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借出去1000個充電寶,還回來幾個?結果震驚……

週末逛商場、吃大餐、看電影,happy時刻,手機電量迅速飄紅,低電焦慮症隨之而來。隨著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增強,低頭族這一隱疾也越來越顯著。

近日,北京數個繁華商圈出現了可免費借用的充電寶,和絕大多數“共享充電寶”不同,既無需押金、也無需註冊,使用者只要登記或者打借條承諾歸還即可。就這樣,一場誠信試驗悄悄拉開了序幕。

街頭借出去1000個充電寶,還回來幾個?結果震驚……

記者經過活動現場時,不時有市民前來詢問如何借充電寶,幾分鐘後拿著充電寶離開。

“我在餐廳門口等女朋友的時候打了兩局王者榮耀,手機很快就沒電了,又怕等會兒找不到女朋友,回去就死定了,這個真是雪中送炭。”一位小夥子說道。

另一位前來借充電寶的年輕女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活動挺好的,解決大家燃眉之急,而且一線城市,年輕人素質應該都比較高的。應該不會隨便據為己有吧。”

街頭借出去1000個充電寶,還回來幾個?結果震驚……

結果怎麼樣呢?記者聯繫了舉辦這場誠信活動的借貸寶工作人員。據其介紹,活動持續了3天,共借出去1000個充電寶,最終只有627個被按時歸還,超過3成有去無回。

“我們中途採取不一樣的條件,不然結果可能更差。”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前期的500個充電寶出借時幾乎沒有約束條件,只需要在現場的表格上登記姓名和電話,出示一下證件,就可以直接借走了。結果這部分借出去的充電寶只有212個在當天下午6點前被按時歸還,剩下的58%無影無蹤。而且通過電話回訪發現,未歸還者留空號或者無法接通的有43%之多。

街頭借出去1000個充電寶,還回來幾個?結果震驚……

之後工作人員提高了出借門檻,需要進行人像識別、手機號碼驗證,並在手機上打一個電子借條。

“有了一定約束之後,情況好多了。”提高門檻後借出去的500充電寶,有417只按時歸還,還有50人在電話回訪後表示錯過了歸還時間,會在第二天歸還。

街頭借出去1000個充電寶,還回來幾個?結果震驚……

結果貌似出人意表,細思則十分合理。

老子說,輕諾必寡信。表面看是一部分人對“還”這件事的不自覺,誠信意識的淡薄。更深層次也反映出,社會誠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只是特殊情形下大眾的一種情景反映,作用於人的機制顯得十分重要。前後兩組數據的對比也充分驗證了,打了真實借條的人會更有誠信意識,心裡會更裝著“按時歸還”這件事。

如果將街頭試驗中的充電寶替換成金錢,結果可能更加扎心。作為我國最大的社交型的網絡直接借貸平臺,借貸寶將不規範的民間借貸逐漸引導到線上,為好友間的借款提供規範的借貸協議和提醒還款服務,讓每一筆交易可追溯、可監控,而且兼顧情感因素。實實在在提升社會誠信水平。

據借貸寶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活動旨在喚起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誠信,讓大家都能看到現在社會上的正能量。誠信建設不是空話套話,也不是一味的道德說教,而是需要社會各方面付出努力,在生活細節中建立出更好的機制,才能真正強化每一個人的誠信觀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