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作者 | 鍾亦可 編輯 | 羊缺牙


縱然有錢如李嘉誠,也免不了要回潮汕拜神修風水

潮汕人有可能對自己摳摳嗖嗖、隨意鬆散,但是一講到拜神,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個潮汕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拜過的神大概比你在所有神話電視劇裡見過的總和都要多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part.1 滴茶+拜神=潮汕人

潮汕人的一生,只需要做兩件事,滴茶、拜神:

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天公);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爺(伯公);初三、十七拜媽祖;初四、十八拜財神爺;初五、十九拜五穀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國王;初八、二十二拜壽星公;初九、二十三拜觀音;初十、二十四拜如來;十一、二十五拜伯公;十二、二十六拜蝨母仙;十三、二十七拜何仙姑;十四、二十八拜太白金星……

三天一小拜,五天一大拜,除了逢年過節村鎮裡組織的集體拜神節目,私下裡各個家庭還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拜不同的“老爺”,春節七天假,都不夠潮汕人拜完六分之一的神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潮汕甚至有些地方形成了“寺廟一條街”

潮汕人拜的神極其,日月星辰等自然天象、古代先賢、民族英雄,甚至連李白、魯班、孫悟空……只要現實有需要,各種各樣的物品全都能造個神出來拜。

潮汕人拜神跨越了佛、道、儒教派的分歧,不論是佛教的釋迦牟尼、達摩祖師,道教的玉帝王母、關公、還是傳統民間信仰裡的媽祖、三山國王、村頭“伯公”和本家庭的“地主爺”,大家全都十分和諧地共處一堂,並排而立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潮汕人拜神的盛況

像是汕頭青雲巖,既有佛教大雄寶殿,也有供奉玄天上帝的玄武殿;普寧的盤龍閣是道觀,旁邊的佛寺就叫作盤龍閣寺;陸豐的玄武殿本來是正統共奉北帝神玄武的道觀,卻在玄武神前放了一尊佛祖像,名也成了“元山寺”。

對於潮汕人來說,拜神就是隨手一做的事情,和我們轉發個錦鯉許個願沒有任何區別


part.2 拜神拜出儀式感

儘管看起來“不大走心”、“有些隨便”,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潮汕人拜神時莊重的儀式感

在自家大廳開上幾桌,然後在大位上擺好椅子,由家裡的男丁請上公祖爐,再請門神,最後按輩序大小挨個上前跪拜燒香,向神仙老爺們彙報一年的工作成果。大概情形可能是這樣:

現在向祖宗們介紹的這位選手是咱們老李家第X代中最讓人操心的小輩,今年24歲,大學畢業兩年了,不僅沒有考上公務員,而且至今母胎單身,還請各位祖宗們在上面多多照應……

除了這種上香式“問神”,潮汕人還搞出了一整套系統的占卜問神儀式,也就是潮汕人的“擲杯”:“把兩塊削成新月形狀的木頭,外突內平、凸為陰平為陽,由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將“杯”擲出去,探測“陰陽”之數”。

如果擲到一陰一陽,是“勝杯”,表示神明認為所求事可成;兩陽是“笑杯”,所求之事約有50%可能實現,而要是擲到兩陰,那就是“穩杯”,所許的願難成。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兩陽是“笑杯”


除了通用的香爐、地臺,潮汕人還會精心準備“愛的供養”,不怪潮汕地區總有拍不完的《舌尖》素材,畢竟人家的生產美食的標準都是衝著拜神去的,那都是花了大功夫。

像春節除夕的鼠曲粿、紅桃粿,中元節的安仔粿,五穀母節的尖擔粿、穀穗粿等,另外還有發粿、無米粿、菜頭粿、乒乓粿等,幾乎所有的節慶禮儀場合人們都會準備桃粿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炸桃粿

想表現自己村拜老爺供奉的產品最厲害,各個村之間還搞起了供品美食競賽。像“賽大豬”、“賽大鵝”和辦撰席這種比賽活動,誕生了無數道經典潮汕美食。比如潮汕最有名的滷鵝,就是經歷了數十年“賽大鵝”活動無數次的優化,從供桌飛入尋常百姓家。

為了能讓“老爺”們開心,潮汕人還開發了各種各樣的戲曲劇種在祭神時表演,像是潮劇、鐵枝木偶戲、英歌舞……一大串一大串的鞭炮噼裡啪啦震天響。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潮汕拜神時的演出


part.3 在潮汕,你媽可能是離神最近的人

在潮汕,擔任起日常的拜神、供神、朝聖等服務角色的,不是你的媽媽,就是你的外婆、奶奶。有人說,潮汕的男人是喝茶水的一生,而女人就是拜神的一生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潮汕女生從小就開始拜神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潮汕的女兒十幾歲就要跟著媽媽一起學做祭神用的“粿”,潮汕的媳婦一入家門,要繼承婆婆的衣缽將“拜神”的傳統傳下去保證能說清每一個老爺的名字、主要職能,還要理順家裡老老小小的關係和訴求。孩子長大了,拜神時要祈求神明賜一樁好姻緣,家裡添了新成員,要到祠堂告訴列祖列宗……

“做好葷素搭配、不能全乾不能全溼、不能單數還要不重樣,得會說吉祥話給神聽”,每天都要“念念”“拜拜”,嫁到潮汕的媳婦,在待了兩年後,都必定會練成“拜神”絕技。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忙著張羅拜神的潮汕女人們 | 圖片來源:微博@偶遇董小柒


part.4 為什麼潮汕人這麼喜歡拜神?

雖然說拜神是中國人無論南北都有的習俗,但能做到像潮汕人這樣,浩浩蕩蕩、場面盛大的也是不多

潮汕地區背五嶺而面南海,和其他深處內陸的地區不同,對於潮汕人而言,海既是“絕境”,又是“生路”,潮汕人常把下海捕魚叫“討海”,有一點與天爭命的意味。在這種危險性和偶然性齊聚的地域,將自己寄託給未知的神明,很自然地就成為了化解恐懼的最好的方式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在時年八節,潮汕人要祭拜祖先和神靈


別看潮汕人拜神拜得頭頭是道,但他們卻“並不迷信”、非常講究“實用性”

在潮汕人的眼裡,不管你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只要能講出一段故事,有什麼“顯靈”的事情,就能被祭拜,與佛祖、耶穌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並無太大差距。簡陋點的,上柱香碎碎念也可,寬裕點的,就大擺供品,都是極盡所能,不拘束於固定的儀程規式,誠心便可。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神像周圍插滿了人們敬的香


所以,對於潮汕人而言,拜神,是一件納入骨子裡的習慣性動作。他們深懂造神玄機,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各種神明各司其職,保佑著潮汕人生活的順遂。

你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拜神習俗嗎

歡迎在留言裡分享~

原創 生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


[1]歐懷琳,王裕生. 潮商的拜神經濟學[J]. 潮商,2015(05):70-75.

[2]陳漢初. 民間拜神供品與潮汕風味美食[J]. 廣東史志,1999(04):51-54.

[3]陳漢初. 潮汕民間的拜神風俗[J]. 廣東史志,2000(01):59-62.

[4]陳燕,張晉,肖玉南,郝東旭. 潮汕地區“拜老爺”民俗活動研究——以汕頭市龍湖區和鮀浦區牛田洋村為調查對象[J]. 大眾文藝,2017(09):54-56.

[5]陳友義. 潮汕“營老爺”習俗及其文化審視[J].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8(03):31-36+94-95.

[6]陳漢初. 潮汕祠廟文化[J]. 潮商,2009(01):77-81.

[7]孫建宏. 潮汕佛教信仰及佛教文化[J]. 潮商,2012(01):90-93.

[8]潮汕婆婆的崇拜習俗[N].汕頭特區晚報,2014年10月20日

[9]陳漢初. 民間拜神供品與潮汕風味美食[J]. 廣東史志,1999.11.15,04:51-54.

[10]潮汕的老爺宮及其所供奉的“老爺”[EB/OL].潮汕民俗網.

[11]廟會幾時開?潮汕人:“擲杯”問神明咯[EB/OL].中新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