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縣兩夥惡勢力相互舉報,警方查明後雙雙落網

鹽池 寧夏 吳忠 石油 澎湃新聞 2019-06-15

隨著掃黑除惡工作持續展開,全國各地陸續公佈破獲的典型案例。

6月12日出版的《寧夏日報》披露了一起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兩夥7年來“相互交織、相互對抗”的惡勢力被當地警方成功打掉的案例。該縣位於陝甘寧蒙四省區七縣(市、區、旗)交界地帶,自古便是西北商賈雲集之地。

報道稱,2018年11月初,鹽池縣公安局先後接到吳忠市公安局及該縣掃黑辦轉辦的馮某等人舉報“大水坑鎮某自然村村民李某長期阻攔施工、收保護費、欺壓老百姓”、李某等人舉報“大水坑鎮某村村民組長馮某挪用集體土地租賃費10萬元”的案件線索。

令警方當時感到蹊蹺的是,馮某與李某相互舉報對方涉惡。

接報後,鹽池縣公安局立即安排相關部門落實核查。經查,2003年,大水坑石油基地搬遷,馮某、李某、劉某某、馬某某等人為了長期非法佔有國有資產,結夥阻攔施工人員對石油資產拆除,以各種名義非法佔有石油資產非法獲利。後馮某、李某因利益分配不均產生矛盾,雙方各自糾集人員,分別成立了較為固定的犯罪團伙,以大水坑西隊的名義非法獲取利益。該犯罪團伙以暴力、威脅或其他手段,多次實施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活動。

“涉惡團伙成員多數會使用暴力手段,威脅、恐嚇周圍群眾,使得知情人因害怕打擊報復不願意說、不敢說,受害人也不敢向公安機關舉報。”據專案組民警介紹,偵查此類案件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調查取證難,一次次苦口婆心的說服教育,一次次法律法規的宣傳,終於取得了部分受害人的信任,願意配合警方開展調查取證。

專案組最終查實以馮某、李某為主要代表的2個犯罪團伙從2011年至2018年期間,相互交織、相互對抗,以威脅、滋擾或其他手段,為非作惡,欺壓群眾,先後實施敲詐勒索4起,尋釁滋事17起,挪用資金1起的違法犯罪事實。

歷時3個多月,前後5次抓捕,以馮某、李某二人為首的11人惡勢力犯罪團伙被成功摧毀,並於2019年2月28日以涉嫌敲詐勒索、尋釁滋事、挪用資金三項罪名22起案件,依法向鹽池縣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官方報道稱,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破獲敲詐勒索案4起、尋釁滋事案17起、挪用資金案1起,凍結馮某、李某等11人的46個銀行賬戶,涉及金額10萬餘元,扣押涉案車輛2輛,查封房產1處,追繳涉案贓款6萬餘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