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救治重大新進展:仁濟何奔團隊在國際大會為“溶栓後介入治療”正名

急性心梗病人如果沒有條件做直接介入治療,應該如何處理?溶栓後早期介入治療與直接介入治療的療效是否相同?很多患者在等待介入治療的過程中錯失了及早再灌注的最佳時機,導致我國儘管介入治療明顯增長,但急性心肌梗死總體死亡率沒有相應降低。

針對這一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瞭解到,巴塞羅那當地時間8月27日,國際心血管頂級學術會議之一——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2017)上傳來消息:作為今年唯一入選ESC最新突破性研究專場(LBS)的中國研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內科何奔團隊帶著最新研究成果登上演講臺。何奔現場發佈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症狀發作6小時內、介入治療相關延遲超過1小時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與現有指南推薦的優先直接介入治療相比,先給予半量阿替普酶溶栓,在溶栓成功後3至24小時內進行早期介入治療,兩者具有相似的療效和安全性,而且,先溶栓再介入甚至比直接介入治療獲得了更優異的心外膜和心肌再灌注水平,臨床硬終點也有改善的趨勢。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50萬新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嚴重威脅國民健康。心肌梗死的搶救原則是“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早期再灌注治療,即儘快恢復心臟的血流供應。傳統的再灌注治療方法有溶栓治療和介入治療兩種,前者通過靜脈給予溶栓藥物達到減輕或消除心臟冠狀動脈內血栓的效果,後者則是直接在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處運用支架或球囊擴張,從而使血流再通。

由於直接介入治療的療效較單純藥物溶栓可靠,再次梗死的發生率較低,故隨著心臟介入技術和器械的發展,直接介入治療策略逐漸成為STEMI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案,也是國內外治療指南的I類推薦。然而,何奔在報告時指出,不同於嚴格條件限制的臨床研究,現實醫療場景常常複雜多變。“以我國為例,由於疆域廣闊,山區偏遠地區佔比大且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醫療資源分佈也不平衡,我國STEMI患者接受直接介入治療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而在接受了介入治療的患者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在指南規定的時間窗口內接受及時的治療。

為此,何奔帶領仁濟心內科團隊自2011年起開展了系列研究,並在國內率先提出了“溶栓後早期介入治療”的新策略,有機結合了藥物溶栓治療的“快”和直接介入治療的“穩”,為無法獲得及時再灌注治療的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更優的治療選擇。

目前,仁濟心內科已聯合國內7家心血管中心實施研究證明了“溶栓後早期介入治療”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體強化了對整個心肌梗死搶救過程的認識。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時制導,根據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地理交通條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技術可及性的情況,採取最有益於患者的治療策略的醫療理念,對世界範圍的心肌梗死救治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與現實意義。在當前我國大力發展胸痛中心的背景下,該研究成果將有助於各級心血管醫師更好地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策略選擇,同時也為未來我國心肌梗死分級醫療資源佈局和網絡化救治體系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循證參考依據。

該研究的相關學術論文已被心血管病學國際權威雜誌《循環》(Circulation)接收並獲得同期重點編輯評論,將與本屆大會同步發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