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家公立醫院薪酬改革 25箇中選藥品降價52% 這些醫改數字與你息息相關

2800家公立醫院薪酬改革 25箇中選藥品降價52% 這些醫改數字與你息息相關

公立醫院醫務人員提薪正式提上日程。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巡視員朱洪彪14日在發佈會上介紹,全國2800多家公立醫院將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落實“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2800家公立醫院薪酬改革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巡視員朱洪彪表示,2018年,全國28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在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公立醫院薪酬改革旨在打破長久以來“以藥養醫”、“以耗養醫”的痼疾,切斷醫療服務人員與藥品耗材加成之間的聯繫,清除過度用藥、不合理用藥的亂象。15日零點,北京新一輪醫耗聯動改革也將正式拉開帷幕。

從北京到全國,合理調整醫務人員的收入來源一直是醫改“傷筋動骨”的核心內容。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全面推開綜合改革,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取消藥品加成,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

此前,公立醫院15%“藥品加成”政策已被固化為“以藥養醫”頑疾,甚至滋生出“以藥腐醫”、“帶金銷售”等行業潛規則。市場學術推廣管理專家劉檢指出,醫務人員依靠灰色收入提高待遇,也影響著對於病患的治療效果。

今年年初,藥品採購試點醫保局集中帶量採購,而不再由公立醫院主導。衛健委數據顯示,在11個城市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後,25箇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52%。

此外,公立醫院也在著力提高醫療服務人員待遇。朱洪彪介紹稱,2018年19個省份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新機制。山東、廣東、福建等地明確每年調整1次價格,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福建省三明市、四川省南充市等地設立藥事服務費,體現藥事服務價值,促進合理用藥。

醫生收入之辨

“當前,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就是完善補償機制,完善補償機制的重點就是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朱洪彪表示,在2017年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時候,所有省份都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但是這個調整更多是圍繞彌補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部分醫療服務價格低於成本、比價關係不合理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朱洪彪說。

因此,在新的補償機制下,政府投入逐年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年底全國公立醫院財政直接補助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達到10%左右,這意味著還有90%左右的補償要靠提供醫療服務。

而這90%將來自於醫事服務費。早在2012年5月,北京市就選取試點醫院,通過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建立“醫事服務費”,逐步提高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即按照醫師職級確定患者在門診的診療費。這也就意味著,醫生的收入不再來自於各種“加成”,而是來自己的醫術與勞動。

朱洪彪也表示,當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圍繞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做文章,要從提升薪酬待遇、優化發展空間和職業環境、提高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穩步提升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改革薪酬結構,注重長期激勵,注重向低年資醫務人員傾斜。“要讓廣大醫務人員靠知識、靠技術、靠勞動獲得陽光、合理、體面、有尊嚴的報酬。”朱洪彪說。

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黎東昇也認為,醫事服務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體現醫生勞動價值,醫生憑藉自己的醫療技術,可以堂堂正正地向社會提供醫療服務,通過自己的技術來掙錢,而不是靠賣藥掙錢;另一方面,醫事服務費的設立有利用推動分級診療格局的實現。

“歷史”債務

藥品加成曾是醫療機構快速發展而國家財政投入不足時期的權宜之計。根據發改委相關文件,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銷售藥品,以實際購進價為基礎,順加不超過15%的加價率(中藥飲片加價率不超過25%)作價,銷售給患者。然而,醫療機構往往以最高限價為標準加價,以覆蓋運營成本。

因此,各級財政對全國公立醫院的直接補助不斷增長,從2010年的84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705億元,年均增長15.6%。國家也要求要“嚴控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

那麼,醫院的債務從何而來?安徽省曾發佈的《關於加強公立醫院債務化解及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就指出,公立醫院在發展建設過程中舉債實施基本建設和購置醫療設備等,形成了一些歷史債務。債務對特定時期公立醫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公立醫院改革深入實施,長期以來形成的“以藥補醫”機制逐步破除,償債資金來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債務問題逐漸成為制約醫院發展的瓶頸。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我國多數公立醫院發展並非依靠自身收支結餘的累計和政府財政資金的支持,而是依靠自身不斷舉債。從2015年中國衛生與計劃生育統計年鑑來看,2014年底公立醫院資產負債率高達46%。這意味著形成公立醫院資產的每100元中,有46元來自舉債,其他54元來自醫院自身經營結餘或財政投入。

據瞭解,安徽、貴州等7個省份對公立醫院發展建設性債務進行鎖定、剝離和化解。安徽省安排20億元新增債券額度,用於激勵2017—2020年公立醫院債務化解較好的市縣。貴州省制定3年化債行動計劃,對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94億元存量債務進行鎖定和剝離。朱洪彪指出,2018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公立醫院無發展建設性債務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