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盼著到揚州一遊,我已盼了好幾十年,四月中旬,在揚州附近工作的大學同學盧遷、梅婭的再次建議之下,總算下了決心,平生第一次休年假,和妻子麗君一起去揚州遊覽,再到鎮江和另一位同學林秉望見面,順便遊鎮江金山寺。

我盼望遊揚州,與其說是去覽勝,不如說是尋夢。我們家有家學的傳統,從小就由外公教我古詩十九首、唐詩宋詞、古文觀止。十多歲就會背誦杜牧的名篇: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寄揚州韓綽判官》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遣懷》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之一》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贈別之二》

孩提時代,只是覺得揚州一定是一個繁華而又美麗、神祕的城市,城裡有瘦西湖,有二十四橋,有豆蔻年華的女孩,替人垂淚的蠟燭,還有吹簫的美女。隨著年齡的增長,又讀了李紳的"夜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鬥牛",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特別是姜夔的《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 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姜白石的這首詞,以當年杜牧所歷經的繁華和浪漫來反襯金兵南侵擄掠後揚州的淒涼和蕭索。此後幾十年,我曾無數次讀《唐宋名家詞選》和《白香詞譜》,每次吟誦到"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就"掩卷罷讀",覺得姜夔的詞優美、傷感,幾乎達到了詩詞藝術的最高境界,就越是盼望圓自己的揚州夢。我在上海讀書到高中畢業,離揚州本不遠,卻從未去過。我曾多次遊杭州,北大畢業參加工作後,也無數次去過杭州。每次到杭州到西湖遊歷,就想到了揚州,想到瘦西湖,總覺得杭州西湖像是一位豐滿嫵媚的少婦,揚州想必是婀娜多姿、纖柔、羞怯的少女,"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特別想早點找到她。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晚上乘Z29次車,不過十個小時就到了揚州新車站,坐上出租,半個小時到了揚州城,這裡已看不到當年的酒肆青樓、歌臺舞榭、喧鬧的市井,更沒有 "高樓紅袖客紛紛" (王建《夜看揚州市》),沒有一點古城的味道。看到的只是鱗次櫛比的高樓(雖不如北京的樓那麼高),繁忙的超市,滿街滿巷的小汽車、出租車和匆匆往來的年輕人。這裡彷彿就是一個按比例縮小的北京。我帶著一點失望,和麗君住進了祕書胡芳預訂的藍天大酒店。這裡條件很好,價格倒比北京便宜得多。一心希望瘦西湖和二十四橋也許還有當年的形影。

二十四橋仍在

不一會同學盧遷和梅婭兩口子就找到我們。他們退休後到這裡附近的磁性材料廠做技術顧問,梅婭近來又兼管生產。他們是專門請假來陪我們玩的。這裡走路不過十來分鐘就到了瘦西湖,門票價格不菲。

公園很新漂亮,但處處都看出近代修繕的痕跡。據說文革中破壞得很厲害。瘦西湖白塔很像北海的塔。有個典故說乾隆南巡到揚州,讚歎揚州瘦西湖的美景"頗似南海之瓊島春陰(指北京北海,"瓊島春陰"是燕京十景之一),惜無喇嘛塔耳"。為了還皇帝的願,負責接待的當地鹽商連夜以白鹽為料修成白塔,第二天乾隆大加讚賞。清代揚州商業發達,特別是製鹽業,林黛玉的父親就曾任揚州的"鹽政"。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我急於看二十四橋。記得六十多年前外公也曾反覆吟誦"二十四橋仍在",專門到揚州來找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以滿足"懷古欲"。當時年輕的司機居然都不知道有二十四橋,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到城外荒郊看到一個殘破的石拱橋,據說就是二十四橋,外公非常感慨,畫了幅畫還寫了篇文章,畫題就是《二十四橋仍在》。現在二十四橋真的變成大名鼎鼎的景點,已經和瘦西湖連成一片,都在城區內。走了半小時望見一座橋,遠遠望去,和外公畫上的橋有點像。我興奮極了,告訴大家:"二十四橋仍在!",並向兩位同學介紹二十四橋的典故。這些故事和詩詞麗君在行前已經聽我講過。兩位同學聽說過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但並不知道姜白石(姜夔,字"白石")的詞。到跟前一看,卻有點令人失望。橋太新太華麗,完全缺少古樸的質地。據說這座新橋有二十四根柱子,寬2.4米,長24米。橋邊的建築也嫌太新。對於文物的修繕要做到"修舊如舊",其實並不容易。

倒是在橋邊發現毛主席書寫杜牧的詩碑,毛主席年輕時學過懷素和尚的狂草[注1],他的字非常遒勁有力。不過在碑文下面的說明中說毛主席寫到"何"字就不知為何戛然而止,由他的祕書田家英續完了最後四個字"處教吹簫"。仔細看看確實不如毛主席的字大器,不過敢續毛主席的字,學得像就大不易。田家英既有才又有獨立的思想,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他就自盡了,原因不明。做祕書的,也許本不該有自己的想法。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我在二十四橋附近到處看,始終未找到姜夔的《揚州慢》,二十四橋旁邊也沒有紅色的芍藥花,缺少了"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意境。盧遷他們說,可能負責修繕的官員們並未讀過《揚州慢》,也沒有向文學功底好的專家請教,這首詞連盧遷兩口子都沒學過。我說如果由我來設計,一定把杜牧、姜夔、王建、徐凝的詩詞全部找書法家刻寫在碑上。其實,來遊覽的遊人大部分或絕大部分都是來逛公園的,大約很少有我這樣的尋夢者。看來是我的要求有失偏頗。

平山堂和文章太守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出公園不遠就到了大明寺,我以前沒聽說過這個寺廟,我是來遊覽寺中的平山堂的。北宋時,著名的政治家歐陽修由於支持范仲淹的新政而被貶到揚州當太守,政事之餘,喜愛蜀崗之上可以極目千里,就在此修平山堂,在此與賓朋飲酒、邀妓、寫詩、填詞以寄情山水,在平山堂寫下了著名的《朝中措》: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歐陽修當時不過五十多歲,就自比"衰翁"。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寫過《醉翁亭記》、《伶官傳序》等,他歌頌"楊柳春風",自稱"文章太守",是當之無愧的。據記載歐陽修在平山堂前種下一株楊柳,後人稱為"歐公柳"。十年後,歐公去世了,他的弟子,同為唐宋八大家的蘇東坡做太守,寫下了著名的《西江月》(平山堂)紀念他的老師: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大明寺與其他寺廟沒有區別,遊人甚多,旁邊的平山堂,遊人就寥寥無幾。只見正門上方書有"平山堂"三個大字,另一牌匾額"風流宛在",讓人回憶起歐公當年的風流韻事。平山堂上的匾額"遠山來與此堂平",則形象又含蓄地描述了平山堂的含義。不過今天從平山堂望出去,揚州城裡都是高樓;向長江方向望去,儀徵化纖上空則煙靄紛紛,不知是薄霧還是空氣汙染,江南鎮江的焦山、金山幾乎看不清,更談不上"遠山來與此堂平"了。堂前照例也沒有"歐公柳"。

我到處尋找歐詞和蘇詞,平山堂內外石碑不少,但怎麼也找不到這兩首詞。麗君的興趣本不在此,盧遷幫我找了一圈,大家都失望地下山了。我若有所失,重新上山到平山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三過平山堂下"的碑刻。

十年一覺揚州夢

揚州尋夢二日遊,同學都說我要求過高,現在人們都講求實惠,修公園為了發展旅遊業,照顧的是廣大遊客的興趣,對於歷史和文化,點到就可,大可不必較真。我卻覺得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得太少,有點可惜。我自己喜歡文學歷史,書法繪畫,這些已經構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領域,讓我欣賞、享受、陶醉、傷感。

二十四橋仍在——外公豐子愷的揚州夢和我的遊記

杜牧當年曾任淮南節度使衙門的祕書長,時在青樓教坊間冶遊,生活放蕩不羈,也頗受責備,後來有點後悔,寫了"十年一覺揚州夢"。不過杜牧的好詩大都是在他冶遊時寫的。

蘇東坡的詞最後一句是說,人的一生就是夢,就是誤會。我自己何嘗不是?在北大學物理時,只想做基礎研究,從未想過會畢生搞工程,更想象不到後二十年會成為公司高管、市場大潮的弄潮兒。唐朝李益詩云"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對我而言,實在是誤會的人生,誤會的弄潮。遊二十四橋,訪平山堂,始信"夙世前因,自有一定"。

不過,四首詩詞,只找到兩首,我開玩笑地說,此番遊歷的成果是fifty%(50%),總算是親歷了"春風十里揚州路",看到了"捲上珠簾總不如"的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橋仍在,夢醒之時,揚州還是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據說附近還有許多勝蹟,就留待下次再來遊歷吧。

[注1] 唐朝有兩位"狂草"書法家張旭和懷素法師,世稱"醉素狂張",前二字形容懷素的字像喝醉了酒一般狂放不羈。

菲君寫於2009立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