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七萬餘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

傷亡總計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左賢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七萬餘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

傷亡總計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左賢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與霍去病兩邊的戰績加在一起,一共應該殲敵將近九萬,而漢軍方面的損失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但絕不會超過三萬。

另外,西漢馬匹損失約10萬餘匹:出關14萬,回來不到3萬。

傷亡分析

漢朝雖然取得了漠北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但卻也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準備多年的馬匹,士兵損失亦有數萬之多,算是慘勝而歸,造成如此多的損失的原因有多個方面:

1、戰鬥損失。匈奴的騎兵是比較強大的,漢軍在對匈奴作戰中,總共出動了十萬騎兵,而匈奴方面也出動了十餘萬騎的兵力,因此,漢軍在騎兵數量和質量上均不佔據優勢,戰鬥損失很大。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七萬餘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

傷亡總計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左賢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與霍去病兩邊的戰績加在一起,一共應該殲敵將近九萬,而漢軍方面的損失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但絕不會超過三萬。

另外,西漢馬匹損失約10萬餘匹:出關14萬,回來不到3萬。

傷亡分析

漢朝雖然取得了漠北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但卻也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準備多年的馬匹,士兵損失亦有數萬之多,算是慘勝而歸,造成如此多的損失的原因有多個方面:

1、戰鬥損失。匈奴的騎兵是比較強大的,漢軍在對匈奴作戰中,總共出動了十萬騎兵,而匈奴方面也出動了十餘萬騎的兵力,因此,漢軍在騎兵數量和質量上均不佔據優勢,戰鬥損失很大。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2、非戰鬥因素如長途奔襲中的損耗,以及由於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漢軍尤其是霍去病部,為追擊匈奴千里長途奔襲,後勤補給保障困難,再加之環境惡劣,因此漢軍在長途奔襲中損失很大。

另外,匈奴撤到漠北後,為了與漢軍周旋,謀臣讓單于把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水源裡,造成瘟疫的蔓延,而缺少補給的霍去病率領的軍隊正好喝了這些水,因此也造成了相當的損失。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七萬餘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

傷亡總計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左賢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與霍去病兩邊的戰績加在一起,一共應該殲敵將近九萬,而漢軍方面的損失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但絕不會超過三萬。

另外,西漢馬匹損失約10萬餘匹:出關14萬,回來不到3萬。

傷亡分析

漢朝雖然取得了漠北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但卻也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準備多年的馬匹,士兵損失亦有數萬之多,算是慘勝而歸,造成如此多的損失的原因有多個方面:

1、戰鬥損失。匈奴的騎兵是比較強大的,漢軍在對匈奴作戰中,總共出動了十萬騎兵,而匈奴方面也出動了十餘萬騎的兵力,因此,漢軍在騎兵數量和質量上均不佔據優勢,戰鬥損失很大。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2、非戰鬥因素如長途奔襲中的損耗,以及由於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漢軍尤其是霍去病部,為追擊匈奴千里長途奔襲,後勤補給保障困難,再加之環境惡劣,因此漢軍在長途奔襲中損失很大。

另外,匈奴撤到漠北後,為了與漢軍周旋,謀臣讓單于把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水源裡,造成瘟疫的蔓延,而缺少補給的霍去病率領的軍隊正好喝了這些水,因此也造成了相當的損失。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3、異域作戰,後勤補給困難。浩浩蕩蕩的北佂大軍幾十萬人,一路穿越無人區的沙漠,餓死病死的士兵是不計其數。而反觀匈奴,本土作戰,後勤補給十分方便。

除了上述方面的損失外,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損失是冠軍侯霍去病在漠北之戰後不久即猝然而逝。歷來世人對他的死眾說紛紜,到其中有一種可信度較高的就是:霍去病親率騎兵長途奔襲,為做到精裝簡從,所以所帶口糧很少,最後不得不在異域取食,風餐露宿,從而沾染了匈奴境內的瘟疫,回來後病發不治而亡!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七萬餘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

傷亡總計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左賢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與霍去病兩邊的戰績加在一起,一共應該殲敵將近九萬,而漢軍方面的損失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但絕不會超過三萬。

另外,西漢馬匹損失約10萬餘匹:出關14萬,回來不到3萬。

傷亡分析

漢朝雖然取得了漠北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但卻也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準備多年的馬匹,士兵損失亦有數萬之多,算是慘勝而歸,造成如此多的損失的原因有多個方面:

1、戰鬥損失。匈奴的騎兵是比較強大的,漢軍在對匈奴作戰中,總共出動了十萬騎兵,而匈奴方面也出動了十餘萬騎的兵力,因此,漢軍在騎兵數量和質量上均不佔據優勢,戰鬥損失很大。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2、非戰鬥因素如長途奔襲中的損耗,以及由於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漢軍尤其是霍去病部,為追擊匈奴千里長途奔襲,後勤補給保障困難,再加之環境惡劣,因此漢軍在長途奔襲中損失很大。

另外,匈奴撤到漠北後,為了與漢軍周旋,謀臣讓單于把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水源裡,造成瘟疫的蔓延,而缺少補給的霍去病率領的軍隊正好喝了這些水,因此也造成了相當的損失。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3、異域作戰,後勤補給困難。浩浩蕩蕩的北佂大軍幾十萬人,一路穿越無人區的沙漠,餓死病死的士兵是不計其數。而反觀匈奴,本土作戰,後勤補給十分方便。

除了上述方面的損失外,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損失是冠軍侯霍去病在漠北之戰後不久即猝然而逝。歷來世人對他的死眾說紛紜,到其中有一種可信度較高的就是:霍去病親率騎兵長途奔襲,為做到精裝簡從,所以所帶口糧很少,最後不得不在異域取食,風餐露宿,從而沾染了匈奴境內的瘟疫,回來後病發不治而亡!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戰爭的影響

漢武帝的征伐,對漢匈雙方都造成了損失,就漢朝而言,四十餘年的對匈作戰,嚴重消耗了漢朝國力,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幾乎使亡秦之事復現,所幸的是匈奴綜合國力遠遜於漢,雖然這場戰爭使雙方國力同時衰落,但對人口不多,經濟基礎薄弱的匈奴來說,影響更大。

"

匈奴從西漢立國初年便已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漢武帝前後總共組織了多達16次的對匈奴戰爭,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奪取了河套平原,使長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脅,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戰漢朝則以傾國之力出擊,直插匈奴心臟,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從此“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發生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鉅的戰役。

河南、漠南之戰後,匈奴單于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匈奴兩路大軍,各數萬騎,分入右北平及定襄,殺掠吏民千餘人而去。匈奴的目的是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為了確保作戰勝利,漢武帝還徵集私負從馬凡十四萬匹,步兵數十萬,負責轉運輜重,保障後勤供應。另外,為這次大戰準備的糧草更是不計其數。

戰爭過程及漢軍傷亡人數

公元前119年,漢軍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後,衛青和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對匈奴進行最後的攻勢。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一、衛青部

衛青從定襄出發,率前將軍李廣、左將軍公孫賀、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等出塞後,得知單于並未東去,遂自領精兵疾進,令李廣、趙食其從東路迂迴策應。

衛青行千餘里,穿過大漠,與早已佈陣的單于本部接戰,衛青先以武剛車(兵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隨即遣5千騎兵向匈奴發起衝擊。伊稚斜單于也令萬騎出動應戰。雙方激戰。戰至黃昏,大風突起,沙礫撲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急令大軍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軍陣團團圍住。伊稚斜單于見勢不妙,自料漢兵勢眾,難以取勝,便率精騎數百從西北方向突圍逃走,匈奴軍遂潰散。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急派輕騎追擊,自率主力跟進。直至趙信城,殲敵一萬九千人,燒其糧草後還師。

而李廣、趙食其因在大漠中迷失道路,未能與衛青會師漠北,也沒有參與與匈奴的戰鬥。

二、霍去病部

另一方面霍去病從代郡出發,從另一個方向進入漠北,穿過大沙漠,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攜帶少量的輜重糧草,驅使所俘獲的匈奴人為前鋒為漢兵開路,跨過大漠,過河活捉單于大臣章渠,誅殺北車耆王,然後轉攻左大將雙,繳獲敵人的軍旗戰鼓。又越過難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八十三人。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此次遠征,霍去病所率部隊以一萬的損失數量,前後一共斬獲胡虜七萬餘人,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

傷亡總計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左賢王所部主力幾乎全部被殲。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衛青與霍去病兩邊的戰績加在一起,一共應該殲敵將近九萬,而漢軍方面的損失應該在一萬人以上,但絕不會超過三萬。

另外,西漢馬匹損失約10萬餘匹:出關14萬,回來不到3萬。

傷亡分析

漢朝雖然取得了漠北之戰的決定性勝利,但卻也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準備多年的馬匹,士兵損失亦有數萬之多,算是慘勝而歸,造成如此多的損失的原因有多個方面:

1、戰鬥損失。匈奴的騎兵是比較強大的,漢軍在對匈奴作戰中,總共出動了十萬騎兵,而匈奴方面也出動了十餘萬騎的兵力,因此,漢軍在騎兵數量和質量上均不佔據優勢,戰鬥損失很大。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2、非戰鬥因素如長途奔襲中的損耗,以及由於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漢軍尤其是霍去病部,為追擊匈奴千里長途奔襲,後勤補給保障困難,再加之環境惡劣,因此漢軍在長途奔襲中損失很大。

另外,匈奴撤到漠北後,為了與漢軍周旋,謀臣讓單于把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水源裡,造成瘟疫的蔓延,而缺少補給的霍去病率領的軍隊正好喝了這些水,因此也造成了相當的損失。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3、異域作戰,後勤補給困難。浩浩蕩蕩的北佂大軍幾十萬人,一路穿越無人區的沙漠,餓死病死的士兵是不計其數。而反觀匈奴,本土作戰,後勤補給十分方便。

除了上述方面的損失外,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損失是冠軍侯霍去病在漠北之戰後不久即猝然而逝。歷來世人對他的死眾說紛紜,到其中有一種可信度較高的就是:霍去病親率騎兵長途奔襲,為做到精裝簡從,所以所帶口糧很少,最後不得不在異域取食,風餐露宿,從而沾染了匈奴境內的瘟疫,回來後病發不治而亡!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漢匈戰爭的影響

漢武帝的征伐,對漢匈雙方都造成了損失,就漢朝而言,四十餘年的對匈作戰,嚴重消耗了漢朝國力,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幾乎使亡秦之事復現,所幸的是匈奴綜合國力遠遜於漢,雖然這場戰爭使雙方國力同時衰落,但對人口不多,經濟基礎薄弱的匈奴來說,影響更大。

出關14萬戰馬,回來不到3萬,漠北之戰中,漢軍到底傷亡多少?

由於失去了南部的大量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北遷至貧瘠而寒冷的北部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亞地區,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匈奴帝國在此戰後再也沒有恢復到往日的強大,數十年後就分裂為多個小部落,幾近消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