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又多息,股價不見“發”!為何多輪內房暴漲,漏掉的總是旭輝?

近期,眾多房企的估值在內房板塊的多輪暴漲中得到較好修復,唯剩下旭輝控股集團(00884)(簡稱“旭輝”)等幾家房企,在“潮水”退去之後,依然有一批券商為其聲嘶力竭吶喊道:估值太低了!

的確,旭輝漲得不多。從2017年開年至今,旭輝股價累計漲幅53.57%。且不說多家龍頭房企在同一時間大漲一倍,甚至兩倍,就連同為閩系房企,被認為實力不如旭輝的禹洲地產(01628)也累計漲了67.34%,比旭輝多漲近14個百分點。

旭輝的股價走得平穩,一如公司的作風。一直以來,無論是銷售、拿地、融資,旭輝都走得比較穩健。即便如此,不過有投資者還是忍不住說道:“旭輝厚積了這麼久,是該薄發一下了。”

雖然旭輝股價沒“發”,不過近期公司卻在併購項目上發力,單在6月,就在內地和香港同時攬下項目。

或許在旭輝看來,時間會證明一切,包括估值。

“合作王”在6月的大動作

一直以來,旭輝堅持合作開發戰略,其基本和行業內各種企業進行過合作,業內由此封旭輝為“合作王”。

根據克而瑞調查,以合作方式拿下的土地,目前已佔到旭輝拿地的70%以上。此外,旭輝還採取更加多元的土地收購渠道,除了公開市場拍賣,更多運用並收購、舊城舊村改造渠道收購二手土地。

今年2月,旭輝就在長沙、重慶、無錫、北京、合肥、鄭州完成7個新項目收購,包括六個住宅項目、一個商住項目,耗資36.43億元。

智通財經注意到,近段時間,因為樓市調控加碼、金融全面收緊,房地產行業兼併潮已經開始,龍頭房企吞併中小房企的戲碼不斷上演。

行業重新洗牌,幾家歡喜幾家愁。而旭輝正好是站在“吞併”的一隊。進入6月,旭輝 “大魚”的角色扮演更加頻繁。

早在6月初,旭輝和“船王”包玉剛的前女婿鄭維健談成了一筆生意。6月7日,旭輝公告披露了這筆交易,公司稱擬以代價13.3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物業開發項目公司Winnamax Investment Pte. Ltd.全部股權及銷售貸款。

據瞭解,該物業開發項目公司擁有位於上海黃浦區的一塊地,該地塊佔地面積8594平方米,擬開發作為辦公及商業用途,規劃的總建築面積為4.44萬平方米。這塊地是鄭維健四年前在多家強勢房企的競拍中搶下來的地王項目,如今被轉手給旭輝。在業內人士看來,旭輝出價不算太高,倒是撿了一個便宜。

就在同一天,旭輝也在香港以6.64億港元的代價,收下一項目公司。另一港股上市公司宏安地產(01243)在當天公告稱,出售一家附屬公司50%股權及銷售貸款給旭輝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宏安地產的這家附屬公司擁有香港九龍油塘一商業及住宅項目,完成上述收購後,兩家上市公司將一起開發這個項目,雙方各佔項目50%權益。公告顯示,該項目地段佔地面積約為3816.4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2.52萬平方米。

旭輝在2017年不斷開疆擴土,“儲糧過冬”。其實,旭輝的土儲不算多,不過照此速度併購下去,其在2017年的新增土儲量或能上一個新臺階。

數據顯示,截至 2016 年末,旭輝土儲總建面約 1750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40%。而在2017 年前 5 個月,旭輝就新增土儲項目18個,規劃建面215.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9%。

券商一致給予“買入”評級

旭輝2012年在香港主板整體上市。翻看其自上市以來的研報,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給予“買入”評級。就連長期看空內房企的外資大行瑞信也一直力挺旭輝,稱其會跑贏大市。

綜合這些研報來看,券商們關注的焦點一致,主要認為旭輝:高成長,派息豐厚,低估值。

從成長性來看,根據方正證券在6月9日的研報顯示,旭輝2016 年合同銷售額 530 億元,同比增長 75.4%,行業排名第18 位。2017 年1-5 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額 381.3 億元,同比增長 65%,完成全年 650億銷售目標的 59%。近五年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57.6%,領先眾多一線房企。另外,公司 2016 年改善型住宅銷售佔比達 65%,實現存貨週轉率 0.6,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對此,野村也有較為一致的意見。該行在6月13日發佈報告指出,估計旭輝在中期業績會繼續有良好業績,毛利率維持在25%至27%水平,雖然負債比率仍然上升,但維持約七成的合理水平,派息比率約為30%至35%,維持“買入”評級。

智通財經注意到,旭輝在派息方面的確比較大方。根據方正證券統計,旭輝在2016年的全年股息每股人民幣 0.15 元,同比上漲 27%,以2016年12月31日的收盤價2.09元/股計算,股息率為8.13%。以旭輝 2016 年 12 月 31 日總股本68.15 億股為基數,公司現金分紅總額約 10 億元,實現分紅率 36.8%,高於 30%的行業平均值。

而在公司估值方面,在經歷過內房板塊5月末,6月初的兩輪大漲後,如今旭輝的靜態PE只有6倍,遠低於行業的平均水平。而根據多家券商估算,其動態PE仍低於同業。

(可比公司 PE 估值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眾券商看好旭輝的發展潛力,不過回首過往,該公司的淨利潤增長卻也有些曲折。

數據顯示,2012年旭輝的淨利潤就已經達到19.37億元,但是此後兩年卻在減少,分別為18.94億元、18.61億元。從2015年開始,旭輝的淨利潤才恢復增長。

早在2016年5月,旭輝總裁林峰就在公開場合表示,旭輝其實是頭默默耕耘厚積薄發的老黃牛。如今,公司規模不斷擴大,不過股價表現卻並未能盡人意。其股價何時能“一飛沖天”,了卻投資者的心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