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本文3200字,閱讀需5分鐘

開會是除加班外最能逼瘋上班族的詞,特別是那種需要發言的會。

“我們每週都要開個例會。”

“以後每天都要開會,彙報你們的進度。”

“放假之前再開個會吧。”

“這次開會大家都要發言,做一下工作總結。”

聽到哪句絕望了?“最後那句。”有輕微社交恐懼、說話的時候愛抖音的小C說。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作為職場人,我們常常有需要當眾講話的時候。如果表達清晰,不僅能夠促進溝通,而且會提升自己的形象。

但是,如果緊張臉紅、聲音發抖,甚至害羞迴避,就會錯失良機,並且在事後感到後悔。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當眾講話的能力,讓自己敢於表達,甚至是當眾演講呢?

一、用“派發傳單”的方式講話

大多數人每天將75%-90%的時間用於溝通,但我們幾乎從來沒有受到過訓練。

對於不會講話的人來說,每一次會議發言、每一次和客戶商談、每一次向老闆彙報,甚至給孩子講道理都是棘手的挑戰。

其實,所有人在進行“高難度”談話時都會緊張,高手也一樣。

羅永浩在《我的奮鬥》書裡說,應聘新東方老師時,由於緊張,他差點就被刷掉;羅振宇呢,去看他的第一次演講《這一代人的怕與愛》,可以明顯感覺到有些緊張;李笑來在他的書裡也說,自己每次上課和演講都會緊張。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大家都緊張,只是程度不同。為什麼呢?

原來,人類大腦裡有兩個微小的、杏仁狀的神經組織“杏仁核”,它的作用是讓人保持活躍,它不斷掃描危險,一旦你遭到威脅,它會立即發出警報: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演講者一站上臺,看到很多雙眼睛時,大腦中的杏仁核就會立刻提醒我們小心。因為在原始社會,被很多眼睛盯著,意味著極度危險。

杏仁核一旦警覺,人將脫離理智的控制,而進入求生的本能反應階段。血液流向四肢,此時你只有戰鬥或逃跑,同時頭腦一片空白。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通過轉變心態和提前做準備,可以幫助我們擺脫恐懼的束縛。

先來說說轉換心態。

其實,講話容易緊張的人,最大的誤區在於“過分自我”。

別人為什麼要聽你說話呢?因為想要獲得信息,你的作用就像是一張傳單,幫助人們獲得一些有用的東西。

但是,過於自我的人,會把發言當成T臺走秀。

這樣,你就會時時刻刻在意太多東西:我的顏值很低,糟糕昨天忘記洗頭了!臥槽有點忘詞!天哪說話發抖了!別人一定在嘲笑我,慘了丟老人了!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改變???

這些話就像彈幕一樣充斥你的腦海,不停地對你品頭論足,自然容易緊張了。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擺脫緊張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轉換心態。你發現沒有,當你緊張的時候,其實都是想要“獲得”,你渴望獲得好評,希望被認可,這樣的心態導致患得患失。

要想轉變,很簡單,把心態調整為“給予”。當你感覺自己在給予的時候,你會變得更有趣,恐懼感也就消失了。

給予聽眾的東西,就是你要傳達的信息。這些信息對聽眾越有用,你就越會感覺輕鬆。

“想要有所作為的願望,比受到恐懼煎熬的念頭更能使你興奮,高尚的希望要強於內心的恐懼,它是帶領我們克服恐懼的唯一工具。”——麥格尼格爾。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二、為你的聽眾準備一個滑梯

在《高效演講》中,斯坦福大學教授彼得·邁爾斯指出,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當眾講話的高手。

這位作者牛在哪呢?這麼說吧,現在講的這本書的底稿,是克林頓、布什、奧巴馬三任美國總統的私房演講訓練教程。

彼得·邁爾斯教我們搭建一種思維框架,用這種方式來思考,能夠把當眾發言變得輕鬆。

事實上,任何一段有長度的自我表達,都可以用簡單的“1+3+1”結構來完成。表達的過程,就是把聽眾吸引到你搭建的滑梯上去,然後再讓他滑下來。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①、第一步,讓聽眾相信這是一個滑梯,並且願意上去。

講話之前,先問問自己,通過你的表達能帶給聽眾什麼切身的利益。

然後,將你要傳達的觀點與對方的利益相結合,用一句話總結出來。(簡單清晰)。

注意,要用以你(你們)開頭,少用我。因為聽眾關心的是自己能夠獲得什麼,所以我和你的使用比例是1:10。

“在座的各位都在人力資源領域工作了多年,我們都被一個共同的問題困擾了多年,也就是究竟怎樣才能真正有效的激發我們的員工。除了漲工資之外,到底還有沒有別的有效激勵方法?為什麼很多優秀的公司能夠做到讓員工充滿鬥志?……”

當你的發言能夠切中他人的需求,那麼即使沒有好的口才,聽眾也會被深深地吸引。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②、在滑梯上面準備三個禮物。

這是1+3+1結構中的“3”。前面說了我們共同的目的,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對方或“我們”需要做三件事。三件事,不是四件,超過三件別人根本記不住。

當眾講話時,我們需要注重要點的提煉,言簡意賅,切中要害。

每一年,羅振宇《時間的朋友》演講總會讓人感覺有收穫,原因就在於他將要點提煉了出來,並有短語或句子的方式呈現出來,很容易被人們記住。

為了幫助聽眾理解,我們還可以通過打印資料、做PPT等視覺的形式來呈現。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③、最後一個“1”是什麼?是總結、昇華和渲染情緒。

禮物拿到了,怎麼讓觀眾從對話中走來,還留有餘味呢?坐滑梯。

此時,我們可以和對方進行情感共鳴,把你的感性發揮到最大,讓聽眾熱愛你。此時,最好的甜點是一則故事、軼事、一個比喻或想象、名人名言等。

三、這些小技巧“防抖”

最高級的演講者是聖誕老人,他給聽眾準備了一架滑梯和三份禮物。

下面,我們套用模板和技巧,為小C準備一個公司會議上的個人總結髮言:

1、聽眾:

領導、同事。

2、他們為什麼要關注我的發言:

因為我言之有物:對於領導,我們發言能夠向上彙報出我近期的工作進展;對同事,我的彙報能夠分享出我個人的工作心得,以及對改進工作的想法。

3、我希望他們感受到:

我在認真工作,我的工作有成果,我願意承擔責任,我願意分享。

4、我希望他們聽完之後知道:

①我做了什麼;

②我的成果是什麼;

③我認為可以怎樣改進自己的工作。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會議中的發言框架:

如果是長達10分鐘的發言,大概要準備2400字左右的底稿。

1、上滑梯的坡道:

領導和同事們好,今天要我分享的是近期的工作總結。今年我完成了公司給我佈署的任務,我來簡單說三點收穫吧。(快速切入,直接告訴大家你要說的是什麼,分為幾點)。

2、給予3個禮物:

第一,第二,第三……

“這個月,我新簽了3個客戶。我發現......我總結出了......”

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你的分享最好是對他們“有用”的。

3、刺溜一聲“下滑梯”

總結一下,我認為我可以通過......的方式來改進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標,謝謝大家的聆聽。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在發言中,我們要秉持的信念是:相信你的講話是有價值的,你是在給聽眾帶去禮物。此外,要想克服緊張,還有這些小技巧:

①想在上臺前達到好的狀態,需要跑一跑、跳一跳,運動一下,讓自己的臉部、身體的肌肉動起來,讓自己處在一個興奮的狀態。

②如果雙手顫抖,可以嘗試在手裡握點東西,比如鋼筆、激光筆、或是一份較厚的資料冊,千萬不要拿一張簿紙,它會徹底出賣你的抖動。

③很多人緊張的時候會抖腿,可以嘗試在演講臺上來回走走,或者是提前穿寬鬆些的褲子,掩飾抖腿。

④給觀眾他們喜歡的自然表現。

有的觀眾喜歡自信的演說者,但更多觀眾喜歡笨拙的演說者。為什麼呢?因為大家並不真的喜歡完美的、優秀的人,而是更喜歡有弱點、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

因此,不要害怕表現得笨拙、生澀,如果你在臺上忘詞,甚至斷片了,觀眾並不會惡意地嘲笑你,反而會覺得很好玩。

這時候可以大大方方的說自己有點忘記了,然後看一下提詞頁面,然後繼續說下去。

害怕開會發言,緊張到抖音:打破職場瓶頸,總統演講教練教你3招

生活中處處都要溝通,而最高級的溝通是當眾演講。

用演講的方式準備你的發言,它可以是面試時的自我介紹;可以是在公司會議上的侃侃而談;可以是在客戶面前的項目介紹;甚至是你在部門內部會議上的談話。

別害怕自己說話的能力弱,我們完全可以從最容易的方面入手:轉變心態和認真準備。慢慢的,成功的次數多了,心態自然就會變。

信心不是可以從外部獲得恩賜的東西,它的行動的副產品。在挑戰自我、戰勝困難的過程中,我們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人。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象。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