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今日頭條近期正在搞“全民熱遺”活動,意在鼓勵講述非物質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故事。藉此機會,我想說一說戲曲,尤其是戲曲中的豫劇。透過戲曲,透過豫劇,給諸位揭示一個真實的中國,揭示一下當前中國文化的真實現狀。

戲曲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很重要的一塊,包括豫劇在內的五大劇種也都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於戲曲,大家的一般印象是,這是一個逐漸沒落的行當,已經非常邊緣化了,原因是遭遇現代新興演藝行業的巨大沖擊,包括歌舞、影視等。

說戲劇正在遭遇現代新興演藝行業的巨大沖擊是正確的,但是,說戲曲已經沒落,已經邊緣化了,則是錯誤的。先請大家看下面幾組統計數據。

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據文旅部統計,2010年全國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864個,其中戲曲劇團2451個,佔35.7%,是全國最大種類的藝術表演團體。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意味傳統的戲曲,而非新興的歌舞,是當下中國演藝市場的主體部分。歌舞等新興演藝形式,並沒有印象中那麼強大,較之戲曲,在中國演藝市場僅居次要地位。

更為重要的是,數據還顯示,戲曲的市場堅韌性與經濟發展程度並非正相關,不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降低。

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從機構數量、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看,戲曲市場最發達的不是經濟最發達的東部地區,而是中部地區,其在全國的份額分別是43.5%、52.3%和45.1,基本在50%左右,即佔全國的一半,遠超其人口份額。東、中、西部的人口份額分別為38.58%、 33.07 %、28.35%。

中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處於中間位置,但是其戲曲市場發達程度卻處於最高位置,這意味著戲曲市場的發達程度與經濟發達程度並不相關。下文我們將進一步解釋,當前中國戲曲市場的格局只是歷史的自然延續,在現代之前就是如此。

文旅部將全國的演藝團體進行了四級劃分:中央級、省級、地市級、縣級。其中縣級最接近農村,也是主要面向農村的。文旅部的統計顯示,至少從2007年以來,縣級團體在全國團體總數中的佔比近幾年卻在逐漸擴大,從2007年的74.2%擴大至2010年84.9%。

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另據南陽師範學院針對河南戲曲市場的一份調查報告,2010年河南戲曲劇團共演出3.6萬場,在農村演出3.3萬場,佔92%。2011年共演出3.5萬場,農村3.2萬場,佔91%。這意味著戲曲的主要需求市場在農村。

縣級的演出團體是主要面對農村的,這意味著,縣級演出團體也主要是提供戲曲服務的戲曲劇團。那麼縣級劇團在全國演出團體總數中的份額不斷擴大,意味著在中國整個演出市場中,戲曲的份額正在擴大,成長性最高。也意味著戲曲的市場堅韌性在提高,主導性在提高。這說明,中國的戲曲已經抵禦住了現代新興演藝形式的猛烈衝擊,正在迎來偉大復興。

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歌舞、影視等現代新興演藝形式,都是發端於西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代表著西方文化。傳統的戲曲則是傳承著中國的歷史,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代表中國文化。中傳統戲曲所承受的新興演藝形式的衝擊,是現代社會,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文化整體上遭遇西方文化衝擊的一個縮影,一個反映。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2008年美國次債危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的加速,中國對自身文化的信心也在迅速恢復。戲曲市場的復興與此是高度同步的。

就劇種看,也存在一種普遍的錯誤認知,以為中國的第一大劇種,市場最發達的劇種, 應該是被稱為“國劇”、“國粹”的京劇。其實,市場最發達的劇種是位處中原的豫劇。

據河南劇協主席李樹建介紹, 2017年,文化部在全國進行了劇種普查,網絡大數據顯示全國共有348個劇種,“目前我們豫劇排名第一位。我們全省共有專業豫劇團(體制內)200個,民營劇團就達到了2100個,號稱十萬大軍。”豫劇的從業人數居然高達十萬,豫劇可以養活10萬人。請問京劇能夠養活幾萬人?

說河南的戲曲市場最發達,不僅表現在劇團的絕對數量遙遙領先,還在於劇團總量的結構:民營劇團佔比在91%以上。這些民營劇團絕大部分是來自農村,服務於農村。在數量和從業人員上,民營劇團已經是豫劇的絕對主力。同時,民營劇團也是豫劇團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還是戲曲復興的“春江之鴨”

因此,民營劇團的數量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劇種或地區戲曲市場發達程度的關鍵指標。也正是在這個指標上,河南遙遙領先於其他戲曲大省,更遙遙領先於北京。

目前關於民營劇團的統計是非常混亂和不繫統的,但就目前各省零散的數據還是可以看出個大概。

河南以外的戲曲大省包括: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安徽等。但是,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山東西部都是豫劇市場的覆蓋範圍。豫劇是解放後的叫法,只是因為其流行範圍覆蓋整個河南,但並不限於河南。對於安徽、江蘇、山東而言,豫劇並非外來的,也同樣是本土的。這幾個省民營劇團數量的大約一半,應該記在豫劇頭上。

因此,在戲曲大省中,民營劇團數量相對於河南具有可比性的只有浙江和廣東。據浙江省文化廳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有民營劇團1200餘家,佔全省文藝表演團體總數的94%。據2016年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辦統計,目前,廣東共有粵劇演出團體666個,其中國有團體9個,改制轉企團體15個,民營劇團178個,民間班社464個。這兩地的民營劇團數量都遠低於河南。

關於對中國戲曲市場,以及豫劇市場數據的介紹和分析就到這裡,下面對這些市場現象進行更深層的歷史和文化分析。

這裡把上面介紹的市場格局進行一個概括性總結:1、在中國當前的演藝市場中,戲曲超越歌舞等現代新興演藝形式,市場最發達;2、在戲曲市場中,豫劇超越京劇等其他劇種,市場最發達。同時這也使得中原地區,乃至中部地區的戲曲市最為發達;3、作為劇團最具有活力、最接地氣部分的民營劇團,最近十年來在劇團總量中的佔比一直在提高,增長迅速,這意味著戲曲正在歷經偉大復興。

要準確理解這些戲曲市場現象,必須首先弄清戲曲與中國傳統文化間的關係。前面指出,戲曲可代表中國文化,現代新興演藝形式代表西方文化。戲曲與新興演藝形式的衝突,是中西文化衝突的一個具體體現。

“禮樂”是中國傳統文化形式上的核心,中國傳統文化也可稱之為“禮樂文化”。戲曲則對古代的“禮樂”進行了很好的繼承。也可以說,戲曲是傳統的“禮樂”在當代的延續。

“禮樂”形式上的起源是祭祀儀式,祭祀屬於人神之禮。然後對祭祀儀式進行改造,再應用人人之禮。

具體來說,“禮”就是儀式程序,“樂”則是配樂。由音樂伴奏的禮儀程序就是“禮樂”。

從起源上看,戲曲是作為禮儀程序的一部分而出現的,本身就是禮儀程序的重要元素,屬於禮。這些禮包括,對神靈或祖先的祭祀儀式、各個在節日中祭祀儀式、喪禮、婚禮。戲曲就是在這些禮中演唱。

與各類禮的儀式程序結合地更緊密的,是為儀式程序進行伴奏的嗩吶。這種習俗在農村被良好地繼承。紅白喜事不一定專門請人唱戲,但是一定要請一個嗩吶班,來為喪禮或婚禮的推進進行伴奏。

但是,嗩吶的常用曲調卻與戲曲,與豫劇高度一致。很多時候,嗩吶都是在模擬豫劇的唱腔。同時,一般情況下,嗩吶班也會提供戲曲演唱服務,只不過條件比較簡單。其實河南農村絕大多數演藝團體都是以嗩吶為基礎的,以“禮樂”為基礎的。

戲曲市場數據表明,中國依然是禮樂文明,禮樂的中心依然在中原

從作為“禮樂”的嗩吶與豫劇共享曲調這一事實,可以推知,曲調一定先於戲曲而存在。戲曲是在已經存在的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些曲調最初只是被用來演奏,作為“禮樂”,為禮伴奏,而非演唱。後來為這些曲調配上唱詞,就是戲曲。

現代用嗩吶模擬豫劇,其實並非是在模仿戲劇,而是在吹奏早在豫劇之前就存在的曲調。

從這個意義上說,戲曲在起源和本質上屬於“禮樂”,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直接繼承。戲曲在當下的中國依然頑強地存在,頂住了西化的新興演藝形式的壓力,而且正在迎來複興,這意味著當下中國文化依然保存著“禮樂”的屬性,依然屬於禮樂文化。

為什麼在所有劇種中,豫劇的市場最發達,原因在於,中原一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區域,是禮樂文化的核心區域,自古以來“禮樂”都是最發達的。中原戲曲市場的發達、豫劇的發達只是歷史的自然延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