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4號之後 中國正在計劃另一個偉大壯舉

今年1月,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獲得巨大成功,成為第一艘登上月球遠端的人造飛船。在此之後,中國正在為一項"更為大膽"的太空任務做準備。據《太空報》報道,中國正計劃將探測器發射到更遠的太空深處,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探索,研究小行星和彗星。

嫦娥4號之後 中國正在計劃另一個偉大壯舉

中國正計劃探索小行星和彗星

這項新任務將於2022年正式啟動,目前中國尚未為此命名。任務已經瞄準了一顆小的近地小行星和小行星帶中的一顆特別彗星。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本週早些時候宣佈的消息,這次任務將瞄準相當著名的小行星2016 HO3和小行星帶中有趣的彗星133P/Elst-Pizarro。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近日發佈新聞稿稱,這項即將到來的太空探索任務預計將持續10年。第一步打算從目標小行星上收集和取回樣本,然後繼續探索目標彗星並研究其環境特徵,包括彗星上潛在的水和有機物質。

嫦娥4號之後 中國正在計劃另一個偉大壯舉

小行星2016 HO3

專家披露了這次任務的大致過程,首先計劃發射一個探測器,繞著小行星2016 HO3飛行,在它的表面著陸並收集樣本。然後探測器將飛回地球附近,通過釋放的返回艙將樣本帶回地球。一旦這部分任務完成,宇宙飛船將繼續執行它的任務,調頭並在此深入太空,直奔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最後在地球和火星引力的幫助下,最終到達主小行星帶,並圍繞彗星133P進行探索。

這項任務本身是一項大膽而充滿挑戰的任務,被選中的進行探索的兩個天體都特別引人注目。

嫦娥4號之後 中國正在計劃另一個偉大壯舉

小行星2016 HO3不同尋常的軌道

首先,小行星2016 HO3擁有一個不同尋常的軌道,因為它是地球的一顆不變的伴星,或者說是地球的"準衛星"。2016 HO3也被稱為Kamo'oalewa,它在2016年被首次發現,當時成為各媒體頭條新聞。天文學家發現它繞著地球飛行,同時與地球一起繞著太陽飛行。

嫦娥4號之後 中國正在計劃另一個偉大壯舉

小行星2016 HO3

它成為地球的一顆穩定的準衛星已經近一個世紀了,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裡,它仍將作為地球的伴星。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120英尺到300英尺之間,它從未偏離地球太遠,並且圍繞地球旋轉的距離是地球和月球距離的38倍到100倍。到2022年任務啟動時,2016 HO3與地球的距離將縮短至1260萬英里以內。

嫦娥4號之後 中國正在計劃另一個偉大壯舉

小行星帶

其次,彗星133P一直被科學家認為是一個奇怪的"東西"。它被描述為"主帶彗星"的冰冷物體,屬於一類特殊而罕見的混合行星,它們生活在小行星之間,但又表現出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徵,有一個像彗星一樣的塵埃尾,因此它被歸類為"活躍的小行星",既有彗星名稱,也有小行星名稱,它的小行星名稱是7968 Elst-Pizarro。

為了完成此項任務,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在收集儘可能多的關於這兩個天體的數據,包括它們的年齡,形狀,大小,組成,結構,軌道,旋轉和熱輻射等特徵。

未雨綢繆過後,相信中國的航天人又能創造出一個讓世人矚目的奇蹟。身為中國人,應該感到無比自豪,你呢?提前預祝任務圓滿成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