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煤沉陷區上建起的水上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新能源 能源 投資 經濟 索比光伏網 2017-06-17

這個曾數十年一天12小時在井下冒著高溫辛苦工作的57歲中年男子,現在負責接合裝有太陽能板連接配線的塑料管。

“井下很熱,現在地面上的工作比井下舒服多了。”他說。

在安徽省中部城市淮南市的劉龍村,一座擁有16.5萬片太陽能板、發電量高達40兆瓦、規模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漂浮式太陽能電站日前併網上線。這裡也是楊選成工作的“新東家”。

採煤沉陷區上建起的水上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圖為安徽淮南的漂浮式太陽能電站。受訪者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座太陽能發電設施上線後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與此同時,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事實上,中國政府也的確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劉龍村的項目就是重要的佐證。

令人驚奇的是,該漂浮式太陽能電站並不是建在硬邦邦的陸地上,而是在一個面積達6000畝的湖面上,湖的“前身”是一個採煤沉陷區。

在人們的印象中,採煤沉陷區往往是黃褐色的荒地、黑色的煤矸石和坑坑窪窪的積水……然而這個由陽光電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的漂浮式太陽能電站,卻充滿了現代感和科技感。

微風拂過湖面,水波漸次盪漾開來,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鋪設在湖面中央,形成壯觀的方陣,無聲地吸納著陽光的熱量,水下清晰可見大大小小的魚歡快地游來游去。

採煤沉陷區上建起的水上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圖為建於安徽淮南的漂浮式太陽能電站。受訪者供圖

陽光電源淮南浮體公司總工程師肖福勤表示,水上漂浮電站區域面積達1300畝,不佔用陸地空間,便於在人口稠密的中國中東部及東南沿海區域規劃;還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具有涵養水源的功能;水冷效果也能提高光伏組件的發電效益,可謂一舉數得。

據測算,併網發電後,與傳統燃煤電廠相比,該光伏電站每年可節約標煤1.6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3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萬噸,減少粉塵汙染1.1萬噸。

統計數據顯示,淮南市由於地下開採造成的塌陷面積超過200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7.9%,並且以每年20平方公里的速度遞增。如何利用好這片沉陷區,成為當地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陽光電源副總裁、淮南陽光浮體公司總經理黃學飛表示,電站的順利投入使用,加速了採煤塌陷區治理和再利用的步伐,也為中國低碳發展探索了新路,實現了產業升級與生態建設的有力融合。

肖福勤說,這段時間以來,每天都有來自中國乃至亞洲各地的參訪團來劉龍村考察設計細節,比如如何把大型電纜置於水下,以便把很多太陽能板連起來等。“這項技術延續了中國一直以來在光伏行業的領先地位,我們希望推動這個行業再向前走。”

採煤沉陷區上建起的水上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圖為陽光照耀下的太陽能電站。受訪者供圖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在許多清潔能源技術範疇都佔據了主導位置。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世界第一大國。可再生能源增長量佔世界總增量的40%以上。另外,中國也在加緊研發投產核電機組。“中國是全球能源轉型領跑者。”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幹事阿丹·阿明評價說。

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表示,“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該局同時明確,到2030年,中國新增能源需求將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滿足。

國際非政府組織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瑞克·海茨表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主要經濟體,中國的清潔能源經濟轉型將對推動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興起起到重要作用。

FR:新華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