是不可以用線性規則解釋,為什麼一定要用人類的規則解釋?

不可否認這個問題對醫療AI的商業化還是有一定影響。但是就像新智元專家鄧侃所說:只要黑盒子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就是好盒子。

最後,關於未來“人工智能不只是要取代人類,還要遠遠超過人類。再過不久,我就要超過你們啦!”

“10年後,人工智能將取代世界上50%的工作”。

以上是李開復在演講中的話。這不由讓人擔心是否全方位碾壓人類的AI 將出現。

然而李開復並不希望出現這種AI,也不認為會出現。他說:“我更相信人是有靈性的,有很多不能解釋的非理性邏輯的東西,那是天賦的。愛和靈性是無法被機器表面地複製。我寧願選擇一個浪漫的有價值的人生意義,而不是作為一個被碾壓的棋子。

活動的問答環節有人提到大腦上傳到計算機,是否使得人類永生於計算機中?李開復表示即便能夠儲存我們的大腦,我也會選擇讓我的大腦和我的軀體一起死去。如果大腦可以下載可以複製,那我們的大腦哪有什麼價值?跟愛因斯坦、超級人工智能相比,幾乎沒有大腦值得留下來。妄想把大腦儲存下來只是自大的人的自我中心想法。而且沒有死亡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李開復認為人的靈性是我們獨特的,和機器動物不同的,無法儲存,那僅僅存剩餘一堆亂七八糟的邏輯知識有什麼意義?

李開復更多關於人工智能的觀點,收錄在他和王詠剛的新書《人工智能》。

李開復神評AI:百度無人車開源套路拆解、CV寒冬將至|新智元專訪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新智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