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鋰電池的“出生”記!探營萬向一二三鋰電生產基地

私信“鋰電”二字,即可領取10.99G鋰電行業精華版資料!


來源:蕭山發佈


作為一家有國際影響力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企業,萬向一二三股份有限公司的鋰電池以安全性、長壽命、高功率等特點遠銷海內外,並與保時捷、法拉利、奔馳、寶馬等一線整車商達成長期穩定合作關係。

是什麼原因,讓萬向的鋰電池如此“出色”?入企業、進車間、看流水線,今日,我們再次來到萬向一二三,深度瞭解鋰電池生產全過程,看萬向如何通過世界一流設備與技術,將粉末狀的原材料變為一塊塊高精尖的鋰電池。


第一關:極片工序——僅產生少量尾氣


更換外套、全副武裝之後,走進萬向鋰電池廠極片車間,初步映入眼簾的就是井然有序的工作環境。每個車間門前都顯示著壓差、溫度、露點等數據,機器勻速運作,高級技工實時監測,保證數據準確,高效工作。

極片工序是鋰電池整個生產中第一個大環節,主要目的是製造最核心部件——正負極片。這道工序分別為勻漿、塗布、碾壓、分切四塊,均採用了全自動密閉系統,保證製造中的無塵、環保。

值得一提的是勻漿,這一過程中,企業要將20多種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密閉的勻漿罐中攪拌均勻。在車間裡,看不到設備的動作,原來因為電池最怕水分,所有的操作都在密閉的管道和罐體裡面全自動進行,典型的“無人車間”。

“勻漿是隻進不出,碾壓和分切都是高精度的機械加工,這幾個工序生產沒有任何排放。” 負責極片工序的工藝設備部負責人錢平表示,只是塗布工序,需要烘箱烘烤,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尾氣排放。而萬向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塗布乾燥後回收溶劑,並將溶劑經過多級水噴淋系統處理後,少量殘餘尾氣排出。“排放濃度遠優於國家標準。”錢平說。

據介紹,經過處理後的部件統稱為極片。在燈光下,這些極片黑得發亮,如同一批上好的綢緞,其中,邊緣為銀白色的鋁箔為正極片,邊緣是銅箔的為負極片。接下來,要開始輪到電芯組裝了。

第二關:裝配工序——不產生廢棄電解液


鏡頭一轉,完成初步工序的極片隨著專用的電動叉車轉移到了裝配車間。機器的轟鳴聲明顯增大,但不變的還是那份工作的嚴謹。

裝配車間採用一體化全封閉式的潔淨環境,不再是獨立進行組裝步驟,而是選擇一氣呵成。在這個大型車間,共分為衝片、疊片、焊接、熱封和注液,其中前四項均為物理組裝。值得注意的是,在疊片過程中,正負極片與隔離膜相互重疊組合後形成的即為裸電芯。

“老百姓總覺得注液會造成廢氣廢水汙染,而在這裡,電解液直接由供應商通過不鏽鋼密封罐體運送進電解液房,再通過管道直接進入注液機注液,期間全部在密封環境下。”負責裝配工序的負責人鄭丁說得頭頭是道,“哪怕有剩下,電解液會連同電解液桶返回給電解液廠家,期間我們並不產生廢棄電解液。”

外面堆疊兩層塑料,中間加上一層鋁塑膜,裸電芯上焊接兩個正負極耳,注入電解液後封閉四口,電芯的雛形由此產生。

第三關:化成工序——報廢品由專業公司綠色回收


最後一道總是最讓人期待。

化成工序作為電池誕生的最後步驟,與前兩車間不同,需要過程的不斷反覆和檢測。老化吸收電解液,充電激活電池,再次進行老化吸收,放電檢測容量;按客戶要求再次進行充電,重複老化吸收,最後按規定指標進行檢測分選。車間全自動化運行,電芯在有保護支撐的箱內來來往往。

雖有高科技一體化設備的支撐,但車間還是掛著一塊每小時觀察表,記錄計劃產出和實際產出的具體數值,“保險槓上再加條槓,更為安全可控。”化成工序負責人沈利江笑道。

在完成整道工序後,萬向根據客戶要求的充放電曲線將鋰電池分為“合格品”和“報廢品”。“合格品”自是不用多說,誕生後就移動進成品庫等候客戶挑選;而“報廢品”是否就會產生嚴重的生活汙染了呢?沈利江告訴我們:“我們設置了專門NG排出工位,具有環保資質的回收公司會進行回收處理,做到環境零汙染。”

闖過三關,經過一場綠色征途,一塊高科技的鋰電池就這樣誕生了。

【延伸閱讀】

探營萬向鋰電池廠:綠色、智慧、高科技



22日,來自區級相關部門、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代表及特邀的五位環保領域的技術專家共聚一堂,就萬向創新聚能城80G瓦時鋰電池項目和年產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舉行專家論證會。

在實地考察萬向鋰電池廠、聽取項目基本情況之後,專家得出一致結論:項目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總體可行,初步評價結論基本可信。


是什麼原因,讓這五位權威專家願意為萬向擬建的鋰電池項目專業背書?今日,我們來到萬向一二三鋰電池廠進行探營。

以自動化代替人

安全更可控

更換全套型防塵服、戴上鞋套及口罩,走進風淋室吹走身上塵埃。初入萬向鋰電池廠裝配車間,不知者甚至以為是去手術室。“車間恆溫恆溼,達到10萬級潔淨。”同行的工廠負責人董峰說。

在車間,透過防護罩,6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忙生產,一個個數據在屏幕上跳動,實時監控著生產每個細節,每條生產線都有10個操作工,牢牢盯著不停變化的數據。高端、智能,好一個數字車間標杆!

據介紹,車間基本以上自動化機器生產為主,最大程度減少了工人數量,如此就最大限度降低人為可能存在的失誤因素。這是由於,一方面鋰電池生產本身對精細度要求極高;另一方面,相比之下,機器生產更科技有序,安全性更為可控,因此管理也變得更加精準。

看著一包包鋰電池相繼下線,一個疑問湧上心頭:這裡的鋰電池為何是一包包的“軟件”?原來,車間生產的鋰電池並沒有通常所見的硬外殼,生產的並不是“硬件”,這就防止了鋰電池有可能出現的危險性——鋰電池裝入硬外殼後,由於空間變小,會產生爆炸的小概率事件,但萬向鋰電池廠則從根源上杜絕了這種情況。

董峰表示,更重要的是,不同於常見的乾電池,鋰電池所涉及的生產內容均無化學反應,也無鉛、鎘、汞等有害重金屬使用和產生。

排放標準遠高於國標

環保更可靠

離開車間後,在萬向一二三廠區轉了幾圈,沒有聞到從工廠中飄來的氣味,感覺更像是在一個公園散步。

“看看頭頂的塔,你們能看到煙、聞到味道嗎?”指著屋頂的一個塔型裝置,萬向一二三環保負責人趙亮提醒道,他隨後說出其中的祕密:鋰電池廠生產中,塗布烘乾的蒸汽全部通過這個裝置回收,經過多級吸收處理以後,僅少量氣體排放,,且排放濃度遠優於國家標準的要求。

最讓人驚訝的是水。該廠區汙水主要為員工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但跟一般工廠不一樣的是,萬向鋰電池廠產生的工業汙水僅僅是設備清洗廢水,而其他生產環節,則全部都是在無水的條件下進行,難怪很“節水”。

在汙水池,趙亮用燒杯隨手取了一杯,乾淨、透明,用鼻子仔細聞聞也感覺不到異味。趙亮說,工廠廢水全部集中收集處理達標後,納入市政汙水管道統一排放。“作為一家本土企業,我們的環保標準超過國標。”他舉例說,以COD為例,萬向鋰電池廠內部排放標準遠優於國標。

此外,該廠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廢包裝物、廢電池等,這些廢物分類收集後在專用設施暫存,由具備資質的供應商回收處置,做到了環境零排放。

建在屬地政府大樓旁

新項目標準更高

萬向鋰電池廠已經建立十多年,也見證著周邊城市化發展進程。站在廠區,抬頭可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樓,工廠周邊也有不少居民樓。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這樣說:生活了很多年,一直都知道這個鋰電池廠,但一點感覺都沒有,一點影響都沒有。

萬向項目負責人陳軍表示,鋰電池生產清潔、環保,對環境、對外部影響甚小,這也是該產業被稱為綠色經濟的原因,“萬向現有的鋰電池廠平穩運行這麼多年,這不正是最好說明嗎?”

陳軍補充介紹,80G瓦時鋰電池項目是萬向一二三鋰電池廠的升級版,這個項目要建成高質量、綠色經濟標杆項目,對萬向對全區都具有戰略意義。因此,跟現有工廠相比,建設標準更高,要做成全球最先進的電池工廠。

據瞭解,萬向創新聚能城80G瓦時鋰電池項目採用從美日歐進口的國際領先製造裝備和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均在潔淨車間或密閉裝置內進行,採用國際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和環保治理措施,項目總投資約716億元,其中很大一部資金將投向清潔生產和環保治理。(詳情請見《關於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情況的說明》

關於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情況的說明

近期,有市民對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情況表示關切,為此,蕭山科技城管理局積極與企業及相關部門對接。現將項目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萬向創新聚能城的80G瓦時鋰電池項目和年產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是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項目採用從美日歐進口的國際領先製造裝備和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均在潔淨車間或密閉裝置內進行,採用國際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和環保治理措施,項目總投資約716億元。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保部【2018】44號文),鋰電池製造屬於“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新能源乘用車製造屬於“汽車製造業”。

  二、項目選址情況

萬向創新聚能城選址位於蕭山科技城規劃範圍內,新街大道以西,與橋南工業區塊相連,毗鄰錢江汙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包含了產業、科創、城市建設等要素,深度融合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以建設清潔能源、智能出行、綠色城市、智慧生活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示範區,探索建設一座全新生產方式、全新工作模式、全新生活狀態的未來之城為目標,是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的先行區和一項標誌性工程,也是拓展杭州製造業發展空間、實施“擁江發展”戰略、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引領省“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

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省、市相關產業發展戰略,符合所在地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三、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1、鋰電池項目

項目建設除土建外主要分為三塊內容,包括17個鋰離子電池製造單元及研發配套設施、溶劑回收裝置和電解液配製中心。項目所有生產內容均無化學反應,也無鉛、鎘、汞等有害重金屬使用和產生。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生產和回收過程中的少量有機廢氣,分別通過多級噴淋吸收和催化氧化+吸附處理;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活汙水和產品型號切換時設備清洗廢水,設備清洗在專門的設施內進行,集中收集處理達標後納管排放。廢氣、廢水、噪音的排放控制標準優於國家標準。

2、新能源乘用車項目

項目由衝壓車間、焊裝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及電池PACK車間及其配套設施組成,年產新能源乘用車5萬輛。項目主要汙染源是塗裝工藝,本項目採用國際最新的水性漆塗裝工藝,通過德國進口全自動隧道式塗裝產線及原裝配套環保裝置,排放標準與歐洲最新汽車製造廠相同。

  四、項目安全防護措施

項目的設計、建設、管理和運營按照安全生產“三同時”標準,在關鍵重點設備將配備在線安全監控與消防設施,能夠及時發現隱患並處理。

項目在佈局上嚴格開展安全評價,並設置足夠的安全距離,確保滿足國家標準。

目前項目處於前期的規劃、設計和相關審批階段,企業依照法規履行相關報批和公眾參與責任義務。項目環評正處於企業自主公示階段,將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11月22日企業根據要求召開了項目環境影響初步分析報告論證會。省市環保專家聽取項目環境影響初步分析報告的介紹後,經認真討論,提出了環境保護措施總體可行,初步評價結論基本可行的論證意見。同時也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和安全措施的建議。

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將依法依規履行審批和監督職責。

蕭山科技城管理局

2018年11月23日

來源:蕭山發佈


私信“鋰電”二字,即可領取10.99G鋰電行業精華版資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