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峪 中央國家公園的一扇大門 文/袁林

玄天上帝 紫荊 秦嶺 李淵 隋朝 終南文苑 2018-11-29
太平峪 中央國家公園的一扇大門 文/袁林

秦嶺被稱為是中國人的“中央國家公園”,而太平峪則是“中央國家公園”面向西安的一扇大門。

太平峪位於西安市鄠邑區,峪內地勢開闊,風光獨具,有著名的太平森林公園,有頗具傳奇色彩的朝陽洞,還有老碗溝、萬花山、情侶溪、西寺溝、管坪等等,這些地方野趣盎然,人們在遊山玩水的同時,可以吃農家飯,還可以採購土蜂蜜、核桃、板栗、山葡萄酒、五味子酒。每年夏季,太平河兩岸成為城裡人休閒避暑的好去處。

隋代建造太平宮

太平峪何時得名,已不可考證。唐《元和郡縣誌》記載:“隋太平宮在戶縣東南三十一里,對太平谷,因命之。”

那就是說,至少在隋代,這個峪就被稱為“太平”了。據說隋煬帝曾多次親臨太平宮。隋亡,唐高祖李淵曾於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在太平宮避暑,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也曾來到太平宮。沒有文獻記載太平宮的規模,這是一個遺憾。據考證,太平宮遺址位於現今鄠邑區太平口村。清康熙二十一年的《戶縣誌·古蹟》記載:“太平宮隋建,在縣東南三十里草堂寺東。唐高祖避暑處。西南有太平谷,宋程伯淳遊此有記。”民國二十二年吳繼祖《重修戶縣誌》載:“太平峪口西有真武廟(此處的‘太平峪口西’似乎有誤,因實地考察詢問,該廟遺址在太平峪口東面),即隋太平宮故址。”

說得很清楚,到了民國,也就是將近一百年前,太平宮早已湮沒無存,但是遺址上建有真武廟。新中國成立後,真武廟改建為太平口小學。這就意味著真武廟同樣不存在了,如今跟隋太平宮“血緣”最近的,應該是太平口小學。

黃葉飄零的季節,記者專程去太平峪實地考察。車行至峪口,見東面山坡下有一村莊,這就是太平口村。進村,水泥路四通八達,路旁一色兩三層樓房,農家小院鱗次櫛比,街道上幾乎無人,踟躕之間,迎面走來一位老者,記者問太平口小學在哪裡,聽說小學院子裡還有當年太平宮遺留的礎石(宮殿立柱下面的石墩)。老人聞言搖搖頭說:“你可以去學校看看,但是學校已經撤銷了。不過學校的房子還在,你去看看吧。”

按照老人的指點,記者到了學校門前,牆上果然有“戶縣太平口小學”七個大字,字跡已然斑駁,一扇並不寬大的鐵門上著鎖,敲了幾下,毫無響應。兩米多高的圍牆把裡面遮得嚴嚴實實。

此次探訪無結果,後來採訪太平峪的三橋村村委會主任方民的時候,記者順便問了真武廟的前世今生。方民說,你要找的那些東西都沒有了。記者不甘心,說按縣誌記載,太平峪口每年還有一個真武廟廟會,日期為農曆三月初三,千年不變,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啊,如今還有嗎?“這個還真的有。”方民笑道,“但是原先的祭祀活動已經消失了,如今就是山民交易農產品和日用品的集市。每年農曆三月三,雷打不動,人山人海,如果有興趣,你們城裡人不妨過來看看熱鬧。”

在古代,太平峪是文人墨客常常光顧的地方。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在《遊戶縣雜詩序》中還說:“入太平谷,山水益奇絕,殆非人境。石遭甚險,下視可悸。往往步亂石間。谷內有長嘯洞、虎溪、重雲閣、風池……”晚清名士賀復齋有一首《遊太平峪訪明道先生遺蹟》詩,也提到程顥:明道遺蹤此地傳,大平谷口萬花前。奔流波浪爭趨海,矗立嶄巖欲倚天。霽月初更東嶺出,危橋百丈半空懸。只嫌未到深山裡,雲際峰頭枕石眠。詩裡說的“明道”,就是程顥。

據說李白的《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寫的也是太平峪(有人也說寫的是祥峪):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太平峪 中央國家公園的一扇大門 文/袁林

燦爛山野紫荊花

今年夏天接受採訪太平峪任務的時候我曾戲言,做好這個報道需要一年時間。編輯聞言大驚,說區區幾千字的文章,怎麼能要那麼長時間?我說現在是夏天,紫荊花開放的季節已經過去,看不見紫荊花,外人對太平峪的理解就少了一半,所以,待明春紫荊花開放,我去現場看過,才好下筆。

這當然是戲言。太平峪的紫荊花對我來說早已是老朋友了。

觀賞紫荊花的最佳地點是太平森林公園。森林公園距離峪口15公里,進入太平森林公園,可以步行登頂,也可以乘纜車。以記者多次觀賞紫荊花的經歷,建議大家最好還是乘纜車,一來節省體力,二來擁有更好的觀賞視角,因為纜車穿行於紫荊花樹冠之上,居高臨下,花團錦簇,可謂美不勝收。

下了纜車繼續攀登,雖然只有半個多小時的行程,但是一路拔高,臺階連著臺階,行人到此都會氣喘吁吁,最後到達一個叫作“彩虹瀑布”的景點。說到彩虹瀑布,還要說說太平峪裡的地質景觀。太平森林公園除過紫荊花,還以瀑布著稱於世,在這裡有所謂八瀑十八潭之說,如玉帶瀑布、仙鶴橋瀑布、雷風槽瀑布、龍口瀑布、彩虹瀑布等等。

彩虹瀑布位於公園最高處,海拔1740米,是太平森林公園“八瀑十八潭”的最佳觀景點,為斷崖——懸空型瀑布,上部凹陷,下部傾斜,落差100餘米,水流傾瀉,蕩起漫天水霧。天氣晴朗時,天空中瀰漫的微小水珠經日光照射發生折射,從遊人的視角看去,從水潭中升起一道道五彩繽紛的彩虹,燦爛奪目,煞是壯觀。

從秦嶺的整體狀況來看,太平森林公園處於淺山區,海拔從公園門口的600多米,上升到公園制高點彩虹瀑布1700多米。太平森林公園的東面以太平東樑為界,與西安市長安區接壤,南面以秦嶺主樑為分界與寧陝相連。這裡所說的秦嶺主樑,就是著名的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主樑北面屬於黃河流域,南邊屬於長江流域。太平森林公園的西面以冰晶頂為標誌,與朱雀森林公園毗鄰,北面則是太平峪內的村莊和單位。

太平森林公園裡的紫荊花,生長在海拔1000米上下,每逢春季花開,一片片粉色雲霓簇擁在山坡上,汪洋恣肆,蔚為壯觀。這裡的紫荊花全部是高大喬木,一般有四五層樓高,一些孤立生長的大樹,目測下來甚至有七八層樓高,著實是一種奇觀!多年前,中國林業科學院的專家到太平國家森林公園考察,曾經發現過一棵主桿直徑達l米多的紫荊樹,被稱為“紫荊王”。

進太平峪觀賞紫荊花,應該不是現代人的發現,這裡有詩為證:“老生衰病畏暑溼,思卜戶杜開紫荊。”詩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詩裡說得很明白,程老師身在京城汴梁,心卻在思念陝西戶縣的紫荊花。

以高大喬木狀態生長的紫荊樹,在秦嶺北麓太平峪及其相鄰峪口內的山坡上多有分佈,而離開這一特定的地段,基本上就見不到紫荊樹的蹤影了,何以如此,還有待植物學家的考證。

說了這麼多紫荊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咱們把太平峪裡的主要植物品種梳理一遍。粗略統計,太平峪內有高等植物700餘種,其中珍稀保護植物有連香樹、金錢槭、水曲柳、太白紅杉、秦嶺冷杉、紅豆杉、野大豆、秦嶺巖白菜等;藥用植物有望春玉蘭、連翹、杜仲、曼陀羅、天麻、貝母、豬苓等。太平峪跟秦嶺其他峪口一樣,森林景觀的垂直分佈造成空間的多變,增加了景深,使景觀層次更加豐富多彩,形成“一峪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現象。

天生一個朝陽洞

很多人都知道太平峪有個大名鼎鼎的朝陽洞,但是能夠親眼看到朝陽洞的人屈指可數。

一個晴好的天氣裡,記者早上7點從城裡出發,進太平峪車行大約5公里,左手方向有一條便道,寬窄只能通過一輛汽車,從這裡即可進入萬花山景區。過三橋村不停車,再走3公里沙土路,眼前就沒有路了。從這裡下車,登頂朝陽洞的漫漫征途開始了。

首先順著溪流前行,地勢緩慢拔高,兩個小時之後來到一個叫作窩棚的地方,窩棚並非傳統地名,因為這裡曾經住著扎掃帚的人, 搭建有窩棚,因之被驢友命名。

走到窩棚稍事休息再往上走,地勢就開始急劇拔高,這一段陡坡稱為“練驢坡”。秦嶺山裡練驢坡很多,但凡陡峭且漫長的坡路,皆可稱為練驢坡,其中最有名的是鰲山的練驢坡;灃峪口內的高山草甸,從東佛溝攀登也有一段練驢坡。朝陽洞這一段練驢坡足足要走100分鐘,其長度超過鰲山和東佛溝,應該屬於高強度了。

氣喘如牛上了練驢坡,就到了山樑,咬緊牙關繼續走,左拐右拐,上上下下,總感覺沒有盡頭。幾乎要打退堂鼓時,忽聽前面有人喊“到了”!轉過一道彎,眼前出現一小塊平地,雜樹叢生,亂石遍地,在一面高一百多米的巨大花崗岩壁下,赫然出現三個山洞。

巖壁下面與地面平齊處,有一大一小兩個洞,大洞有20平方米麵積,穹頂高兩米多,洞內堆放著木柴,還有烤火留下的灰燼。小洞只有數平方米,裡面一個土灶,亂七八糟放了一些瓶瓶罐罐。在小洞的斜上方還有一個洞,距地面兩米多高,洞口下面靠著一架用木棍捆綁的梯子,登上去,洞內有毛氈,有被褥,亂七八糟一堆。毫無疑問,這裡就是臥室了。把臥室放在高處,當然是為了防範野獸,但是誰有能力在這個高度開鑿山洞呢? 又是一個疑問。或許是天生一個朝陽洞吧,那可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眷顧了。因為無論是隱士、採藥人,要想在朝陽洞生存,沒有這個懸在半空的山洞,恐怕早就變成黑熊的美味佳餚了。

說到黑熊,不妨順便說一說其他野生動物。太平峪內,有野生脊椎動物280多種,常見的有羚牛、金錢豹、狐狸、黑熊、岩羊、豪豬、草兔等,鳥類有紅腹角雉、環頸雉、金雞、貓頭鷹、啄木鳥、大山雀、大雲雀、喜鵲、啄木鳥等,兩棲爬行類有中國林蛙、蟾蜍和多種蛇類。特別要提到的是,秦嶺的野生脊椎動物絕大多數都屬於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如羚牛、蘇門羚、金錢豹、斑羚、黑熊、鬣羚、大鯢等。每年春夏,景區內蝴蝶翩翩飛舞,品種多樣,曾經有人在這裡捕捉到珍貴的虎蝶。

朝陽洞海拔2400米左右,攀登朝陽洞,記者一行用了275分鐘,拔高1200多米,相當於四百層樓房,其間除了停下來喝水喘氣,補充一點食物,就只是在走路,在攀登,箇中艱辛,不可盡數。

多年前記者第一次上朝陽洞,走錯了路,迷失在大山裡。眼看晌午已過,恐慌情緒正滋生時,忽聽遠處傳來歌聲:太陽出來嘞歐喜洋洋歐——我們幾個人面面相覷,心想這該不是幻覺吧?四川民歌?在秦嶺深山裡?疑惑間,歌聲飄到了耳邊,眼前出現一位老者,左手拎一編織袋,右手握一短把釒頭,說精神矍鑠也罷,說健步如飛也行。老者目光炯炯,反倒疑惑幾個城裡人怎麼會出現在這裡?交談之後我們才知道,老者姓吳,專職採藥人,家居重慶,常年活動在秦嶺深處,風餐露宿,與山林野獸為伴,常在朝陽洞附近採藥,所以朝陽洞就是他的家。

靠山吃山的村民

從行政管轄的範圍看,太平峪共有10個村莊,分別為:太平口村、三橋村、家佛堂村、管坪村、八畝場村、西寺村、煤場村、紫閣嶺村、黃柏峪村和邢家嶺村。而從地理的概念界定,則黃柏峪村、紫閣嶺村和邢家嶺村並不在太平峪的範圍之內,這一點是需要說清楚的。

三橋村位於太平峪萬花山景區下方,全村四十幾戶人家,不到150口人。前些年驢友登山熱潮高漲,三橋村幾戶家家經營農家樂,賣農家飯,賣鱒魚和土特產,這兩年登山熱退潮,農家樂雖然還在經營,但是商業氛圍已然大不如前。

記者最近一次進太平峪是在初冬季節,這一次是採訪三橋村的制酒名人方學華。方學華住在三橋村最高處,海拔1200米。去老方家採訪,下了汽車還有一公里多的山路要走。初冬時節,滿目蕭條,一路走來,枯焦的樹葉在腳下發出悅耳的沙沙聲,眼前時而出現柿子樹,樹葉落盡,火紅的柿子懸掛枝頭,襯托著藍天,分外靚麗。行走半個小時,遠遠聽到犬吠,老方家的土屋就映入眼簾了。

晒著暖暖的冬陽,坐在方學華家的院子裡,我們開始海聊。

方學華,1954年生人,算上他這一輩,在大山裡已經是第四代了。眼前的老屋建於1963年,土木結構的老屋,挺立半個多世紀,如今遮風避雨還行,但是跟“舒適”二字就差得很遠了。老方家如今有兩畝多地,種青菜種土豆,其餘的坡地全部退耕還林,種上了板栗、核桃,2015年開始掛果,但是或許品種不對路,產量很低,按老方的說法是“十年九不結”。因此,板栗核桃靠不住。

那麼靠什麼維持生活呢?老方的辦法很簡單,當然也出於無奈,那就是靠山吃山。趁著前些年登山熱,老方也搞起了農家樂,購置了灶具、桌椅,那時候每逢週末都有大量的驢友來到萬花山,老方經營農家樂,加上賣土蜂蜜、山葡萄酒和五味子酒,一年收入可達五六萬,那些年就是老方的黃金時代。這兩年情況變了,驢友大幅減少,農家樂基本上失去了生意,每年只靠自釀的山葡萄酒、五味子酒和收的土蜂蜜,可以有兩三萬的收入,對於老兩口來說,這個收入也能顧住溫飽。

說起釀酒,老方來了精神。他說,每年從九月初開始採集山葡萄,有效採集時間為兩個月左右。採集回來的山葡萄要擇乾淨,然後放入陶甕,每隻陶甕可以裝數百斤葡萄,裝葡萄的同時放入冰糖、蜂蜜,發酵一個多月,濃香撲鼻、酸甜適口的山葡萄酒就做成了。

受到山葡萄酒的啟發,多年前方學華嘗試釀製五味子酒,也很成功。記者經常進山,知道山民賣的五味子酒都是在高度白酒中放進五味子,浸泡若干時間,是泡出來的,屬烈性酒。老方釀的五味子酒屬於自然發酵,酒精度很低,酸甜適口。記者面前的桌子上放著一小杯五味子酒,喝一口,果然別有風味。記者對老方說,在三橋村就是你一個人在釀五味子酒,那就是三橋村第一家了。老方說三橋村第一家?你小看我,釀造五味子酒,我是全國第一。說到這裡老方還講了一個故事,說前些年外地有一老闆,喝了他的五味子酒,打算投資建廠,請老方出山做技術顧問,據說整體方案都出來了,但是有一個難題解決不了,那就是,五味子屬於野生,產量不可把握,且大量採集保鮮又是個很大的難題,沒有產量,哪裡來的效益?此事只好放下。

講到這裡記者突發奇想,如果五味子能夠像獼猴桃那樣進行人工栽培,有了穩定的產量,那麼是否能夠成為秦嶺山區居民脫貧致富的一條路子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