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質供水 甬城解渴 10年“增水”5個白溪水庫'

""分質供水 甬城解渴 10年“增水”5個白溪水庫

夕陽下的姚江工業水廠沉澱池。

“如果沒有工業供水體系的建立,工業企業和人搶水‘喝’,寧波的供水將變得更緊張。”寧波供排水集團下屬的工業供水公司工程師王鵬說。

王鵬說的工業供水體系,就是我市實行了10年的“分質供水”,在全國率先開創了“雙供水”時代,也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供水史上的創舉。

所謂的“雙供水”,簡單而言就是將優質水庫水作為居民飲用水的原水,把水質成分複雜的姚江水作為工業用水的原水,從而把工業用戶從城市生活飲用水供水系統中分離出來。目前,市供排水集團工業水日供水量約30萬噸,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業與居民“搶水喝”的緊張局面。

2008年市供排水集團工業水“上線”供應後,10年來累計為寧波工業企業供應工業水7.08億噸,相當於為居民生活用水“騰”出近5個白溪水庫的優質水。由於工業水物美價廉,還為工業企業降低水費開支14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雙重效應,初步達到了為甬城“解渴”的目的。

回顧

攻克全國最長岩石頂管難題

作為一座缺水的城市,寧波很早就開始謀劃“水盡其用”,2002年“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理念提出,2008年姚江工業水廠建成(日生產能力50萬噸),鋪設輸水工程主幹線總長約50公里,覆蓋江北、鎮海、北侖三個區,正式為鎮海煉化、臺塑、逸盛石化、中海油等近20家大型工業企業提供生產用水,使工業供水與居民用水逐步實現剝離。

“要讓企業用上工業水,大口徑管線建設至關重要。”作為工程建設的見證者,集團下屬工業供水公司工程師王鵬感慨萬分:“11標管線工程是最艱難的,包括開槽管、過路頂管、過河橋管、穿山岩石頂管,如今想來仍歷歷在目。”

工業供水管道工程在開標之前,由於穿山管道上有軍用的油管和光纜,施工時不允許爆破。所以,經過綜合考慮最終選用頂管形式進行施工,以降低對外部環境的影響。

在前期300多米的頂管工程中,岩石硬度在可控範圍內,任務順利完成。但是在後期的600多米的頂管工程中,施工隊卻遭遇到了岩石強度過硬、韌性過高的惡劣情況,一天只能向前頂進二三十釐米,刀具的磨損情況也十分嚴重。

歷時6年,11標工程終於圓滿完成。王鵬說:“頂管工程的岩石強度在幾十兆帕之內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穿山頂管卻遇到了高達178兆帕的岩石強度。而且長距離大口徑的岩石頂管工程在浙江省內沒有先例,在全國範圍內也僅有四川、福建等地有過短距離小口徑的頂管技術,11標工程在當時屬於國內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一次岩石頂管工程。”

變遷

走出“成長的煩惱”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這種價廉物美的工業用水,在一段時間裡經歷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局面。由於種種原因,工業用水乏人問津,直到2013年,工業供水的日均供水量一直徘徊在12萬噸左右。主要難點在於工業企業的認識問題,覺得工業水的水源取自姚江河網水,對水質存在一定的擔心。

2014年市供排水集團成立後,這種尷尬局面開始轉變:2014年供水量向好發展,達到19萬噸/日;2015年達26萬噸/日,2017年達到28.6萬噸/日,呈直線向好趨勢;2018年,工業用水年總供應量約1億噸,在“哺育”臨港大企業的同時,還有效緩解了寧波城市自來水供水壓力。

“原水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出廠水的水質,可以說寧波大工業‘喝水’質量一點也不低。”集團下屬姚江工業水廠王燕珍介紹,通過近10年來的定期監測和數據積累,已比較準確地掌握了姚江水質變化的規律與特點,目前姚江水質基本已穩定在III類水標準。

"分質供水 甬城解渴 10年“增水”5個白溪水庫

夕陽下的姚江工業水廠沉澱池。

“如果沒有工業供水體系的建立,工業企業和人搶水‘喝’,寧波的供水將變得更緊張。”寧波供排水集團下屬的工業供水公司工程師王鵬說。

王鵬說的工業供水體系,就是我市實行了10年的“分質供水”,在全國率先開創了“雙供水”時代,也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供水史上的創舉。

所謂的“雙供水”,簡單而言就是將優質水庫水作為居民飲用水的原水,把水質成分複雜的姚江水作為工業用水的原水,從而把工業用戶從城市生活飲用水供水系統中分離出來。目前,市供排水集團工業水日供水量約30萬噸,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業與居民“搶水喝”的緊張局面。

2008年市供排水集團工業水“上線”供應後,10年來累計為寧波工業企業供應工業水7.08億噸,相當於為居民生活用水“騰”出近5個白溪水庫的優質水。由於工業水物美價廉,還為工業企業降低水費開支14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雙重效應,初步達到了為甬城“解渴”的目的。

回顧

攻克全國最長岩石頂管難題

作為一座缺水的城市,寧波很早就開始謀劃“水盡其用”,2002年“分質供水、優水優用”理念提出,2008年姚江工業水廠建成(日生產能力50萬噸),鋪設輸水工程主幹線總長約50公里,覆蓋江北、鎮海、北侖三個區,正式為鎮海煉化、臺塑、逸盛石化、中海油等近20家大型工業企業提供生產用水,使工業供水與居民用水逐步實現剝離。

“要讓企業用上工業水,大口徑管線建設至關重要。”作為工程建設的見證者,集團下屬工業供水公司工程師王鵬感慨萬分:“11標管線工程是最艱難的,包括開槽管、過路頂管、過河橋管、穿山岩石頂管,如今想來仍歷歷在目。”

工業供水管道工程在開標之前,由於穿山管道上有軍用的油管和光纜,施工時不允許爆破。所以,經過綜合考慮最終選用頂管形式進行施工,以降低對外部環境的影響。

在前期300多米的頂管工程中,岩石硬度在可控範圍內,任務順利完成。但是在後期的600多米的頂管工程中,施工隊卻遭遇到了岩石強度過硬、韌性過高的惡劣情況,一天只能向前頂進二三十釐米,刀具的磨損情況也十分嚴重。

歷時6年,11標工程終於圓滿完成。王鵬說:“頂管工程的岩石強度在幾十兆帕之內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穿山頂管卻遇到了高達178兆帕的岩石強度。而且長距離大口徑的岩石頂管工程在浙江省內沒有先例,在全國範圍內也僅有四川、福建等地有過短距離小口徑的頂管技術,11標工程在當時屬於國內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一次岩石頂管工程。”

變遷

走出“成長的煩惱”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這種價廉物美的工業用水,在一段時間裡經歷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局面。由於種種原因,工業用水乏人問津,直到2013年,工業供水的日均供水量一直徘徊在12萬噸左右。主要難點在於工業企業的認識問題,覺得工業水的水源取自姚江河網水,對水質存在一定的擔心。

2014年市供排水集團成立後,這種尷尬局面開始轉變:2014年供水量向好發展,達到19萬噸/日;2015年達26萬噸/日,2017年達到28.6萬噸/日,呈直線向好趨勢;2018年,工業用水年總供應量約1億噸,在“哺育”臨港大企業的同時,還有效緩解了寧波城市自來水供水壓力。

“原水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出廠水的水質,可以說寧波大工業‘喝水’質量一點也不低。”集團下屬姚江工業水廠王燕珍介紹,通過近10年來的定期監測和數據積累,已比較準確地掌握了姚江水質變化的規律與特點,目前姚江水質基本已穩定在III類水標準。

分質供水 甬城解渴 10年“增水”5個白溪水庫

工業供水出水泵房,職工定期維保大型出水泵。

跨步

姚江水哺育萬億產值大工業

2018年8月,工業水日均供水量、最高日供水量分別達到34.8萬噸、37.8萬噸,均創歷史新高,相當於自來水日供水量的近三分之一。

青峙工業區是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重要功能區塊之一,聚集了一批臨港工業,重點建設項目密集,區內大小企業百餘家,員工近3萬名。“張嘴喝水”的機器越來越多,而青峙工業區大項目此前一直使用城市優質自來水,用水捉襟見肘。2016年初,工業供水青峙支線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僅青峙一地每天就能“喝”上10萬噸的優質工業水。

過去,自來水是大榭開發區工業和居民用水的唯—水源,平均每天用水8萬噸,其中九成以上被區內工業企業使用。由於企業用水量大,居民與企業共用—個水源,在夏季乾旱時,用水特別緊張。而隨著中海油餾分油項目、福基石化等大工業項目陸續投產,大榭開發區頻頻“喊渴”。為此,市供排水集團跨海“馳援”,鋪設管道3.2公里,於2016年11月實現正式通水,日最大供水能力達10萬噸,大榭島也成為全省首個實現工業供水的海島,不但破解了企業與居民“爭水”困局,也極大促進了島內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寧波工業水水質適合生產,性價比也高。工業水水價只需每噸2.34元,比自來水的工業用水每噸4.32元的價格,便宜了近一半。以鎮海煉化為例,每日用工業水8萬噸至10萬噸,僅水費一項每年就可節約成本6000萬元以上。臺塑熱電(寧波)有限公司使用工業用水後,每天可節省4萬多元。”寧波市供排水集團董事長柳成蔭介紹,目前工業水管線所覆蓋的區域主要為江北、鎮海、北侖和大榭,如果工業企業離供水主管線10公里之內、日用水量在1000噸以上的,都可考慮接入工業水。

“按照目前的供水量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現有工業水廠的供水能力將飽和。”柳成蔭說,集團除了將適時啟動建設第二工業水廠建設外,還將開展再生水的探索,作為工業供水的補充。目前“雙膜處理”再生水系統正在施工中,預計2020年2月建成。

寧波晚報記者邊城雨 通訊員王力平杜薔薇 文/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