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民間炎帝故事的古稀老人——記寶雞炎帝文化挖掘人張維新

炎帝 神農 天台山 民俗 作家那些事 2017-06-17

神農立杆測天象、炎黃聯誼、日中市、炎帝降牛耕田……近日,翻閱我市古稀老人張維新的書稿, 100個採集自民間的炎帝故事生動鮮活,讀起來有滋有味。從 1982年至今,張維新花費 35年時間跑遍 6個省幾十個縣,義務探尋、蒐集炎帝遺蹤,挖掘宣傳寶雞炎帝文化。用心之深、用情之切,令人感喟。

今年 76歲的張維新精神抖擻,尤其在講述炎帝在寶雞的傳說故事時,更是眼神有光、語言活潑、邏輯清晰,這些故事散落於民間,張維新像拾麥穗一樣把它們採集收納起來,至今已收集了 100個。這些故事雖然是“野史”,但它們為宣傳寶雞的炎帝文化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張維新第一次接觸炎帝文化是在

1982年秋天,秦川機床廠幹部、共產黨員夏國祥和 81號信箱後勤部幹部、共產黨員張維新兩人,在天台山上發現了一塊明代殘碑,碑上記載著炎帝嘗百草中毒歿於天台山的事情。“呀,咱寶雞和炎帝關係不一般!”這塊殘碑引發了他們探索天台山炎帝文化的興趣,兩人組成了一支民間義務“天台山文保小組”。

當時,張維新和夏國祥常揹著饅頭、水壺,到天台山的角角落落探尋炎帝文化遺存,在森林裡一鑽就是三四天,發現了九州地形圖、玄王洞、古石碑等,以及當地人稱埋炎帝的地方“ jì(民間僅流傳字音不知其字)陵”。天台山文保小組成立之初,兩人分工明確,夏國祥負責考察“正史”,包括尋找文物、研究歷史、翻閱縣誌等;張維新負責尋訪“野史”,搜尋寶雞與炎帝有關的故事、傳說等,兩人從不同角度尋根問祖,共同挖掘、宣傳寶雞炎帝文化。

誰也沒想到,尋訪“野史”這件事,張維新一干就幹了 30多年,光自行車就騎壞了兩輛。一次,張維新聽說鳳縣黃牛鋪黃牛溝有炎帝故事,就坐班車趕往黃牛溝,找到了一位叫田三民的老人,跟著田三民做了三天農活。田三民給張維新講述了“炎帝降牛耕田”的故事,說炎帝降服野牛幫助農人耕種田地,黃牛溝得名就源於炎帝降牛的故事。

又一次,張維新與天台山看山的老人聊天,老人向張維新講述了倉頡受命造“

林”字的故事。炎帝逝世日子

是古歷七月初七,此後,民間將七月初七至初十定為炎帝祭日,舉行古會祭祀。某年七月七日,黃帝前往天台山祭祀炎帝,命隨行的大臣倉頡造一個象形字,這個字要表達對炎帝的祭奠之情,還要體現炎帝陵冢的位置。倉頡受命後,根據炎帝埋葬的地理環境,造出了一個“

林”字。這個字上邊

一個“林”,下邊一個“口”,“口”裡一個“炎”,代表炎帝埋在原始森林一口石棺裡,“

林”念“ jì”,字義是祭拜、祭

奠。聽到這個故事後,張維新翻遍字典尋覓,終在木刻版《康熙字典》中找到這個字,原來“

林”就是“祭”的古字,

張維新聯想到,天台山人把埋炎帝的地方叫“ jì陵”,應該就是這個“

林”字,

民間故事不可小覷!這更加堅定了他搜尋炎帝民間故事的決心。

還有一次,為聽鳳縣平木高家莊一位老人講“神農斬妖龍”“赤水河由來”等故事,張維新先坐火車,再坐鄉村班車,折騰了一天找到老人,和老人在炕頭上一直諞到深夜四點。搜尋民間故事過程中,張維新發現,“姜水”“姬水”等史書上的地名人名常會出現在老人的故事中,張維新常為民間“野史”與史書的吻合之處而感到興奮,寶雞是炎帝故里,不會錯!

1989年 3月 30日,張維新不會忘記這一天,和他一起尋訪炎帝遺蹤的夏國祥勞累過度因病辭世了。悲傷襲來,張維新打起精神,繼續在挖掘我市炎帝文化的道路上前行。當時,在夏國祥、張維新等人的努力推介宣傳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解放軍報》、《陝西日報》、陝西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報道了寶雞的炎帝文化,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寶雞與炎帝的關係。

“蓮花山,蓮花山,山上柏參天,嘉陵河水急,日市在裡邊。”當聽到這首古老的寶雞歌謠時,張維新又揹著乾糧開始探尋。這首歌謠講的是炎帝設立日中為市的故事,傳說炎帝為了方便人們交換物品,便在嘉陵谷設立集市,規定太陽正當頭時,就到嘉陵谷交換物品。這段傳說與古籍中炎帝發明集市的記載十分吻合,《周易》記載:“庖犧氏沒,神農氏作。列廛於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做這些事不但不掙錢,反而要花費不少精力、體力、財力,為啥要這樣做?張維新說:“中國人是炎黃子孫,寶雞有這麼多炎帝文化遺存,如果我們不去認識、挖掘它,豈不是可惜!”

35個春秋,一張張車票,一個個故事,換成了一沓沓文字資料,在有生之年,讓更多人看到、使用這些資料是張維新的心願。此外,張維新還撰寫了《天台山風景人文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炎帝神農氏的起源與變遷》《炎帝神農姜姓諸氏淵源順序考》等文章,為景區開發提建議,為寶雞炎帝文化的宣傳添火加薪。(張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