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


"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以盱眙龍山為中心,延及安徽,探究盱眙石古堆奧祕

□特約撰稿 夏維新 文/圖

核心提示

盱眙丘陵山區好多座山的山腰、山頂,佈滿石頭壘成的堆,漫山遍野,數也數不清。山裡人稱之為石古堆,說是古人將石頭壘成的堆。每個石古堆饅頭形,高2米左右,佔地約5平方米,相距約10米、50米不等。

多年來,筆者走遍盱眙山巒,深入考察石古堆範圍、特點。但對於其成因,查閱大量古籍及其縣誌,均無明確記載。拜訪考古專家秦士芝先生,他給出了一個推斷……

範圍

盱眙每個石古堆饅頭形,高2米左右,佔地約5平方米,相距約10米、50米不等。多年來,筆者走遍盱眙山巒,深入考察石古堆範圍;查閱大量古籍及其周邊縣誌,均無記載建成時間及作用;拜訪考古專家秦士芝先生,根據秦老思路,並經考證,楚國第三十八代玄孫楚宣王熊良夫(公元前369—前340年),在盱眙山上建成軍馬飼養場,牧馬軍人將亂石壘成堆,用平板石砌成小石屋。經歲月演變,即成今之石古堆,成為盱眙境內跨度時間最長、面積最大、全國唯一的古遺址。

以龍山街道為中心的石古堆範圍:東至穆店鎮八仙台山脈,南至天泉湖鎮鳳凰山脈,延伸至與安徽省自來橋鎮接壤的山,西至河橋鎮青平山,與安徽省澗溪鎮交界,北至河橋鎮尖山山脈,佔據全縣東南片丘陵山區,並延伸到安徽省天長市、明光市等鄉鎮山脈,佔據40餘個山崗,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原龍山鄉、仇集鄉山地面積約70平方公里。

現根據考古專家秦士芝先生類似於“古代軍馬飼養場”的思路,通過騎兵向飼養場深入探究,終於對石古堆的建成及用途作出初步推斷。

秦國首先大規模發展騎軍,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盛的國家。《戰國策》記:“楚懷王元年(前328年),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粟如丘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帝幸遊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秦始皇陵墓中出土300餘具完整的騎兵文物。從以上記載可見,秦國於公元前328年之前,在梁山建成戰車千乘、戰馬萬匹之騎軍隊伍。秦國騎兵規模之大,戰鬥力之強,成為戰國時期七雄之首,最終獨霸天下,而騎軍發揮最大效應。

秦國培育萬人騎軍,獨霸天下之野心勃勃,屢次攻打鄰邦楚國,對楚國存亡造成極大威脅。為此,楚國必須建成一支強大的騎軍隊伍,既可以抵禦秦國侵犯,又能攻打魏、晉、唐、衛等及周邊中、小國,擴大勢力範圍。

軍馬飼養場為什麼建在盱眙?

獨特

楚悼王熊疑當朝期間,軍事家、政治家吳起任楚國相國時,著《石逸叢書》,其中闡述有關戰馬飼養環境、條件和方法:“夫馬,必要其處所。高而防溼,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廄,夏則涼廡。刻剔毛鬛,謹落四下。戢其耳目,無令驚駭。習其馳逐,閒其進止。人馬可親,然後可使。凡馬不傷於末,必傷於始;不傷於飢,必傷於飽。日暮道遠,必數上下。寧勞於人,慎無勞馬。常令有餘,備敵履我。能明上者,橫行天下。”

對照吳起闡述飼養戰馬的條件和環境,盱眙丘陵山區位於楚國北方,高而防溼,適其水草,地理環境優越,區域位置優良,是楚國建設軍馬飼養場的最佳選擇地。

一、山地面積遼闊,牧草、水源豐盛。1994年版《盱眙縣誌》記:龍山鄉、仇集鄉山地面積約70平方公里,加之河橋鄉、桂五鄉、古城鄉、水衝港鄉、穆店鄉、安徽省北沙、澇口、自來橋等鄉鎮相連的山脈,總計約100平方公里。每座山上牧草豐盈,其中生長近百種中草藥;山腰山頂有多個經年不枯的泉眼、水塘,山下有常年流淌的小溪,其中富含各種礦物質,具有防病健體功能。因此,盱眙境內丘陵山區的山地面積、牧草、水源,完全滿足放牧十萬匹戰馬的條件需求。

二、海拔高程適宜,坡度小,利於放牧。盱眙境內山脈相互通連,連綿逶迤,最高海拔138米,其餘每座山的海拔高程均處於60—110米,坡度均在30—50度,山坡無陡峭,便於放養戰馬。

三、氣候物候適宜,無暴熱暴冷。盱眙地區自古以來,屬亞熱帶與溫暖帶過渡氣候區,屬冬幹夏溼半溼潤氣候類型。四季日平均氣溫為:春季10—22℃,夏季22℃以上,秋季22—10℃,冬季10℃以下。最高氣溫39℃左右,最低氣溫—4℃左右,年平均風速每秒3.4米左右。盱眙地區氣候物候四季分明,適宜戰馬放養。

四、山頂山腰無居民,安靜無擾。明·萬曆《帝裡盱眙縣誌》記載,景泰二年(1451),盱眙人口44761人。因此,楚國時期,盱眙山區人口更少,山地面積大,山上無人居住,山坡無人耕作,無驚駭戰馬噪聲源,能使戰馬安靜無擾吃草、喝水、休息。

五、山頂平坦,便於馴馬。盱眙丘陵山區無孤山,均為山連山,山頂無峰而山路平坦。如境內從桂五街道上山的十里長山,直達安徽省自來橋山,山頂有10裡之長而得名,實際有20餘里,一馬平川,是訓練戰馬的最佳平臺。

六、盱眙地處楚國北疆,地理區位顯優。楚國橫跨長江,中原地區雨多水盈,潮溼無山,氣候、環境、條件,均不適宜飼養戰馬。盱眙地處楚國北疆,山多林茂,草豐水足,牧放場地優越。

綜上所述,盱眙丘陵山區山地面積、地形地貌、氣候物候、地理環境、地理區位,均適宜建成戰馬牧放場。因此,楚國建軍馬飼養場別無它選,盱眙丘陵山區是必選之地。因此,楚宣王熊良夫於公元前369至前340年間,建成軍馬飼養場。牧馬士兵為擴大牧草面積,便於牧放,將山上亂石壘成堆,並在部分石堆旁砌成石屋,雨天蔽雨,夏季蔽日,冬寒蔽風,即今人稱之的石古堆。

自楚國滅亡後,盱眙丘陵山區戰馬飼養場逐漸毀壞,只剩下漫山遍野石古堆。

為什麼盱眙歷代縣誌無記載?

釋疑

《戰國策》記:公元前339—前329年之間,秦國蘇秦為趙國組織合縱聯盟,遊說楚威王熊商說:“楚地西有黔中、巫都,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屈原《楚辭·遠遊》:“屯余車之萬乘兮,紛容與而並馳。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從以上記載可見,至楚威王熊商期間,疆土五千裡,戰車千輛,騎軍萬人,成為第二大強國。楚國有萬匹戰馬,必須飼養十萬匹戰馬,才能滿足戰爭中戰馬淘汰、死亡,而應補充的需求量。建成十萬匹軍馬飼養場,不是一年之功。因此,在楚威王熊商之前,楚宣王熊良夫就建成軍馬飼養場。

秦、楚滅亡後,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軍馬飼養場建在何處?

《資治通鑑》記:漢武帝劉徹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漢陽(大馬營)大草灘,直達祁連山西端。” 漢代在大馬營新建軍馬飼養場,即今甘肅省山丹縣大馬營草原,面積約2.6萬公頃。盱眙丘陵山區軍馬飼養場荒廢。

盱眙軍馬飼養場,規模宏大,為什麼盱眙歷代縣誌無記載?

楚國滅亡(前206年)後,盱眙戰馬飼養場毀壞。而盱眙最早一部縣誌《都樑志》,著於南宋紹興元年(1131),距盱眙軍馬飼養場毀壞約1300餘年。跨度久遠,成為遺忘角落。加之《都樑志》軼傳,故而歷代《盱眙縣誌》均無記載。

有人說,古代人到山上開荒種糧,將山上石頭壘成堆。

《戰國策》記:楚威王時“地方五千裡”,楚襄王時“三十餘萬弊甲鈍兵”。按照戰國時期兵制五中一卒計算,楚國人口只有150萬。尤其盱眙山區山多地廣人少,農民根本無需到山上開荒種糧。加之勞動工具簡陋,戰爭頻繁,農業落後,百姓無條件無能力在山上開荒種糧。再說,盱眙及周邊100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區內,均有形狀相同石古堆,難道均是開荒種糧而將石頭壘成堆嗎?這一說法不符合歷史客觀事實。

盱眙丘陵山區山上的石古堆,歷經2300餘年,堪稱文物聖地,全國一絕,彰顯盱眙亮麗之風景。如今,少部分石古堆及石屋,被扒蜈蚣人破壞,而大部分山上,漫山遍野仍有保存完好的石古堆。

來源:淮海晚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