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女禁毒民警:印象最深的不是抓毒販,是吸毒者潰爛的身體

“提前跟你說下,禁毒民警不能出鏡,或者需要處理下,還採訪嗎?”6月24日,記者接到張敏的電話,電話那頭的她小心試探。在記者印象中,更多時候犯罪嫌疑人需要打馬賽克,但禁毒民警卻是這樣一種“另外”的存在。

對話女禁毒民警:印象最深的不是抓毒販,是吸毒者潰爛的身體

張敏對查獲的冰毒進行成分檢測

【對話人物】

張敏,女,32歲,濟南市公安局槐蔭區分局禁毒大隊民警,從警10年,其中4年為禁毒民警,其間化裝偵查十數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

【對話動機】

“當警察的,時間長了,對人性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更加透徹,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天都發生,有時候,看不到,真是一種幸福。”這是近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破冰行動》中,禁毒民警蔡永強的臺詞。

正值國際禁毒日,這段時間,毒販氣焰下降,但是張敏和同事們依舊不敢有絲毫鬆懈。現實中,“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禁毒民警是什麼樣?他們最不願面對什麼?張敏說,幹緝毒這四年,印象最深的不是哪個毒販的抓捕現場,而是吸毒者躺在床上渾身潰爛慘不忍睹的場景。

對話女禁毒民警:印象最深的不是抓毒販,是吸毒者潰爛的身體

成分檢測

關於禁毒女民警 從不想會有犧牲那一天

記者:為什麼要從警?還是禁毒民警?

張敏:從警是受我爸影響,他是一名刑警,我從小就有個警察夢,家裡人也很支持。禁毒民警是2015年開始的,那一年我已經在派出所摸爬滾打了7個年頭,(槐蔭)分局組建禁毒大隊,我第一個報名。所裡的師傅點著鼻頭數落我,一個姑娘家幹什麼不好,非要往刀尖上闖;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我成為分局唯一一名禁毒女民警。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術業有專攻的警察,特別特別想做一個禁毒民警。

記者:作為一名女禁毒民警?經歷過多少個案子?

張敏:區裡禁毒民警比較少,幾乎是所有涉毒的案子都會經歷,有時在前線,有時在後方。其實接觸毒品案子在派出所時就已經開始了,有時候去娛樂場所查處,五六十個女性,我要一個個帶著去尿檢。

記者:女禁毒民警在禁毒工作中有什麼優勢嗎?

張敏:化妝偵查時不易被察覺,吸販毒人員對女性的提防性相對較弱,更便於開展工作,比如敲個門、搭個訕;為了進娛樂場所,我也曾經打扮得很時髦。

記者:有過多少次化妝偵查?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自己會覺得害怕?

張敏:得有十幾次,具體記不太清了。2018年8月,我和同事執行蹲點守候任務,為了降低嫌疑人的戒備,我佯裝成一個在樓下運動減肥的女性。當時天很熱,不停蹦躂的我汗如雨下。守到晚上8點都不見嫌疑人的身影,為了不引起居民注意,我果斷鑽到花園潛伏在花叢下,蚊子太多了,渾身上下被盯的都是包。一直等到凌晨一點,目標出現的時候,當時立馬感覺自己滿血復活。就是這次蹲點守候,拉開了“10.31”特大跨境制販毒案的偵破序幕。

說到害怕也是真有,有一次,我們盯上一個毒販,但當時他坐在車裡,不好實施抓捕。我就上前去搭訕試圖讓對方搖下車窗,但是他警惕性挺高。突然打著火、一踩油門就向前衝。我們一個男偵查員被拖出去十幾米。想想確實挺後怕,吸毒人員吸毒後是不受自己控制的,面對他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記者:平時會看緝毒的電視劇或電影嗎?感覺現實和劇情最大的區別在哪兒?

張敏:會看,但時間不允許,都是看了開頭看不了結尾。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執行任務時不像電視劇演的能隨時掏出槍,現實中要比電視劇更危險,因為你不知道毒販掏出的是刀還是槍,每一次接觸都很謹慎。

記者:新聞報道中,經常會看到禁毒民警犧牲,會不會想過萬一哪天自己犧牲?

張敏:不去想那一天。我們領導說,先把自己保護好了,不傷亡才能抓捕更多的毒販,自己都保護不好怎麼去保護老百姓、保護家人?

記者:對家人有愧疚嗎?

張敏:很多。我丈夫是刑警,虧欠最多的是5歲的兒子,我們上班只能扔給老人帶。他從來不跟外人說自己父母是警察,我們也有意識去引導,畢竟孩子在外面說媽媽是禁毒民警、爸爸是刑警,不安全。再就是對父母的虧欠,父親長期住院放療直至幾天前病逝。母親不想耽誤我的工作,一直自己撐著。想起他們,心裡特別難受……

對話女禁毒民警:印象最深的不是抓毒販,是吸毒者潰爛的身體

張敏對吸毒者的毛髮進行檢測

關於禁毒和吸毒 濟南是毒情最低城市之一

記者:濟南吸毒的人多嗎?禁毒形勢如何?

張敏:濟南的禁毒工作在全國來看做的還是比較好的,是毒情最輕的城市之一。現在科技手段高,比如汙水驗毒,小區排放的汙水就能檢測到有沒有人吸毒;再就是全民參與宣傳禁毒。

記者:吸毒者大概以什麼人為主?男性多還是女性多?

張敏:男性多,90%的都是男性吸毒者。吸毒的人什麼類型都有,大學老師、學生、醫生、飯店主廚等等,各色人吧。

記者:你總結這些人為什麼會吸毒?到底是一種什麼心態?

張敏:開始,很多人只是想試試,第一次多是主動。再就是可能想融入到某個圈子,別人都吸,慢慢就跟著吸;還有的人則是因為精神壓力大才選擇吸毒;有些人吸毒,連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同床共枕的妻子都瞞得很好。

記者:吸毒者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張敏:很多都有傳染病,艾滋病、性病、肝病等等;有的人患有一種,有的是多種病同時感染,不同人群交叉感染。幹禁毒民警4年,印象最深的不是哪個毒販的抓捕現場,而是吸毒者躺在床上渾身潰爛慘不忍睹的場景。有時候和他們接觸時特別害怕被扎一針。有些人以販養吸,最後妻離子散。有時候覺得這些人很可憐。

我現在外出住酒店,就是什麼都不敢碰,職業病。但是,我們不應該歧視吸毒人員,在我跟他們的交流中,也有人表示很糾結,他們也想戒毒,清醒時會後悔。在我們這兒,在冊的吸毒人員都有代號,能更好地為他們保密;有的我們會約定好時間打電話,以免打擾到他的正常生活。

記者: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你想跟大家說點什麼?

張敏:我現在的工作是以宣傳為主,希望大家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見了太多因為吸毒導致的人生悲劇,可恨、可憐、可嘆。

來源:濟南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