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通透、精準、開放的音樂世界:Stenheim瑞士之聲 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

小家電 音箱 法國 日本 新音響雜誌 2017-06-11
給你通透、精準、開放的音樂世界:Stenheim瑞士之聲 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

●設計:3路4單元落地式高效設計

●喇叭單元:2×10吋低音,1×6.5吋釹磁中音,1×1吋釹磁高音

●結構:4獨立腔室大型鋁合金箱體(2封閉式中、高音和2個前倒相孔低音)

●分頻器:被動式3路分頻,採用高保真元件

●頻率響應:28Hz-35kHz

●靈敏度:94dB

●功率處理:200W(RMS),400W(峰值)

●標稱阻抗:8歐姆(最低3歐姆)

●尺寸(HWD):1200×280×380mm

●重量:110kg(包括可調尖錐)

●保修:5年

瑞士是全球人均年收入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長期專長於精密機械製造的氛圍背景下,孕育了這裡的人凡事執著追求,要求完美。同時,瑞士也是高端音響輩出的國度,豪不誇張地說,瑞士人傾注於音響的熱情,絕不亞於他們出品的世界名錶。瑞士的頂級名錶世界裡有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Moser亨利慕時、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Bregurt寶璣、Piaget伯爵、A.Lange&Sohne朗格、Audemars Piguet愛彼等等,加上大眾熟知的Rolex勞力士、Omega歐米伽等等品牌,真的十隻手指頭數上幾遍都數不完。而高級音響品牌呢?或許絕對數量沒有手錶來得多,但依然足以令人眼花繚亂。比如FM Acoustic、Goldmund、Orpheus、CH、Nagra、Studer、Piega、ReVox……當然現在得加上這次我們試聽的新貴:Stenheim瑞士之聲。

瑞士人對高級音響獨具見解,他們的出品相比較傳統的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和美國等音響列強的風格都不一樣,瑞士音響走的是精品路線,設計不求奢華浮誇,製造工藝卻精湛絕倫。年輕的Stenheim瑞士之聲從2010成立至今僅幾年時間,一直專注於Hi-End音箱的開發,經兩年的研發,最早發佈的是Alumine Two書架箱和Alumine Three落地箱。或許那時有不少人會認為Alumine Two外觀和設計都和瑞士另一個頂尖品牌Goldmund的Epilogue 1音箱長得非常相似,而Alumine Three的設計理念也和Epilogue 1+2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當你知道Stenheim瑞士之聲的設計師原本就是Goldmund的設計師的話,你就不再感到奇怪了。Goldmund的Epilogue 1+2+3無疑是這個傳奇音響品牌一個時期的頂峰之作,之後Goldmund轉而開發一系列無線有源音箱產品,比如全球限量50對的旗艦Apologue Anniversary,不僅數量有限而且身價不凡,定價超過50萬歐元,簡直就是音響界的“夢幻超跑”,而且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得到。不過Goldmund又推出了Logos Anatta,源自Apologue Anniversary的設計,所用的喇叭單元和Apologue Anniversary一模一樣,只是尺寸略為縮小,而且同樣採用“數字、主動、無線”的新派設計,可以使用數字同軸輸入也可以無線輸入,內置每聲道600瓦Telos功率後級,兩路175瓦分別獨立驅動高音與中音單元,250瓦驅動12吋低音單元,頻率響應標示為26Hz-25kHz。

給你通透、精準、開放的音樂世界:Stenheim瑞士之聲 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

然而,那時部分Goldmund設計師卻並不認同這個概念,因為他們認為無線音頻傳輸技術雖然已經足夠穩定,但用於音頻傳輸卻依然有很多問題未解決,而且內置功放的設計也侷限了玩音響的樂趣和市場的拓展。於是,包括Jean-Loup Afresne、Antoine Petroff、Maxime Perrin、Sébastien Benz和David Jilli五位(其中四位為原Goldmund系設計師)對音樂和音響充滿熱情的資深工程師,共同創立了Stenheim,得以在新天地裡放開手腳踐行自己的夢想。

Stenheim的首款產品Alumine Two書架箱和後續的Alumine Three落地箱的推出,受到全球媒體的一致好評,並且令Stenheim迅速打開了國際市場。到了2013年,這群收穫信心的創始人邀請更多年輕有為能人強化公司的研發能力,並且在不久後的2014美國CES上,發佈了旗艦Alumine Reference Ultime參考系列。直到目前,Stenheim產品主要包括Alumine Two、Alumine Three、Alumine Five、Alumine Movie、Reference Statement、Reference Ultime等產品。Stenheim旗艦參考系列集合了當今頂尖的設計和製造工藝,音箱的核心技術原型源自於超微號角領域的研究成果,其中音和高音單元鑲嵌在一個一體成型的精密鋁前障板內,形成一個超微號角喇叭系統。箱體採用改良的氧化鋁板材製造,以獨特的榫合工藝結構組合,整套揚聲器系統沒有使用可見的螺絲,同時由於面板採用的是氧化鋁工藝,所以可以預定的顏色版本的調色板有幾乎無限的選擇。

給你通透、精準、開放的音樂世界:Stenheim瑞士之聲 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

Alumine Two是兩路兩單元的書架箱,適合2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使用,別看箱體不大,低音單元也才6.5吋,但最高可以輸出109dB聲壓,而且大聲壓的時候也能保持低失真。而Alumine Three Way是在Two的基礎上,加上採用一隻8吋低音單元的低音音箱組合而成的落地箱,實際上玩家也可以將上截的Two單獨使用,因此就多了一種玩法。當然了,優秀落地箱提供的是寬鬆澎湃,浩瀚如森林的豐饒,而頂級的書架箱則是“精緻的盆景”,選擇起來除了看財力,更多的是看需求和喜好了。

Two和Three命名都和使用的分頻通路和喇叭單元數有關,但Alumine Five並不是如此類推採用五隻喇叭單元,而是三路四單元設計,雙倒相孔一體式結構的落地箱。

次旗艦Alumine Reference Ultime是一款高大的落地箱,整體設計為MTM形式,前障板中間的中高音模組內包含了鋁帶超高音、絲膜軟球頂高音各一隻,6.5吋中音兩隻,還有上下及前後的4只12.3吋超低音,配備瑞士CH Precison 為其特別定製的2路電子分頻器。Reference Ultime有個非常特別的設計,那就是中間的中高音模組可作電動內傾角調校,也即是可根據音箱擺位和聆聽喜好作微調,以達到最佳的音像定位感。從中體現了瑞士精密加工與聲學研究的技術結晶。這套次旗艦最高可輸出120dB聲壓,重達240公斤,頻寬達到驚人的15Hz-100kHz,這是前輩Goldmund都未能達到的高規格。這麼重量級的一對落地箱靈敏度高達96dB,即使是小功率音質取勝的功放區別也輕鬆驅動。

而Stenheim的旗艦是Reference Statement,採用龐大的4件式箱體設計,也即是在Reference Ultime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對相同身形的超低音音箱。在每隻音箱的前障板上可見到3只13吋超低音單元,而背板上同樣有3只相同的13吋低音單元,因此兩個聲道的4個箱體內,共使用了20只13吋低音單元,這麼龐大的陣容放眼當今Hi-End音響圈都是不多見的。這裡也體現了Stenheim另一個技術特點,就是前後低音單元的正反方向運動以平衡箱體的諧振與穩定,保證聆聽得到的都是喇叭單元發出的直接聲音在空間中的融合,而沒有任何箱體多餘的諧波。

這麼龐大的系統當然要用電子分頻和內置功放設計了,超低音箱體內置了總功率超過10000W的功放,其中超低音3600W,低音1400W,中高音250W的強大輸出,並且提供完善的調整設置,以適應不同空間使用的需求。Reference Statement頻率響應寬達10Hz-100kHz,很多音源和功放都達不到這個指標啊,而靈敏度高達96dB,最高輸出聲壓達到122dB,重量更是達到驚人的4×300公斤,即1.2噸!住別墅的倒不用擔心,假如住樓房的話,您買這套系統之前是否要先徵求建築師的意見呢?至少得確認樓板的承重能力吧。在音箱系統領域,無疑Stenheim的成就已經一躍成為瑞士品牌中的珠穆朗瑪了。

目光回到這次試聽的主角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身上,其一體式的落地箱設計,箱體各面均採用航天級鋁合金板材製造,外表以陽極氧化工藝處理,因此呈現陶瓷噴砂質感。箱體兩側板鑲嵌了紅色裝飾條,恰好劃分了中高音箱體和低音箱體。那不是說上下截箱體可以分離,事實是連體的。這條凹槽裝飾條的設計也並非單純為了裝飾,而是從聲學角度考慮的。在大面積平整的板材恰當的位置切出貫通式坑槽,可改變和抑制板材固有諧振狀態的作用,從而起到調聲的目的。Alumine Five的中高音箱體是獨立隔斷的密閉箱,避免低音氣流乾擾中音的純淨度。高音單元為1吋軟球頂振膜,中音為6.5吋W硬邊懸掛複合紙纖維振膜。在這個價位的產品中,很多品牌會選擇陶瓷單元,鈹金屬單元甚至是鑽石單元,但為什麼Stenheim這麼“非主流”呢?正如那句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同樣的道理,陶瓷和鑽石單元特性固然優秀,但音色卻有自己固有的個性。而這也並不代表傳統的軟球頂絲膜和複合紙纖維中音就沒有優秀的作品,Stenheim的喇叭單元都是自行研發的,和次旗艦與旗艦所用的完全一樣,素質之高是無容置疑的。

給你通透、精準、開放的音樂世界:Stenheim瑞士之聲 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

Alumine Five落地箱的下截低音箱體裝設了兩隻10吋低音單元,其實內裡也是採用隔斷的設計,因此中高音箱體和低音箱體之間的間隙,以及低音箱體和底板之間的間隙都是特別設計的倒相孔,通過這種寬條形倒相開口設計,令低頻聲波融合更自然。同樣的,這兩隻10吋低音單元也採用W型紡織硬邊懸掛複合紙纖維振膜,從經驗上可知這是為獲得最高響應速度,並提高靈敏度和輸出聲壓的設計,但卻犧牲了音圈的衝程。因此,可以預見Alumine Five的聲音風格會是快速、靈敏的,而並非厚重豐盈的感覺。在背部的接線柱則使用了德國WBT的頂級製品。Stenheim採用自行研發的喇叭單元,因此從設定規格之初就考慮到整體的銜接和靈敏度匹配特性,這樣做的好處是分頻器設計可用最簡單的-6dB一階衰減斜率,就能令各路喇叭單元順暢銜接了,從而大幅簡化分頻器結構,減少補嘗線路的損耗,才令Stenheim的音箱達到高靈敏度、易推的理想狀態。Stenheim並不認同音箱低效率設計的做法,這樣就必須採用大功率功放搭配才能得到足夠的聲壓和動態,但通常大功率設計會令音質變差,變粗,活生感缺乏。因此,Stenheim堅持採用高靈敏度設計,Alumine Five落地箱高達94dB的效率,僅需小功率好音質的功放就能輕鬆駕馭,甚至單端300B膽機都不妨一試。

試聽時我搭配了同樣來自瑞士的darTZeel LHC-208合併功放,這個崇尚簡約電路的品牌在信號放大級上採用最簡單的直耦線路設計,僅用兩對功率管就能輸出200W功率。音質鮮活細膩,被賴總編譽為“可達天堂的美聲”。而CD轉盤為德國BMC的BDCD-1,解碼器就用darTZeel LHC-208內置的,這樣的搭配最簡單不過了,效果卻令人滿意。首先是極富有張力和柔潤光澤的中頻及高頻音質,就如同優質礦泉水般純美甘甜。Alumine Five絲毫沒有木質箱體的那種微妙的共振音染,音質相當純粹通透。絲膜軟球頂高音的高頻段的細節多但並不白熱化,以透明、清晰、細節豐富、刻劃明顯為特色。但大家別以為金屬箱體的音箱聲音會骨感甚至冷冽,事實恰好相反,Alumine Five的音色是溫暖如春日的明媚陽光,以這次搭配試聽的組合,所展現出有豐富厚度、有溫潤聲底表現的聲音,令音樂呈現得相當美妙。

Alumine Five的速度響應相當快,這顯然是Stenheim的個性特點之一,其實很多瑞士器材都帶著這種風格,但就音質素質而言,Stenheim做到了極致。Alumine Five有本事能夠發出強大的聲音能量,包括全頻段的表現,而且能夠在大音壓之下維持不搖不晃的音場以及不壓縮、不變形的樂器形體感。這證明Stenheim的喇叭單元經得起大功率的輸入,並且維持以低失真的狀態展現出來。以搭配的darTZeel LHC-208合併功放而言,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並不門當戶對,這麼大的落地箱,怎麼也得用大功率前後級才能滿足吧?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是多餘的,前面說了,Alumine Five的高靈敏度並不需要大功率驅動,反而功放的音質和速度感顯得更重要。在這套搭配裡,低頻並不如“眼見雙10吋”那麼的豐厚,但線條感和速度感都相當之棒。Alumine Five天生不是給你拳拳到肉、洶湧澎湃、鋪天蓋地的低頻的類型,她的低頻質感出色,能把低音樂器的形態也描繪得紮實鮮明,這才是真正好的低頻。正如前兩個月我們試聽的YAMAHA-NS5000旗艦監聽音箱,其低頻的比例也大致如此,我們都明白這樣的平衡度才是錄音監聽最真實的標準。假如你還沉浸在以往木質音箱那種渾厚感,或者一時適應不了這種清純素雅的低頻效果,但不要緊,你能從Alumine Five重播的音樂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豐富低頻細節、微動態與活生感,那就足以說明Alumine Five的過人之處了。

總結

瑞士STENHEIM全新Alumine Five音箱,無論喇叭單元還是設計技術,都可視為是旗艦Reference Ultime的精華濃縮版,堅持高靈敏度設計搭配小功率功放也有優質的音質表現。箱體採用全鋁合金材料製造,結合氧化鋁工藝,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密計算與加工的結果,而且全部在瑞士工廠精細打造,帶來極為精密,自然,細膩而澎湃的高素質聲音。

音樂,美的節奏,美的世界,在音樂中能讓人感悟人生,亦能讓人音悅人生!

給你通透、精準、開放的音樂世界:Stenheim瑞士之聲 Alumine Five (5號)落地箱

長按文章標題下方日期邊上的藍字“新音響”,即可添加關注微信公眾號,或長按下方的二維碼,可添加手機版新音響網站獲取更多更快更深入的音響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