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大忙起糾紛 短信信訪暖民心

小麥 張偉 法制 社會 周口市扶溝縣信訪局 2017-06-10

——手機短信信訪快速化解一起跨省信訪案件

【案情回顧】

一年一度的麥收時節到了,今年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趙良(化名)等聯合收割隊隊員來說是那麼的不尋常。5月27日,他們從湖北經鄧州北上時被裴營鄉一家農戶邀請割麥。這戶有麥田約50畝,割到將近一半時,割過的麥地突然著火,麥子燒了約有1畝,田邊樹木也遭到損傷。農戶懷疑是收割機引發火災,非但不給趙良收割費,還要求賠償損失。派出所現場勘驗後也找不出收割機引起火災的確鑿證據。趙良等困在鄧州一晃就是6天。【解決過程】

驕陽催熟了的麥穗在一天天變黃,趙良收割隊的事也在一天天變黃,眼看著一片片金燦燦的麥田不能收割,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趙良等人心急如焚、如坐鍼氈。6月2日,留在鄧州6天的趙良在網上突然發現河南省信訪局公佈的張春香局長的手機短信信訪號碼,心裡一亮,當晚他懷著試試看的心情迫不及待發了條短信。

6月3日是週六,張春香局長像往常一樣,藉助週末回覆辦理群眾發送的信訪短信。突然“寧夏趙良”的一條短信映入眼簾,字裡行間她感受到了一名外省青年的無助心情與熱切期盼。於是一面回覆趙良馬上幫助協調解決,一面立即安排鄧州市委群工部部長張偉公平妥善處理,儘快幫助外省群眾投入生產。

【處理結果】

張偉接到張春香局長電話時正在醫院住院,他二話沒說馬上投入協調。首先向鄧州市委政法委書記程建功彙報,程書記很快召集涉事雙方進入法院調處程序,裴營鄉黨委書記付昌奇也出面協調……僅僅大半天時間,一條短信求助,一次跨省糾紛,在省、市(直管縣)、鄉、村四級領導幹部的高度重視和親力親為下,化解工作迅速展開。6月3日下午5時,趙良及其收割隊順利離開鄧州繼續北上收麥。隨後,鄧州市及相關部門繼續協調收割費等事宜。經過責任認定、損失測算等工作,鄧州市本著於情、於法、於德、於理的原則,把趙良的3450元收割款於6月6日上午打入趙良提供的銀行賬戶。中午,趙良給張春香局長髮來短信,表達了問題解決後無比喜悅之情和感激之情。

【啟示】

這起事項牽涉到奔波幾千裡的外省群眾,發生在盛夏酷暑的麥收季節,事項的迅速解決凸顯了手機短信信訪快捷高效便民的優勢。

一是實現了當天投訴當天化解。該信訪事項如果走窗口接訪,即便按簡易辦理程序也得需要一週到兩週時間。如果走郵政投遞,即便加急快遞,從收接、受理、交辦、督辦也得需要一個月。這樣的話,耽誤趙良收割小麥是其次,重要的是可能引發一連串問題。趙良可能狀告公安不作為,農戶可能狀告政府不做主,久而久之,小事會拖大,易事會拖“炸”。

二是實現了領導關注基層解決。局長手機短信之所以冠以“局長”之名,體現的是信訪部門主要領導的責任和擔當意識。通過省局局長關注、市級(省直管縣級市)領導重視、鄉鎮主要領導協調,問題迅速得到解決,做到第一時間、第一地點和第一責任人三個到位。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的信訪工作要求。

三是實現了即時互動靈活協調。短信信訪與其他信訪渠道的最大不同之處是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信訪人、省級信訪局長、基層責任單位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溝通,便於及時解決信訪事項,隨時掌握信訪人的最新狀況。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李躬億通訊員常徵宋華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