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幸福終點站》,也就懂了人生和愛情了吧!「原創」

點擊上方[+關注]關注看胡咩

最近胡咩君觀看了斯皮爾伯格的《幸福終點站》,看完電影后胡咩君思慮頗多,我們總自覺人生充滿坎坷,但是跟電影中主人公相比,我們所遇到的困難並不足以壓垮我們,人生總是要充滿樂觀不是嗎?

源自四十年的承諾

電影講述了一個叫維克托的卡科日亞人,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前往美國紐約,入境時,他的祖國發生了政變,他的簽證也因此失效,即不能進入紐約,也不能回家,陷入進退兩難之中,滯留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一待就是九個月,這九個月,語言不通的維克托住在廢舊的候機廳,在機場的衛生間洗澡,靠送還推車換取硬幣來購買食物,學習英語努力在機場生活,等待著祖國政變的結束,但是機場高管卻覺得維克托是個麻煩,千方百計地想把它趕走,都沒有成功,維克托在應付種種困難的同時解釋了很多朋友,這其中甚至還邂逅了一段愛情,他憑藉執著和善良,細微的影響著機場裡的每一個人,(機場裡的右手。)在影片的結尾,維克托的祖國終於結束了戰爭,他也終於前往紐約,完成了對父親的承諾。

看懂了《幸福終點站》,也就懂了人生和愛情了吧!「原創」

改編自真實事件

皮爾伯格向來喜歡以真實的故事作為藍本創作影片,影片的創作基於一個叫納塞睿的伊朗人的真實事蹟,據資料顯示,納塞睿因為參加反對自己國家的遊行被伊朗開除了國籍,1981年,他在比利時獲得了正式的難民簽證,開始輾轉於英國和法國之間,1988年,他在前往法國戴高樂機場的地鐵中皮包被盜,丟失了所有能夠證明其難民身份的證件,法國當局根據規定,同意其留在機場,卻不允許他離開那裡,因此她不得不滯留在機場航站樓,7年後,他在律師的幫助下又拿到了難民文件,由於官方只允許他居住在比利時,無法滿足他繼續前往英國的願望,他繼續選擇留在機場,又呆了十年,這個真實的故事給了編劇傑瓦西靈感,最終被創作成電影,搬上大熒幕。

看懂了《幸福終點站》,也就懂了人生和愛情了吧!「原創」

如何搭建一個機場和社會

斯皮爾伯格曾經說過,我的工作是構築一個持續兩小時的世界,為了構築這兩個小時的世界,製片方僱傭了兩百名工匠,在加州的一個機庫裡用了二十週的時間建造了一個全尺寸的航站樓,不僅如此,電影中所有的商戶都是製片方邀請的真實商家,他們在入住之後,也真的在這個模擬機場裡做起了生意,服務那些拍攝期間工作在這裡的劇組人員,而細心品味我們就會發現,斯皮爾伯格借用這個模擬機場創造的其實是一個真實社會的縮影,這個機場裡有維克托的家,他在這裡吃飯學習工作,在這裡結交朋友,與他們一起打牌聊天,在這裡他體驗人性的溫暖,社會不公的冷遇,感受著愛情的美好,他通過自己的真誠和執著獲得他人的認同,從人們眼中的笑柄,變成了這個世界的英雄,人生百態,全部濃縮在這個模擬的肯尼迪機場候機大廳裡.

看懂了《幸福終點站》,也就懂了人生和愛情了吧!「原創」

LIFE IS WAITING

電影的宣傳語是 LIFE IS WAITING ,等待這個詞始終貫穿著整個影片,維克托在機場裡等待了整整9個月,等待拿回自己的食物券,等待工作面試的回覆,等待艾米莉亞的到來,等待有一天祖國戰亂的平息,同時,在這個機場裡,等待著的又何止維克托一個人,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等待,乘客們等待著延誤的班機,艾米莉亞多年來等待著自己愛著的人,海關負責人迪克遜在機場等待著上司退休,印度清潔工GUPTA為了逃避罪責,在機場工作了23年,內心其實也在等待著和妻子孩子的團聚,其實,等待不只發生在影片中每個角色的身上,也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可能是一架遲到的航班,一句話一份工作,抑或是一份愛情,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等待,而面對等待,顯然每個人所做出的行為有所不同,有的人選擇想盡辦法尋求捷徑,有的人選擇將這份等待深埋在心底,而維克托,更多的是樂觀和執著的堅守。最終,影片中那些形形色色的等待,都有了歸宿,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GUPTA在機場跑道的 自我救贖。

看懂了《幸福終點站》,也就懂了人生和愛情了吧!「原創」

試著看到自己

和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相比,無論影片格局,投資,場面或是票房,幸福終點站或許都不是他的巔峰作品,但這部影片給予我們的啟迪,絕不亞於那些大作,小小的機場裡面,我們能夠看到人性溫暖的一面,能夠看到堅守和執著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看到我們自己.

看懂了《幸福終點站》,也就懂了人生和愛情了吧!「原創」

本文章為頭條作者看胡咩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用作商業用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