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又到了高發期,家長們別慌,兒科主任給你支招!

咽峽炎 手足口病 幼兒園 嬰幼兒護理 鮁魚圈新聞網 2017-06-28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各種病毒和細菌越來越活躍,許多疾病對抵抗力較低、安全防範意識較弱的兒童們“虎視眈眈”,這讓不少家長提心吊膽。記者從區中心醫院、區同濟醫院兒科瞭解到,目前已進入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高發季節,連日來,皰疹性咽峽炎確診患兒開始增多,家長要注意防止孩子感染。

區中心醫院兒科主任王秀明介紹,往年鮁魚圈六到七月間,兒童易感染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今年也一樣,廣大家長也不用驚慌。根據相關規定,手足口病一旦確診,就要轉到傳染科進行治療。“今年手足口病確診病例比去年明顯減少,重症略有增加,目前每日確診手足口病患兒不超過10個” 區中心醫院傳染科寧主任坦言。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又到了高發期,家長們別慌,兒科主任給你支招!

區同濟醫院兒科主任張麗明有著40多年的兒科從醫經驗,她告訴記者,病毒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會變得比較活躍,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也是這個季節的兒科常見病。手足口病患兒手心、足底和臀部會長皰疹,有時伴有高熱,而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長皰疹的部位一般集中在喉部。因此,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還會表現出進食困難的症狀。若孩子沒鼻涕、沒咳嗽卻發燒,同時食慾不振,不愛吃飯,則很有可能是患了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類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造成的。雖然是由同一類病毒引起,兩個病症狀也有些相似,都會在口腔裡看到皰疹潰瘍。但是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又到了高發期,家長們別慌,兒科主任給你支招!

區中心醫院和同濟醫院兩位兒科主任都表示,這兩天確診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開始增多,但即使孩子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皰疹性咽峽炎是自愈性疾病,預後良好,經過1至5天潰瘍癒合,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家長可以給孩子喝鮮榨果汁、鼓勵孩子進食等。

談及如何預防這兩種病症,張麗明表示,首先是在夏季,儘量避免孩子,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接觸人多雜亂的環境。如公園或兒童樂園等,在高溫高溼天氣最好少去。“隔離是最好的防治,手足口病無可厚非,皰疹性咽峽炎雖然並非法定傳染病,但也有一定的傳染性,很多患兒父母反映區裡部分幼兒園的校醫都會在孩子進校門時進行檢查,若有發燒或咽部、手足有皰疹,就讓孩子回家休息”。 此外,做好家中衛生、保持通風、培養孩子勤洗手的好習慣及為孩子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也有助於預防這二種病症。

區中心醫院傳染科寧主任提醒廣大家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症狀很輕的,跟普通感冒其實差不多,但是有很小的比例會發展為重症,重症是無法預防的,尤其是手足口病,重病症狀表現為高燒不退、精神不振、手足抖動等,這是病毒入侵腦部引起,有些孩子也可能有反覆嘔吐情況,一些很危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這時就一定要帶孩子立即去急診,早期發現重症並及時送醫非常重要。

編輯:大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