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 問:

如何評價電影《逃出絕命鎮》(get out)?

| 答: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逃離絕命鎮》是今年最值得關注的話題電影,在北美幾乎贏得百分百好評。

先說我覺得部電影好的地方:

1

這部電影很聰明,導演一反目前商業電影的常規作法,用了絕大部分時間在輔墊,直到最後才圖窮匕首見。

看上去前半部分似乎平淡,但處處草蛇灰線,伏筆在結尾時紛紛響應。

這是一部重視觀眾的電影,它始終在積極地呼喚觀眾的參與,也因此給觀眾帶來智力上的愉悅。

2

還有一點當然是導演把種族主義社會議題與恐怖片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更是讓它以低成本贏得票房奇蹟的原因所在。

《紐約時報》採訪喬丹·皮爾時,他說自己的創作動機就是想反抗美國已經變成後種族主義社會的謊言。於是他創造了一個寓言性的白人的黑世界。

他非常敏感地捕捉到了白人種族主義者在“政治正確”的掩飾下諸多細小的不自然,然後將他們像拼圖一樣蒐集和拼湊,最後發現/構建了一個恐怖的吃人世界。

這些人儘管口口聲聲願意第三次把票也投給奧巴馬,但他們最終希望的實際上卻是催眠黑人,讓黑人沉到地下面去(Sink into the floor,sink)。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get out》是一部有價值的電影,它像一個孩子一樣掀開了蒙在種族歧視議題上面的溫情脈脈的面紗。


但我並不喜歡《逃》。原因只有一個:我對本片的觀感是:這個電影是恨白人的。

3

電影裡的每個白人都不像人,而更像魔鬼--《逃》是一部妖魔化白人的電影。

「get out」既是片名,同時也像是某種政治性的宣言,他在警告黑人,認清白人,從白人的世界裡「get out」。

《逃》只是在用種族主義者的邏輯反抗種族歧視。

如果一部種族主義議題的電影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黑人應該離開白人的世界,不管它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那這部貌似反對種族歧視的電影跟種族歧視者的目標有什麼不同嗎?

4

白人種族主義者說,get out of (滾出)我的世界;

黑人反抗者說,我們要get out from(逃出)白人的世界。

OK,似乎達成共識了。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紐約客》的影評人安東尼·雷恩(Anthony Lane)說:

這部恐怖電影最令人恐怖的地方在於:對於有人想嘗試解決問題的發問,「我們就不能學習著在一起生活嗎?」,這部電影的回答清楚而響亮:「不!」;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黑人影評家阿蒙德·懷特(Armond White)是唯一給了差評的專業影評人,他說:

這是一部分裂國族的電影。

5

對比來看,五十年前的一部差不多同樣題材的電影真是傑作: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1967年的《猜猜誰來吃晚餐》,也講述了一個黑人青年來到白人戀人的家裡見家長的故事。

戀人的家長雖然理性上反對種族歧視,可自己的女兒真愛上了一位黑人,卻依然有掙扎。

電影真實地再現了白人的掙扎,但最終卻讓愛戰勝了恐懼。

電影由第一位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itier)主演,他對自己父親說的那句臺詞,對為《逃》歡呼的觀眾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醒:

「你一直認為你自己是一個黑人,

而我把我自己當作一個人。」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6

作為受害者,少數族群(弱勢群人本)在抵抗這個不公平的世界時,往往陷入到另一個誤區:單一地強調自己所屬少數族群的特殊性,卻忽視了自己也是人類的一分子。

這就好像是少數族群被白人種族主義者散發的仇恨所催眠了,被歧視者沉到仇恨的深淵裡去,沉到黑暗的地下去,以為這是反抗,

但這恰恰是所有致力於族群分離的仇恨者想要達到的終極目標。

我對這部無差評電影的差評

如果我們無法從這種仇恨的反應中醒過來,拯救(反抗)同樣不會有效。

7

真正的反抗是愛,而不是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