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作者| 譚菲君

編輯| 傅博

自從“共享充電寶”橫空出世,潮科技欄目組就致力於尋找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充電手段來證明有更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所謂的“剛需”……這次也不例外,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們又研發出一種“體溫充電法”。

實話說,這個半導體絲線的充電功能可比那些能給Fitbit充電的毛衣神奇多啦!

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能給Fitbit充電的毛衣

在可穿戴設備日趨流行的今天,你能想象每天你身體上下所有的電子設備要耗費多少電力嗎?從手環到手錶,從運動鞋到眼鏡……

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僅是想到每天睡前要一個一個給它們插上充電器,你就能感受到電費蹭蹭蹭地上漲……

況且,每天睡前筋疲力盡的我們可是沒法保證有那麼好的記憶力記住給每一個設備充電。要是不小心忘了.......第二天設備完全沒法用,讓人鬱悶到不行。

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因此,很多公司都在嘗試著解決可穿戴設備充電的問題。最近,美國普渡大學Birck Nanotechnology Center的教授Kazuaki Yazawa想出了一個新的辦法:你可以用體溫給你的各種可穿戴設備充電。

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怎麼樣,聽上去是不是特別拉風?!Kazuaki Yazawa教授開發的這款熱電半導體絲線可以織入服裝面料或其他表面,從其中吸收熱量並將其轉化為電能。

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這款新研發的熱電半導體絲線

對於體溫供熱的設想,Yazawa教授解釋說,傳統的熱電發電機需要至少1英寸(約25.4毫米)厚的元件才能產生足夠的輸出功率,但這麼厚的元件幾乎無法適用於任何的可穿戴設備。Yazawa教授認為:

“這些特性限制了技術的發展使用,因為它是非常剛性的需求,而這種新技術中獨特的編織半導體絲線可以通過更加靈活和易於管理的方式取代傳統的熱點發電機。”

這些半導體絲線能夠最大化利用來自身體或其他環境熱源的熱量,為各種各樣的可穿戴設備提供穩定不斷的電力支持。有了這項技術,你再也不用擔心晚上忘記給自己的各種手錶手環充電啦!

Yazawa表示,這項技術在以運動醫療為主要目的的可穿戴設備中效用尤其強大。

用體溫給可穿戴設備充電很靠譜,普渡大學教授們已進入開發階段|潮科技

“心臟監護儀,呼吸和排汗監測儀對老年人或創傷恢復者來說非常有用,” 運動相關的可穿戴設備市場還有巨大的優化潛力。

如果你有一個病人或運動員體溫過高,他們的生命體實時信息可以實時地被教練或專業的醫療人員接受到,從而實行更好地監控和治療。同時,這些類型的設備可以依靠體溫充電持續使用,從而一舉兩得。”

Yazawa還表示,這項技術是可以具備冷卻效果的。

從理論上講,任何能量轉化的過程都會具有一定程度的冷卻效果。因此,這項技術也能夠提供冷卻處理的服務。但是,目前Yazawa還沒有思考清楚關於半導體絲線在冷卻方面的性質所能夠帶來的實際效用。

如何為手機及新興的可穿戴設備提供動力,這個問題是很多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

從快充、無線電波到Wi-Fi反向散射,從低功耗廣域網、光再到最近大熱的石墨烯材料……它們都被研究用來成為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電能的方法。

而現在,普渡大學的這根“半導體絲線”真正將“體溫”作為電源,雖然這個設計現在還處在理論研究階段,但是普渡研究基金會的技術商業化辦公室已經獲得了該技術的專利。實驗室也表明,他們現在已經獲得相關許可。

“我們已經分析和模擬了這項技術,並在實驗室範圍內取得了實驗成功,現在我們正在準備進一步的測試和開發。”

對這款有可能加速推動可穿戴設備市場飛速發展的電力裝置,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