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樣 | 5年間12萬張照片 他用鏡頭留住延慶的記憶'

延慶 照相機 抗日戰爭 攝影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7-29
"

段學鋒的第一部相機是海鷗相機。那時候,延慶區還叫延慶縣。

“那是1985年,我剛進入延慶文化館工作,當時好像就我們文化館能配相機。”說起往事,段學鋒顯得有些興奮,“當時真沒想過,我能拍這麼久……”

30多年的堅持,除了熱愛,還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值得銘記。

"

段學鋒的第一部相機是海鷗相機。那時候,延慶區還叫延慶縣。

“那是1985年,我剛進入延慶文化館工作,當時好像就我們文化館能配相機。”說起往事,段學鋒顯得有些興奮,“當時真沒想過,我能拍這麼久……”

30多年的堅持,除了熱愛,還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值得銘記。

北京榜樣 | 5年間12萬張照片 他用鏡頭留住延慶的記憶

段學鋒

2013年5月,段學鋒和幾個朋友聊天,偶然聊到抗戰老兵,“延慶是革命老區,戰爭年代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現在可能就在村頭兒抽著旱菸晒著太陽”“老兵健在的也不知道還有多少”……聊著聊著,段學鋒心中升起一個念頭,“不能再等了,我要用鏡頭記錄健在的老兵,他們是英雄,值得銘記。”

“這是‘搶救性拍攝’!”段學鋒經常這樣說,因為他們要跑贏時間,記錄下儘可能多的老兵影像和老兵故事,“我們當時估算過,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兵最年輕的也得超過85歲了,時間緊迫,過一天,可能就會有一段往事再沒人記起。”

段學鋒召集熱愛攝影的朋友組成志願服務隊,專門尋找健在老兵。雖然決心很大,但拍攝仍然困難重重。“資金短缺,我們甚至不知道老兵的具體位置。”段學鋒說,他和夥伴們駕著車,幾乎走遍了延慶區,四處打聽,一有確切消息,大家都放下手頭的事,立刻前去拍攝。

2014年,段學鋒到永寧鎮拍攝抗戰老兵高鴻章。老人已臥床很久,聽說段學鋒的來意,他執意讓家人把他扶起來,敬了個標準軍禮。“你們願意給他拍照,聽他說以前打仗的事,他高興。”老人的家人說。

為抗戰老兵李德才拍攝時,老爺子精神矍鑠地大談當年上陣殺敵,可半個月後,段學鋒再去回訪,老人已經辭世,“那是老爺子最後一張照片……”段學鋒的聲音低沉下來。

一路找、一路拍,5年間,73位抗戰老兵的影像被段學鋒和夥伴們的鏡頭記錄下來,匯聚成一份珍貴的“紅色記憶”。

世園會,是延慶的大事,從村落搬遷到破土興建,再到媯水綠洲……世園會園區的前世今生,都在段學鋒的鏡頭裡。

2015年5月,段學峰走進谷家營、李四官莊,拍攝村莊的原貌、街道、古樹、老房和村民生活,這記錄的是鄉愁……

2016年9月,段學鋒又把鏡頭轉向園區工地,把空曠土地、熱火建設、美麗如畫拍入鏡頭,這記錄的是重生……

現在,段學鋒一有時間,就會進入園區,拍攝如織的人流,盛大的展會,這記錄的是新篇……

5年間,段學鋒步行了1.2萬多公里,拍攝了12萬張照片。

現在,段學鋒擔任延慶區融媒體中心黨總支書記,他還有很多拍攝計劃,比如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出畫冊,比如拍攝2022年冬奧會……他還計劃運用融媒體技術,把美麗延慶傳播得更廣。

辛苦嗎?段學鋒搖搖頭,“能記錄延慶的美麗,能留住延慶的記憶,我很幸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