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

"
"
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世界上沒有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從誕生開始就把“人民”二字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形成一條在一切工作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並且近百年櫛風沐雨,持之以恆堅定地踐行。

8月19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在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考察調研時指出,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的事業。這一充滿深情、質樸真誠的話語,進一步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追求,生動詮釋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愛民情懷,對於新時代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提供了遵循。

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通俗地闡釋:“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到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婦女群眾要學習犁耙,找什麼人去教她們呢?小孩子要求讀書,小學辦起了沒有呢?對面的木橋太小會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許多人生瘡害病,想個什麼辦法呢?一切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要使廣大群眾認識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正是由於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形成了與人民群眾融洽的魚水關係、牢固的血肉關係,才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獲得了推動歷史發展的偉力,才在人民和歷史的選擇中取得領導地位並不斷得以鞏固。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遷。人民群眾的需求、期盼、嚮往在哪裡,當前最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在哪裡,是我們必須首先搞清楚、弄明白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為老百姓謀幸福,要順應人民期待,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人民群眾的痛點、難點,就是我們工作的著力點、突破點。黨員幹部在工作中要多問問人民群眾最需要什麼、最煩惱什麼,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要聚焦服務群眾不到位問題,把群眾的難點、痛點、堵點作為工作切入點,圍繞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環境等問題,壓實責任,主動作為,化解矛盾,一件一件落實,一件一件辦好。當前,要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向貧困發起總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百姓謀幸福,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辦實事不圖虛名,求實效不做虛功,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決不能去幹那些只管當前不顧長遠的事情,決不能去幹那種竭澤而漁的事情,決不能去幹那些僅僅滿足少數人需要而忽視大多數人利益的事情。心裡裝著群眾,真心實意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這樣的幹部,群眾自會記在心裡。

以什麼為標準、用什麼來衡量,實質上是一個對誰負責、讓誰滿意的問題。我們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一切工作的成敗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眾來檢驗。這就要求我們,始終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任何工作都要注重群眾評價,群眾贊成什麼就鼓勵什麼,群眾期盼什麼就做好什麼,群眾反對的就堅決糾正。只有經常看一看我們的工作是不是按照群眾的意願在展開,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辦法還需要改進,讓群眾真滿意、而不是“被滿意”,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始終體現群眾意願,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們就一定能讓幸福的陽光普照神州大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作者:沈小平 單位: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