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260年,埃及穆斯林馬穆魯克人 (Mamluks) 發動了針對十字軍和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軍事行動。

1263年,拜伯爾斯蘇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軍隊佔領並摧毀聖地的基督教場所,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也未能倖免。

馬穆魯克人對聖地的佔領 (1291-1517年) 開始於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後,拿撒勒變為一個人口稀少的村落。偶爾有一些敢於冒險的朝聖者到達這裡,根據他們的描述,天使報喜堂的遺址上建有一個小教堂,在向當地穆斯林支付費用後,基督徒可以進入參拜。這個時期尚存的教堂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聖加百列堂,猶太會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懸崖上的教堂。這些都由希臘正教會管理。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260年,埃及穆斯林馬穆魯克人 (Mamluks) 發動了針對十字軍和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軍事行動。

1263年,拜伯爾斯蘇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軍隊佔領並摧毀聖地的基督教場所,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也未能倖免。

馬穆魯克人對聖地的佔領 (1291-1517年) 開始於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後,拿撒勒變為一個人口稀少的村落。偶爾有一些敢於冒險的朝聖者到達這裡,根據他們的描述,天使報喜堂的遺址上建有一個小教堂,在向當地穆斯林支付費用後,基督徒可以進入參拜。這個時期尚存的教堂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聖加百列堂,猶太會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懸崖上的教堂。這些都由希臘正教會管理。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聖地的希臘正教會 (Greek Orthodox) 因其領袖所在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現伊斯坦布爾, Istanbul)位於奧斯曼帝國內部,從奧斯曼蘇丹那裡獲得了比拉丁公教會 (Latin Catholic) 更多的權益。

1620年,在信奉德魯茲教 (Druze) 的黎巴嫩酋長法赫爾丁二世 (Emir Fakhr-al-Din II) 的批准下,來自意大利諾瓦拉 (Novara) 的方濟各會聖地會省監督 (Franciscan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 托馬斯·歐比斯尼 (Tommasso Obicini) 接管了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的斷壁殘垣。瑪龍派 (Maronites) 和默基特派 (Melkites) 這些東方公教會 (Eastern Catholic) 也相繼回到拿撒勒 (Nazareth),與希臘正教和拉丁公教一起組成現在拿撒勒的主要基督教團體。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260年,埃及穆斯林馬穆魯克人 (Mamluks) 發動了針對十字軍和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軍事行動。

1263年,拜伯爾斯蘇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軍隊佔領並摧毀聖地的基督教場所,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也未能倖免。

馬穆魯克人對聖地的佔領 (1291-1517年) 開始於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後,拿撒勒變為一個人口稀少的村落。偶爾有一些敢於冒險的朝聖者到達這裡,根據他們的描述,天使報喜堂的遺址上建有一個小教堂,在向當地穆斯林支付費用後,基督徒可以進入參拜。這個時期尚存的教堂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聖加百列堂,猶太會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懸崖上的教堂。這些都由希臘正教會管理。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聖地的希臘正教會 (Greek Orthodox) 因其領袖所在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現伊斯坦布爾, Istanbul)位於奧斯曼帝國內部,從奧斯曼蘇丹那裡獲得了比拉丁公教會 (Latin Catholic) 更多的權益。

1620年,在信奉德魯茲教 (Druze) 的黎巴嫩酋長法赫爾丁二世 (Emir Fakhr-al-Din II) 的批准下,來自意大利諾瓦拉 (Novara) 的方濟各會聖地會省監督 (Franciscan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 托馬斯·歐比斯尼 (Tommasso Obicini) 接管了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的斷壁殘垣。瑪龍派 (Maronites) 和默基特派 (Melkites) 這些東方公教會 (Eastern Catholic) 也相繼回到拿撒勒 (Nazareth),與希臘正教和拉丁公教一起組成現在拿撒勒的主要基督教團體。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624年,在特拉貝 (Tarabei) 酋長的命令下,拿撒勒被洗劫,當地的方濟各會士和居民為逃避抓捕而背井離鄉。

1635年支持方濟各會的法赫爾丁二世酋長死後,教會遭到了更加劇烈的迫害。

1638年,以基督徒為主的拿撒勒被附近城市的穆斯林襲擊。拿撒勒居民以十字軍時期教堂的廢墟作掩護進行頑強抵抗,但終不敵穆斯林的強大攻勢,以致拿撒勒被佔領,住宅被焚燬,居民被迫逃亡。

到了17世紀末,薩費德 (Safed) 酋長持續蹂躪天使報喜堂,屢次放火燒燬祭臺,洗劫修道院。直到1730年方濟各會士才得以在天使報喜堂的斷壁殘垣上重建一個方形小教堂,並在旁邊新建了修道院。拿撒勒及其周邊地區在18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自己的行政機構,民政和司法工作不得不交由方濟各會士代管。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260年,埃及穆斯林馬穆魯克人 (Mamluks) 發動了針對十字軍和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軍事行動。

1263年,拜伯爾斯蘇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軍隊佔領並摧毀聖地的基督教場所,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也未能倖免。

馬穆魯克人對聖地的佔領 (1291-1517年) 開始於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後,拿撒勒變為一個人口稀少的村落。偶爾有一些敢於冒險的朝聖者到達這裡,根據他們的描述,天使報喜堂的遺址上建有一個小教堂,在向當地穆斯林支付費用後,基督徒可以進入參拜。這個時期尚存的教堂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聖加百列堂,猶太會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懸崖上的教堂。這些都由希臘正教會管理。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聖地的希臘正教會 (Greek Orthodox) 因其領袖所在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現伊斯坦布爾, Istanbul)位於奧斯曼帝國內部,從奧斯曼蘇丹那裡獲得了比拉丁公教會 (Latin Catholic) 更多的權益。

1620年,在信奉德魯茲教 (Druze) 的黎巴嫩酋長法赫爾丁二世 (Emir Fakhr-al-Din II) 的批准下,來自意大利諾瓦拉 (Novara) 的方濟各會聖地會省監督 (Franciscan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 托馬斯·歐比斯尼 (Tommasso Obicini) 接管了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的斷壁殘垣。瑪龍派 (Maronites) 和默基特派 (Melkites) 這些東方公教會 (Eastern Catholic) 也相繼回到拿撒勒 (Nazareth),與希臘正教和拉丁公教一起組成現在拿撒勒的主要基督教團體。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624年,在特拉貝 (Tarabei) 酋長的命令下,拿撒勒被洗劫,當地的方濟各會士和居民為逃避抓捕而背井離鄉。

1635年支持方濟各會的法赫爾丁二世酋長死後,教會遭到了更加劇烈的迫害。

1638年,以基督徒為主的拿撒勒被附近城市的穆斯林襲擊。拿撒勒居民以十字軍時期教堂的廢墟作掩護進行頑強抵抗,但終不敵穆斯林的強大攻勢,以致拿撒勒被佔領,住宅被焚燬,居民被迫逃亡。

到了17世紀末,薩費德 (Safed) 酋長持續蹂躪天使報喜堂,屢次放火燒燬祭臺,洗劫修道院。直到1730年方濟各會士才得以在天使報喜堂的斷壁殘垣上重建一個方形小教堂,並在旁邊新建了修道院。拿撒勒及其周邊地區在18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自己的行政機構,民政和司法工作不得不交由方濟各會士代管。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1789年底,拿撒勒才有了自己的總督。19世紀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向奧斯曼阿卜杜勒·邁吉德蘇丹 (Abudulmecid) 施壓,要求實行較為自由的改革派政策。拿撒勒得益於這樣的開放政策,經濟發展迅速。當時的人口由4,000名不同教派的基督徒和2,000名穆斯林組成。1877年由於基督徒不斷增多,天使報喜堂得以擴建。

1918年,拿撒勒被阿倫比 (Allenby) 將軍率領的英國軍隊佔領。當時的人口約有8000,其中三分之二為基督徒。英國人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當地居民的安全與自由,拿撒勒從此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併成為加利利 (Galilee) 的行政中心,由各個教會支持的慈善、社交和政治活動也得以蓬勃發展。

到了1948年英國託管後期,拿撒勒居民增長到18,000人。當時的巴勒斯坦共有基督徒10萬人,由24個不同的派別組成,其中1萬人生活在拿撒勒。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260年,埃及穆斯林馬穆魯克人 (Mamluks) 發動了針對十字軍和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軍事行動。

1263年,拜伯爾斯蘇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軍隊佔領並摧毀聖地的基督教場所,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也未能倖免。

馬穆魯克人對聖地的佔領 (1291-1517年) 開始於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後,拿撒勒變為一個人口稀少的村落。偶爾有一些敢於冒險的朝聖者到達這裡,根據他們的描述,天使報喜堂的遺址上建有一個小教堂,在向當地穆斯林支付費用後,基督徒可以進入參拜。這個時期尚存的教堂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聖加百列堂,猶太會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懸崖上的教堂。這些都由希臘正教會管理。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聖地的希臘正教會 (Greek Orthodox) 因其領袖所在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現伊斯坦布爾, Istanbul)位於奧斯曼帝國內部,從奧斯曼蘇丹那裡獲得了比拉丁公教會 (Latin Catholic) 更多的權益。

1620年,在信奉德魯茲教 (Druze) 的黎巴嫩酋長法赫爾丁二世 (Emir Fakhr-al-Din II) 的批准下,來自意大利諾瓦拉 (Novara) 的方濟各會聖地會省監督 (Franciscan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 托馬斯·歐比斯尼 (Tommasso Obicini) 接管了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的斷壁殘垣。瑪龍派 (Maronites) 和默基特派 (Melkites) 這些東方公教會 (Eastern Catholic) 也相繼回到拿撒勒 (Nazareth),與希臘正教和拉丁公教一起組成現在拿撒勒的主要基督教團體。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624年,在特拉貝 (Tarabei) 酋長的命令下,拿撒勒被洗劫,當地的方濟各會士和居民為逃避抓捕而背井離鄉。

1635年支持方濟各會的法赫爾丁二世酋長死後,教會遭到了更加劇烈的迫害。

1638年,以基督徒為主的拿撒勒被附近城市的穆斯林襲擊。拿撒勒居民以十字軍時期教堂的廢墟作掩護進行頑強抵抗,但終不敵穆斯林的強大攻勢,以致拿撒勒被佔領,住宅被焚燬,居民被迫逃亡。

到了17世紀末,薩費德 (Safed) 酋長持續蹂躪天使報喜堂,屢次放火燒燬祭臺,洗劫修道院。直到1730年方濟各會士才得以在天使報喜堂的斷壁殘垣上重建一個方形小教堂,並在旁邊新建了修道院。拿撒勒及其周邊地區在18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自己的行政機構,民政和司法工作不得不交由方濟各會士代管。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1789年底,拿撒勒才有了自己的總督。19世紀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向奧斯曼阿卜杜勒·邁吉德蘇丹 (Abudulmecid) 施壓,要求實行較為自由的改革派政策。拿撒勒得益於這樣的開放政策,經濟發展迅速。當時的人口由4,000名不同教派的基督徒和2,000名穆斯林組成。1877年由於基督徒不斷增多,天使報喜堂得以擴建。

1918年,拿撒勒被阿倫比 (Allenby) 將軍率領的英國軍隊佔領。當時的人口約有8000,其中三分之二為基督徒。英國人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當地居民的安全與自由,拿撒勒從此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併成為加利利 (Galilee) 的行政中心,由各個教會支持的慈善、社交和政治活動也得以蓬勃發展。

到了1948年英國託管後期,拿撒勒居民增長到18,000人。當時的巴勒斯坦共有基督徒10萬人,由24個不同的派別組成,其中1萬人生活在拿撒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拿撒勒成為以色列的一部分。當地以阿拉伯裔為主的基督教會在接收猶太裔基督徒和向這個新國家過渡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少艱辛。

以色列獨立戰爭急劇改變了阿拉伯人在該地區的分佈。戰爭後期,12,000居住在鄉村的巴勒斯坦穆斯林淪為戰爭難民,遷徙至拿撒勒,改變了這裡一直以來以基督徒為主的人口結構。到了90年代,拿撒勒穆斯林比例增加到了70%。

拿撒勒從60年代初的不到6萬人,激增到了2012年的30萬7千人。1957年,一個以猶太裔為主的居民區在拿撒勒東北部形成,因海拔較高被稱為“上拿撒勒” (Upper Nazareth, Nazareth Illit),最高法院和市政府都設在這裡。

"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拿撒勒,這個曾經的小山村是耶穌和他母親馬利亞的故鄉。在這裡馬利亞結識了來自伯利恆的約瑟,並和他訂了婚。

大天使加百列也是在這裡向等待出嫁的馬利亞宣告上帝的道將在她腹中成為肉身。耶穌隨馬利亞和約瑟從埃及回到拿撒勒後,在這個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約翰福音》1章46節)默默地生活,直到30歲開始傳道。

拿撒勒位於以色列的加利利山區,眺望聖經中屢次提到的耶斯列平原。其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瞭望、守望,形象地描繪了拿撒勒的地理位置和作為瞭望地的功能。

聖經在福音書中第一次提到拿撒勒,其中提供了兩條關於這裡的重要信息:一是拿撒勒居民眾多,有需要和財力修建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二是拿撒勒附近有個懸崖(《路加福音》4章28-30節)。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拜占庭時期(公元4世紀至15世紀),關於拿撒勒的記載增加了許多。四世紀的伊皮法紐 (Epiphanius) 曾提到提比哩亞 (Tiberias) 的約瑟向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the Great) 申請在加利利以及拿撒勒修建一些教堂。

一位九世紀的作者在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 (Helena) 的傳記中指出,海倫娜曾在拿撒勒搜尋大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報喜的地點,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華麗的教堂。

六世紀一位皮亞琴察 (Piacenza) 的無名朝聖者在遊記中記述說,當時拿撒勒的猶太人和基督徒各有自己的禮拜場所:猶太人有猶太會堂,基督徒有建於馬利亞故居的大教堂。教堂裡供奉著一件女式外衣,據傳曾屬於聖母馬利亞,可以賜福給任何觸碰它的人。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公元614年,波斯人入侵巴勒斯坦地區,拿撒勒的猶太人與波斯王霍斯勞二世 (Khosrau II) 結盟,迫害基督徒。

公元630年,拜占庭征服了加利利,猶太人遭到極端迫害,逐漸在拿撒勒消失。阿可夫 (Arculf) 主教在記述他公元670年到聖地朝聖的經歷時寫到拿撒勒的兩個教堂——建於耶穌養父約瑟的木工坊上的聖約瑟堂和建於馬利亞故居上的天使報喜堂,但他對曾經存在的猶太會堂卻隻字未提。

十字軍之前的阿拉伯時期(公元638-1099年)關於拿撒勒的紀錄所存甚少。巴伐利亞主教威廉巴 (Willibald) 在公元723-726年的著作中只提到有一座天使報喜堂。

公元943年阿拉伯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馬斯歐迪 (Al Mas'udi) 也提到了這座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據十字軍時期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 (William of Tyre) 記載,1099年十字軍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後,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 (Tancred of Hauteville) 成為加利利 (Galilee) 公爵,開始維修和重建與福音歷史有關的教堂,工程的重點在拿撒勒 (Nazareth)、提比哩亞 (Tiberias) 和他泊山 (Mount Tabor)。

西沃夫 (Saewulf) 於公元1102年到達拿撒勒。他在著作中寫道,在滿是殘磚碎瓦的村莊裡,大天使加百列向聖母馬利亞報喜的地方,有一座極其華美的修道院聳立在廢墟中。

1109年至1100年,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被華麗地整修一新,取代貝珊 (Beit She'an) 成為當地教區的主教座堂。另有許多與教會歷史有關的地點也被標記出來,並修建了教堂。有聖撒迦利亞堂、聖加百列堂和為紀念早期教會神學家耶柔米 (Jerome) 到訪拿撒勒而修建的聖耶柔米堂。在耶穌曾講過道的猶太會堂(《路加福音》4章16-27節)和他險些被推下去的懸崖(Mount Precipice,《路加福音》4章28-30節)也都修建了教堂。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170年,一場大地震由敘利亞一直波及到巴勒斯坦,正與十字軍作戰的撒拉遜人 (Saracens) 趁亂攻擊拿撒勒。1187年7月4日,十字軍在哈丁戰役 (Battle of Hattin) 中被薩拉丁 (Saladin) 擊敗。這次潰敗直接導致了拿撒勒的陷落,避難於天使報喜堂的基督徒全部被殺。科格索爾的勞爾 (Raul of Coggesshall) 在這段動盪的年月訪問了聖地,在描述聖地遭到的破壞時他說道,“所多瑪之子”毀壞了數不清的聖蹟。為使基督徒朝聖者不再受到穆斯林的限制,十字軍與穆斯林在1192年簽訂了和平條約,要求後者允許基督徒管理天使報喜堂。1211年薩拉丁的弟弟阿迪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Adil) 撕毀了這項條約,基督徒在拿撒勒再次失去了信仰自由。

在此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 II) 和阿迪勒蘇丹的兒子卡米勒蘇丹 (Sultan Malik al Kamil) 簽訂了十年條約,再次允許基督徒到拿撒勒、耶路撒冷和伯利恆朝聖。朝聖活動由此恢復。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於1251年3月24日在天使報喜堂參加了彌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260年,埃及穆斯林馬穆魯克人 (Mamluks) 發動了針對十字軍和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尤布王朝 (Ayyubbid) 的軍事行動。

1263年,拜伯爾斯蘇丹 (Sultan Baibars) 命令其軍隊佔領並摧毀聖地的基督教場所,拿撒勒的天使報喜堂也未能倖免。

馬穆魯克人對聖地的佔領 (1291-1517年) 開始於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阿卡 (Acre) 的陷落。在此之後,拿撒勒變為一個人口稀少的村落。偶爾有一些敢於冒險的朝聖者到達這裡,根據他們的描述,天使報喜堂的遺址上建有一個小教堂,在向當地穆斯林支付費用後,基督徒可以進入參拜。這個時期尚存的教堂還有前面提到過的聖加百列堂,猶太會堂教堂和拿撒勒附近懸崖上的教堂。這些都由希臘正教會管理。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聖地的希臘正教會 (Greek Orthodox) 因其領袖所在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現伊斯坦布爾, Istanbul)位於奧斯曼帝國內部,從奧斯曼蘇丹那裡獲得了比拉丁公教會 (Latin Catholic) 更多的權益。

1620年,在信奉德魯茲教 (Druze) 的黎巴嫩酋長法赫爾丁二世 (Emir Fakhr-al-Din II) 的批准下,來自意大利諾瓦拉 (Novara) 的方濟各會聖地會省監督 (Franciscan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 托馬斯·歐比斯尼 (Tommasso Obicini) 接管了天使報喜堂 (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 的斷壁殘垣。瑪龍派 (Maronites) 和默基特派 (Melkites) 這些東方公教會 (Eastern Catholic) 也相繼回到拿撒勒 (Nazareth),與希臘正教和拉丁公教一起組成現在拿撒勒的主要基督教團體。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624年,在特拉貝 (Tarabei) 酋長的命令下,拿撒勒被洗劫,當地的方濟各會士和居民為逃避抓捕而背井離鄉。

1635年支持方濟各會的法赫爾丁二世酋長死後,教會遭到了更加劇烈的迫害。

1638年,以基督徒為主的拿撒勒被附近城市的穆斯林襲擊。拿撒勒居民以十字軍時期教堂的廢墟作掩護進行頑強抵抗,但終不敵穆斯林的強大攻勢,以致拿撒勒被佔領,住宅被焚燬,居民被迫逃亡。

到了17世紀末,薩費德 (Safed) 酋長持續蹂躪天使報喜堂,屢次放火燒燬祭臺,洗劫修道院。直到1730年方濟各會士才得以在天使報喜堂的斷壁殘垣上重建一個方形小教堂,並在旁邊新建了修道院。拿撒勒及其周邊地區在18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自己的行政機構,民政和司法工作不得不交由方濟各會士代管。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到了1789年底,拿撒勒才有了自己的總督。19世紀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向奧斯曼阿卜杜勒·邁吉德蘇丹 (Abudulmecid) 施壓,要求實行較為自由的改革派政策。拿撒勒得益於這樣的開放政策,經濟發展迅速。當時的人口由4,000名不同教派的基督徒和2,000名穆斯林組成。1877年由於基督徒不斷增多,天使報喜堂得以擴建。

1918年,拿撒勒被阿倫比 (Allenby) 將軍率領的英國軍隊佔領。當時的人口約有8000,其中三分之二為基督徒。英國人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當地居民的安全與自由,拿撒勒從此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併成為加利利 (Galilee) 的行政中心,由各個教會支持的慈善、社交和政治活動也得以蓬勃發展。

到了1948年英國託管後期,拿撒勒居民增長到18,000人。當時的巴勒斯坦共有基督徒10萬人,由24個不同的派別組成,其中1萬人生活在拿撒勒。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拿撒勒成為以色列的一部分。當地以阿拉伯裔為主的基督教會在接收猶太裔基督徒和向這個新國家過渡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少艱辛。

以色列獨立戰爭急劇改變了阿拉伯人在該地區的分佈。戰爭後期,12,000居住在鄉村的巴勒斯坦穆斯林淪為戰爭難民,遷徙至拿撒勒,改變了這裡一直以來以基督徒為主的人口結構。到了90年代,拿撒勒穆斯林比例增加到了70%。

拿撒勒從60年代初的不到6萬人,激增到了2012年的30萬7千人。1957年,一個以猶太裔為主的居民區在拿撒勒東北部形成,因海拔較高被稱為“上拿撒勒” (Upper Nazareth, Nazareth Illit),最高法院和市政府都設在這裡。

耶穌故鄉拿撒勒,猶太人眼中的窮鄉僻壤,一個上帝從未遺忘的角落

1969年在原址上新建的天使報喜堂完工,成為拿撒勒的地標,每年吸引著幾百萬世界各地的朝聖者。

現在的拿撒勒已發展成為以色列北部最大的城市,因絕大部分居民為阿拉伯裔而被稱為“以色列的阿拉伯之都(the Arab Capital of Israel)”,居民裡69%信奉伊斯蘭教,30.9%信奉基督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