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文化開講第一講:聊說鼓樓二三事

西湖 宋朝 建築 王審知 福建房產報道 2017-05-05

鼓樓文化開講第一講:聊說鼓樓二三事——訪林焱教授

鼓樓文化開講第一講:聊說鼓樓二三事

林焱——國家一級作家、知名評論家、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在福州,一條三坊七巷,一條道山路,甚至一磚一瓦都有本屬於它的故事。

在和林焱老師的訪談中,侃侃而來的是就是鼓樓動聽的小故事。林焱老師是地地道道的福州人,幾代人都生活在鼓樓。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或許別人是在研究鼓樓文化,但他是一生都在體驗著鼓樓文化。

林焱老師說自福州建城以來,鼓樓一直為城市中心,在以前福州就是鼓樓區,鼓樓區就是福州,是政治經濟的扼要之地,歷史性事件也主要匯聚在鼓樓,人們始終圍繞鼓樓繁衍生息。在以前出了鼓樓就是出城了,當地人嫁出了鼓樓那就是沒面子。且福州的方言——福州話也是從鼓樓發展起來,也是相對難學的方言之一,以前隔著區,口音就有很大差別,聽著口音就能知道對方是否是地道的“鼓樓”人,直到後面發展,福州話才逐漸的走出了鼓樓,走出了國門。且以前鼓樓的文化是不對外的,是貴族文化,只有貴族才能享受鼓樓的文化,伴隨著商業和文化的接軌,其他城區漸漸發展起來,各個區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現在大眾化的福州文化,但鼓樓文化到現在依然保持著其貴族文化的核心氣質。

鼓樓或者說福州有自己的文化基因,主要也是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版圖與自然環境塑造了它的城市性格。福州處於相對封閉的大環境,是典型的河口盆地,依山傍水,一抹西湖則更顯古城的生動。西湖是晉太康二年(282年)晉安郡守嚴高所鑿,當時為改變福州低溼的盆地環境,他開渠築堤,引東、西、北三向渚山之水注人城之東、西兩塊窪地。周圍各20裡,西湖這水與閩海潮汐相通,至今已有1 700多年。除了防汛功能,西湖也是古代 休閒場所,後唐天成二年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登上王位,《金鳳外傳》載:閩王舉行龍舟競渡時,金鳳作《樂遊曲》,使宮女同聲歌之。曲曰:“龍舟搖曳東復東,採蓮湖上紅又紅;波澹澹,水溶溶,路隔荷花水不通。西湖南湖鬥彩舟,青蒲紫蓼滿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長奉君王萬歲遊。”雖過去數千年,西湖至今依然是福州人主要的休閒活動場所。

鼓樓文化開講第一講:聊說鼓樓二三事

除去西湖,而說到榕城歷史文化的縮影,則不得不提烏山。烏山上的碑刻《般若臺銘》、紀念宋朝黃幹、真德秀等九位名儒的九賢祠及紀念福州府長樂華僑陳振龍的先薯亭……無不印記著鼓樓的歷史風貌,在林焱老師看來,除去歷史,烏山更是鼓樓的文化集聚地,文化繁榮之地,烏山腳下住過了許多文化名人,包括鄧拓、胡也頻等,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也曾在道山這邊辦了福建省最早的司法學校。

時代在發展,城市在進步,鼓樓城中心不變,也得益於福州這塊福地。林焱老師說福州這座城市很少遭罹戰事,是兵家不爭之地。除了小打小鬧,福州城區內從來沒有發生過大戰事。

鼓樓文化開講第一講:聊說鼓樓二三事

宋朝末年,元兵騎兵長驅直下。德佑二年(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陷落, 7歲的趙昰在福州就位當皇帝,把福州改名為安福府。元兵尾隨而來,攻破邵武、南劍州(南平),直抵福州。有勇氣的大概都隨小皇帝奔廣東那邊去了,福建制置使王積翁、閩府尹王剛中這兩個孬種開城投降。福州沒當幾天“首府”,不用打就結束了。抗日戰爭爆發,各地相繼淪陷,1938年5月13日,廈門淪陷,一直到1945年8月,慘遭侵略者踐踏,長達7年零3個月。雖兩次淪陷都沒有經歷大型戰鬥的過程,與廈門等其它城市比較起來,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也正因為如此,八一七路到南門福州這條城市中軸線至今還得以保留。而羅馬,開羅、北京等其他城市的中軸線早因為遷徙、戰爭等原因早就消失。據悉,該城市中軸線匯聚了三坊七巷、朱紫坊、烏塔、白塔、文廟等歷史文化的遺存,也是世界上唯一倖存的城市中軸線。

鼓樓,一個時代之下的城區,看林焱老師回味它的每一段歷史,無不有著引以為傲的神色。當然,林焱老師認為文化和商業結合也是鼓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未來,它亦將帶著故事在繁榮中前行。

初心不忘,保利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尊重城市的發展規律,實現建築、城市、文化的共生共榮。保利雙盤大作實踐對鼓樓區“文化+”的又一探索。烏山九巷和保利天悅都擇址鼓樓,與三坊七巷一脈相承,與屏山、于山、烏山共同守望,復興鼓樓精神,以工匠之心,琢城市精品,打造繼“三坊七巷”歷史建築風貌之後全新的城市名片。兩個項目都是集soho、商業、住宅多種業態,當文化和商業真正的結合,相信未來鼓樓會有更好的發展。未來也將在時代的更迭中歷久彌新,成為城市的珍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