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溫嶺消防員與時間賽跑 火場救出12名被困人員

溫嶺恆泰電池有限公司廠房起火,12名員工被困,十萬火急!

全市消防救援力量迅速奔赴現場,與時間賽跑,"救人第一、科學施救",成功救出所有被困人員,無一人受傷。

7月4日14時42分,溫嶺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110指揮中心報警,位於新河鎮前洋工業區的溫嶺恆泰電池有限公司起火,立即調派新河專職消防隊和溫嶺、城東、城西三個消防中隊共11車46人趕赴現場撲救。

出警途中,當了解到現場火勢較大並有人員被困時,又調派大溪、澤國、箬橫等三支專職隊共3車10人增援現場。

得知情況後,徐仁標、王宗明、沈雲才、吳凌、江金永、朱明連、林建敏、林文鶴等市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處置工作。

14時55分,新河專職消防隊首先到達現場,勘察現場情況。

當時廠房三層、四層正在猛烈燃燒,火勢正在向五層蔓延。新河專職隊隊長樑金才在廠房東側火情偵查時,發現2名被困人員迷失在四層樓梯口的濃煙中,立即派遣2名專職隊員將其救援至安全地帶。

15時06分,城東消防中隊到場,中隊長助理蔣陳濱在廠房西側發現一名被困人員併成功將其疏散至安全區域。

15時24分,城西、溫嶺兩個消防中隊也相繼到場。現場群眾反映,有7人被困於頂層平臺,大隊長張鋒立即召集三個中隊骨幹力量,組建8人內攻救援小組,由中隊指導員俞曉雲和中隊長助理蔣陳濱帶隊,攜帶空氣呼吸器和他救面罩深入火場,衝破濃煙到達頂層開展救援。並另外組織了8名人員替補待命。

空氣呼吸器全稱為消防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用於消防員或搶險救援人員能夠在充滿濃煙、毒氣缺氧的惡劣環境下安全地進行滅火、搶險救災和救護工作,是保障消防員生命安全的重要裝備。

廠房裡面濃煙瀰漫,幾乎伸手不見五指,內攻小隊從一樓樓梯摸索著前往五樓樓頂。除一名組員在四樓負責接應外,俞曉雲帶領其他組員繼續向頂層前行。

到達頂層後,俞曉雲發現頂層夾縫中還有2名被困人員,實際共有9人被困,而他們人手一套攜帶的他救面罩只能供一對一使用。

俞曉雲當機立斷,下令先行將7名被困人員轉移至安全位置,其中由俞曉雲和吳金誠所救人員在四層樓梯口移交新河專職隊2名隊員帶回底層安全位置。

隨後,俞曉雲和吳金誠返回頂層,再次展開救援。由於前期消耗較大,空氣呼吸器已無法滿足一對一救援的兩人同時供氣,只得採用輪流使用空呼氣面罩的方式將剩餘2名被困人員救出。

15時46分,被困的9名人員全部被安全救出並轉移至救護車,經醫護人員現場檢查,9名人員無一人受傷。

隨後,張鋒立即派出三組人員分別對三層、四層、五層繼續進行人員搜救,確保無其他被困人員。

搜救人員的同時,張鋒和大隊教導員許常明聯繫該廠的技術人員,確認火場內鋰電池擺放的具體位置。瞭解到起火建築三層存放有大量鋰電池,嚴禁使用純水撲救,馬上下令在三層東西兩側各設置一支泡沫槍對火勢進行打擊。由於鋰電池鋪滿廠房三層,無法一次性撲滅,A類泡沫覆蓋後也極易復燃,導致火場溫度過高,消防員無法長時間作業,因此每隔10分鐘替換內攻小組人員,輪流滅火作業。

針對廠房四、五兩層堆放大量固體可燃物(可用純水撲救),指揮員命令新河專職隊使用高噴車對四層火勢從外圍進行堵截,並命令溫嶺中隊、新河專職隊滅火攻堅組分別在廠房東、西兩側架設水槍陣地,對五層火勢進行內攻打擊。

15點30分,火勢得到有效控制;16點20分,廠房明火基本撲滅,溫嶺、城東、新河三個中隊分別對廠房三、四、五層進行火源清查,並持續冷卻;16時50分,台州支隊全勤指揮部帶領開發區和路橋大隊到場增援;17時整,現場基本處置完畢;18時10分,各參戰中隊器材整理完畢歸隊,由城東中隊、新河專職隊共計4車17人繼續留守,防止復燃。

此次火災撲救共出動7箇中隊(3個消防中隊、4個專職消防隊),14輛消防車,56名消防指戰員參與滅火救援戰鬥。在有群眾被困、著火物危險、濃煙毒性強、火勢猛烈、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參戰消防員連續奮戰近3個小時,最終順利解救12名被困人員,成功撲滅大火,受到了在現場的市領導高度肯定。

據市消防救援大隊通報,此次火災無人員傷亡,過火面積約300平方米,起火原因調查和後續處置正有序開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