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中內容運營的關鍵清單

信息安全 軟件 華為 科技 王寶明 2017-07-12

知識管理軟件要以員工為中心,以知識資產為中心。

這裡的知識資產運營對應為平臺運營中的內容運營。

用戶、內容、活動、數據、渠道這五點運營中,內容與用戶是一切的基礎。

如何才能讓平臺有持續的知識內容產生?

如何才能讓平臺產生的知識傳遞到員工消費者面前?

如何才能促進員工的知識內容消費?

這三點是內容運營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或者說是內容運營所有達到的核心目標。

1.知識活水,是內容運營的核心目標

知識管理中內容運營的關鍵清單

在《一句話講明白什麼是企業知識管理》一文中,我們把企業內的員工分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兩個角色。

信息、知識內容、能力、技能,這四個詞語逐步遞進,要從信息轉化成知識,再通過學習把知識內化成員工的能力,最後才能成為工作中使用的技能。能力與技能需要員工將知識內化後產生,知識管理的內容運營要以知識內容為中心,向後發展,到員工吸收為止。

有的公司搭建了知識庫,通過幾次運動,動員員工上傳了上萬篇文檔。但,後續使用者卻寥寥無幾。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運營者(或者壓根無此角色)只是關注了內容的生產,沒有關注內容的傳播與使用。

內容的運營就是要促進生產者生產內容,促進消費者消費內容,為了達到這兩點,還要促進內容的有效傳播。最終的目標就是讓知識變活水。

內容的運營是系統工程,生產、傳播、消費,三點都得同等著力,正向的消費又會促進新內容的生產。最終,內容才能變成活水。

2.從0到1開始內容運營的五大步驟

知識管理中內容運營的關鍵清單

所有的平臺都是從0開始的,從系統上線到最終能夠正常運營,內容的運營主要需要經歷以下五大步驟。

1)內容初始化

當系統功能準備好,要開始迎接第一批用戶時,不能夠給用戶展示的是空白系統,需要有最基本的初始化數據。當第一批用戶到來時,因為有數據才能促成用戶的留存。試想,是你也不想看到一個空白的系統。

公司有眾多的業務領域,知識領域,從哪裡切入?

應該先以貼近業務的主題做為著力點,公司當下的戰略重點是什麼?

支撐此戰略重點的知識領域是什麼?

基於此知識領域缺失的是什麼知識?

員工最需要的是什麼知識?

戰略知識是公司領導、專家、員工所關注的,緊貼業戰略的知識能夠直接助力於員工當下的工作。

基於選定的戰略知識,需要梳理知識架構,此處可參考《企業內的知識分類應以專家主導,給員工創造可能,實時動態調整》。

初始化的內容填充需要知識管理者與業務支撐部門共同協作,初始化的內容可能已經存放在公司內的某個業務系統,也可能在外部的行業網站上,也可能在關鍵的一批員工電腦中……很多時候,沒有什麼捷徑可言,需要的還是蠻力法。

初始化什麼樣的內容決定了後續平臺內容運營的調性,後續所有的用戶創造,所有的新內容,都會延著初始化的調性發展。

2)尋找種子員工

當有了基礎內容之後,就可以啟動迎接第一批客戶。至此,由於社區化的知識管理是基於業務流程之外的知識管理方法,因此,不推薦採用試點推行這樣的策略。

第一批客戶應該是尋找到的企業內種子用戶,一是種子用戶本身就會對此類方式的知識運營敏感,二是種子用戶將成為知識管理平臺未來發展的主力軍。

尋找那些在組織內自帶光環的意見性員工,這些人本身就具有表達的慾望與能力。

尋找那些在組織內自帶連接的員工,這些人是組織內人脈的關鍵節點。

也可以與組織內當下的業務重點相結合,尋找業務領袖,通過平臺的運營來解決業務中的痛點。

這三類人,都將是平臺初期關鍵的種子用戶。可以通過定向邀請,或者私下溝通的方式,爭取到這三類人蔘與到平臺的初期運營中。

種子用戶將會對平臺內容的建設與平臺功能的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3)激勵生產者

當有了第一批的種子用戶之後,內容的創造主要由這部分用戶產生。做為平臺的運營者,要做好種子用戶的激勵與溝通。

當有新內容產生時,平臺運營者要在第一時間監控到,第一時間參與到轉發、評論、點讚的互動中,讓種子用戶感受到被關注。

同時,也可以策劃一些實體的物質激勵,例如某軟件公司在內容建議初期,通過華為手機、高級鼠標、高級鍵盤等物質來激勵優秀的內容產生者。

榮譽激勵也必不可少,首頁的排行榜,優秀內容的官方傳播,這些都是在肯定或者說是給予種子用戶在公司的江湖地位。

此時,難免會產生一些與平臺調性不一的內容。運營者一定不能簡單粗暴的刪除了事,需要做好點對點的溝通,並且儘可能的推動問題解決。

例如:某公司的平臺在上線初期,有員工發表微博抱怨領導說好的加工資,兩月過去了都沒有結果。運營人員在第一時間獲取到信息後,推動HR領導,該員工的高層領導快速響應落實。可想而知,此員工對於平臺會有更多的認可,路轉粉是必然的。

針對此場景,企明KMC產品就設計了和諧功能,當有不符合知識管理平臺調性的內容出現時,運營人員點擊和諧功能,此內容就只有發佈者本人看到。當然,此功能只是給運營人員創造時間窗去推動解決,根本性的解決方案還是要解決提出的問題本身。

4)優質內容傳播

運營者自己初始化內容,解決了內容運營0到1的問題;種子用戶貢獻內容,解決了內容運營從1到10的問題;平臺內容的良性運營需要捲入全員的創造。種子用戶我們採用了邀請、定向溝通的方式,全員用戶的捲入需要優秀的內容做為誘點

識別出平臺中的優質內容,在平臺上做好熱度排行,好的內容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根據平臺的熱點與當下公司的業務熱點,定期的更新頭部內容。

平臺中的精華內容,運營人員需要識別出來,並通過加精、上首頁、置頂等動作,既對生產者做了激勵,又幫助新用戶識別出了優秀內容。分析精華內容,整理成一站式獲取的專題,整理成NewsLetter或月刊,推送到員工郵件或工作群中。

通過優秀內容吸引更多員工加入。

5)更多員工生產

逐步的,全員都成為了平臺的用戶。基於991規律,平臺上喜歡錶達,善於表達的員工其實是可數的。對於此部分員工,要協助他們建立品牌效應,增加所創造內容的曝光。頭部會越來越重。

持續梳理內容,因為有足夠的內容,可以策劃上線業務專題、知識地圖,讓平臺用戶感覺到越來越有料。

持續激勵用戶,榮譽激勵,物質激勵。因為激勵,獲取了用戶的認可,因為認可,持續的創造新內容,正向循環。

至此,恭喜你,平臺進入了低成本的半自動運營階段。運營者要加強平臺秩序的建立、內容的整合工作中。

3.基於內容運營的三類人群

知識管理中內容運營的關鍵清單

在組織內,你會發現,有些人,無論你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就是不輸出。是的,會有這樣的人,運營者要認清人群的本質。不同特質的人要分而對待。整體可以分為如下三類人:

1)內容創造者:此部分人,自帶表達慾望,並且有能力持續輸出優秀內容,此部分人也是種子用戶的核心人群。

2)內容傳播者:有慾望表達,但缺少輸出內容的能力。當好的內容與之產生共鳴時,會不由的點贊、轉發、評論。是內容傳播的關鍵節點,這類人群也是公司內的人員傳播節點。

3)內容消費者:無論你採用什麼方案,就是不說話,就是不表達。但其實,通過數據分析後會發現,這些人在平臺上深度潛水,是學習吸收瀏覽上的活躍者。

以下24條祕笈,是經過華為、中糧、金風、中軟等眾多企業實踐,屢試不爽的方案

4.促生產,知識生產運營祕笈

1)系統梳理公司的知識信息架構

2)結合公司當前業務重點,有組織性的採集知識

3)製造業務話題,促進員工生產知識

4)加工整合已有知識,生成知識專題

5)策劃知識主題活動,集中生產一類知識

6)優化產品體驗,降低發表與參與的門檻,利於知識創造

7)引導用戶把電腦中的知識搬到平臺

8)加強主題社區運營,激發討論,產生新知

5.促傳播,知識傳播運營祕笈

1)每日巡邏,關注平臺內的知識變化

2)每日NewLetter推送,讓員工及時獲得第一手知識

3)知識月刊,月度週期精華知識展示與推送

4)專題與業務相結合,配合業務推行,比如新員工,信息安全等

5)知識與業務系統相結合,讓員工需要就能及時獲得

6)策劃知識投票評選活動,促進知識的傳播

7)分享加積分,促進知識流動

8)所有知識Feed化,知識產品即傳播

6.促消費,知識消息運營祕笈

1)引導員工訂閱知識,第一時間獲取

2)與業務系統相結合,業務點上整合已有的知識

3)場景化專題吸收,如新員工專題,項目管理專題,質量專題

4)知識付費機制,頭部內容付費提供,佔據用戶時間

5)業務推廣線上化,發文之前充分吸收建議,鬆土性消費

6)定向提問,為吸收而產生知識

7)關聯知識推薦,促進持續嘗試消費

8)專家知識Feed化,關注專家,持續追隨消費

推薦閱讀:知識管理中用戶運營的關鍵清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