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回不去的老徐,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再也回不去的老徐,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有人說,2010年前的徐靜蕾才叫老徐,2010年以後徐靜蕾只叫徐靜蕾。

十年前,我們尊稱她一句,“老徐”,而她還年輕。如今,她不再年輕,卻成了回不去的徐靜蕾。

那時候,我們的世界還很單純,沒有直播,沒有快手,沒有朋友圈,沒有褲襠藏雷,也沒有黃鱔自慰,只有一個叫博客的東西。而老徐和韓寒,則是博客裡的兩把大旗,帶領著我們的青春前行。

那時候,我們總是習慣在BBS上灌水,而後去新浪微博,先看一看韓寒,發洩一下對社會的憤恨,然後再瞅一瞅老徐,感嘆一下生活的美好。

正是他們,帶領我們走進網絡時代的大門,學會去虛擬世界表達自己的心聲。直到有一天,他們選擇默默離開,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韓寒一本正經地當起了賽車手,幾年後獲得場地和拉力競標賽的雙料年度冠軍,拍部電影,紀念車友徐浪,而老徐卻選擇淡出大家的視野,後來她才說,“消失的這幾年,晃著,享受生活。”

十幾年前,徐靜蕾以主演電視劇《開往春天的地鐵》,進入人們的視野,依靠出色的演技,陸續拿到了金雞和百花獎。

當然,那時候的金雞百花,還不像現在這麼隨便,一切都靠實力。而張一白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多年以後被奉為中國偶像劇的鼻祖。

再也回不去的老徐,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徐靜蕾真正被視為才女,是因為她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電影改編於茨威格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電影獲得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在那個電影院線還不發達,拍電影不是為了掙錢的時代,去電影院看電影,還屬於小資產階級的享樂主義,票房自然不佳。

但當我們看到《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時候,便深深地被她的才華所吸引,並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同年更早的時候,她還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我和爸爸》,翌年,她又用一部DV拍攝了實驗電影《夢想照進現實》。

在很長一段日子裡,徐靜蕾自然而然成了我們的女神,再加上網絡的開始流行,徐靜蕾依然成了成了博客甚至網絡的代名詞,被一眾文藝青年尊稱為“老徐”。

除了演藝和導演,她還多才多藝,她寫得一手好字,方正還特意開發了一套“方正靜蕾字體”;她創辦電影公司,投資電影,主編《開啦》電子雜誌,採訪一些名人,她總是那個時代的先行者。

玉女加才女的稱號,讓她在娛樂圈贏得“人淡如菊”的美譽;她和王朔、韓寒的關係問題,又成為媒體爆炒的焦點。而她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卻寵辱不驚,看雲捲雲舒。

王朔曾經這樣嚴重表揚過老徐,“在我們北京這兒,50年代傑出代表是劉索拉,又能寫字兒又能寫曲兒;60年代傑出代表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靜蕾,如果她做得好的話。80年代我還沒看出來誰有價值。”

而如今,劉索拉老了,王菲跌下神壇,徐靜蕾也再也回不去了。徐靜蕾的快速墮落,讓我們吃驚。從《杜拉拉昇職記》開始,電影的節奏變了,味道變了,一切都變了,後來她又拍了《親密愛人》和《有一個地方》,直到最近的《綁架者》都沒找到原來的味道。

早期老徐的電影最大的特點,是以女性視角來反映社會現實,女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滲透。女人面對情感時的細膩、執著、堅強、隱忍,不經意與刻意間表現出女性的另一面的獨立自我。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在愛情面前,她選擇,我愛你,卻與你無關的偏執。《我和爸爸》中,在父愛面前,她選擇面對生活和現實的無奈。《夢想照進現實了》中,她用一個DV,兩張嘴,兩個小時的對話,卻道出了什麼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再也回不去的老徐,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夢想照進現實

而後來,徐靜蕾的電影走上了類型片的道路,成了中國第一個票房過億的女導演,票房大賣,口碑卻跌到谷底。早期她那種通過女性角度反應社會的東西不見了,而且消失地很徹底。

她曾經說,要拍商業點的電影就要放棄一些東西,沒人願意花幾十塊錢去電影院看《夢想照進現實》那樣的嘮叨,拍文藝片一個DV足矣。也許這是一個時代現實,但我們眼裡曾經的那個老徐不見了。

徐靜蕾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我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已經被太多地方加工過了,我很討厭他們加工的我。又打著我的名義,然後又假裝說是我,經常我都認不出來,那是我嗎?”

我們也經常問自己,那還是真實的我們嗎,徐靜蕾還是那個早年的老徐嗎?

孤獨讓女人優秀,愛情讓女人愚蠢,這句話用在徐靜蕾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之前的老徐是一個孤獨者,在她周圍的男人都是無法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師生關係,或者是一種崇拜,而她把這種感覺表達在電影裡。

而到後來徐靜蕾和黃立行墜入了愛河,而這種平等而甜蜜的愛情讓她變得更社會化,更平淡化,徐靜蕾老了,卻更像個戀愛的小女人。

在做客竇文濤的《圓桌派》和馬東的《奇葩說》時,徐靜蕾也都不忘記誇讚黃立行,自此,她的世界再也沒有詩和遠方,只有她愛的人。

再也回不去的老徐,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綁架者

徐靜蕾的新片《綁架者》上映,我和老友去了電影院,一部警匪片還算合格。片中我們看見了徐靜蕾的努力,努力證明自己還是以前的自己。但除了努力和她對黃立行的愛,別無其他。

老友出了電影院,感慨一聲:老徐已死,有事燒紙。

是的,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以前的時代,這又讓我想起《雙城記》的那句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徐靜蕾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老徐”了,而我們,也再也不是那個年輕的我們了,青春已過,老徐已死。

PS:別無他求,只希望她幸福,再見,我曾經的女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