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推薦:呼吸內科林敏娟'

"


"


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推薦:呼吸內科林敏娟


【從醫故事】

"


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推薦:呼吸內科林敏娟


【從醫故事】

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推薦:呼吸內科林敏娟

林敏娟 呼吸內科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哮喘學組成員

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呼吸與危重症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臨床醫師學會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

擅長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膜疾病、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呼吸衰竭等的診治。熟練掌握機械通氣技術、胸腔穿刺術等專業領域診療技術。主要研究方向為支氣管哮喘。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資助項目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已在SCI、醫學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上發表呼吸專業學術論文十餘篇。

【從醫故事】

林醫生選擇從醫之路,是父母之命。青春時期,在毫無生活經驗,周遭也無其他執醫者指點迷津的情況下,不知醫生職業的辛苦,不知醫生職業的付出,不知醫生職業的無奈,毅然選擇了從醫這一行業,甚至還選擇了醫學界內號稱髒、累、低收入的呼吸病專業。如果還有給我選擇的機會,我會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業。但是,人生沒有如果!一切都註定,我是一名醫生,面對患者的病痛,面對患者親屬的身心疲憊,面對昂貴的醫療費用,我能切身體會患者及患者親屬的痛苦、壓力、焦慮。從醫已經不僅僅是我養家餬口的職業,亦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生的重新定位。只要我還是一名醫生,我會盡我所能,腳踏實地地做好我的臨床工作,減輕患者的疾苦,減輕患者家屬的壓力。

作為呼吸科醫生,林醫生一年四季都穿長袖的白大褂,從來不穿短袖,一年四季都戴口罩、帽子,不是不熱,是覺得呼吸科的病原體都在空氣裡需要保護其他患者,避免交叉感染,也要保護好自己。所以,很多經林醫生診治過的患者,出院時都不識林醫生的“廬山真面目”。

林醫生在查房時,住院醫生彙報病人病史、病情的時候,總是要糾正他們漏報患者年齡的錯誤。因為她知道,現在人口老齡化,病人群體大多數是老年人,大多數患者同時有多系統疾病。同是肺炎患者,不同年齡,並存不同疾病,病情嚴重程度不同,選用的治療方案也會有差異。這就是現代提倡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作為呼吸科醫生,林醫生還是抗生素專家,要熟悉各種抗生素,精通神馬半衰期Cmax/MIC、AUC0—24h/MIC、PAE講起來頭頭是道,驚呆外科大夫,嚇跑臨床藥師。

門診坐診遇見久咳不愈的患者,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耐心解釋要做胸片及肺通氣功能+激發試驗的必要性,畢竟兩項檢查總共要500多元呀(部分門診檢查醫保不能報銷)。遇見哮喘複診患者,一邊心裡想著“名醫不治喘”,一邊苦口婆心的跟病人講哮喘日記、藥物裝置吸入方法、隨訪記錄、隨訪時間。有一次,一位複診的患者埋怨道:“醫生,你開的那個丸藥沒有用啊。”“嗯?我沒有給你開過丸藥啊?”“挺貴的。一天吃一粒那個。”林醫生一看是噻託溴銨的膠囊,哭笑不得,“誰讓你把這個吃了?那麼費勁給你教會吸的方法,你怎麼把它吃了呢?”再次重複一次吸入方法的教導……因此,林醫生看門診通常都要延遲下班。

呼吸科醫生很容易被其他科室同行叫會診:“這個病人發熱幾天了,我們用了抗生素也不好,你們來看一下。”“這個病人沒有呼吸系統症狀,住院後胸片檢查,發現肺內小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來會診一下吧。”“我這裡有個頸椎病術後的患者,現在痰多,呼吸困難,能不能轉入呼吸科進一步診治?”......於是林醫生總是體會到,一名醫生的最高境界應是“他是一名無所不知的全面的人。”(出自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於是,下班後,林醫生輔導完孩子的作業,只要自己還有點精力、時間,還會繼續查閱本專業,甚至有時還要看其它專業的相關書籍、文獻。2018年8月19日,林醫生參加了第一個“中國醫師節”在廣州舉辦的大會,大會上由鍾南山院士帶領下的中國醫師宣言第六條承諾就是“終生學習”。

林醫生知道,醫生不能保證一定能治好患者,也不能保證說吃幾天藥就痊癒了,因為這些承諾往往是無用的,任何東西都不能用語言承諾,只有做到了才是真實的,只有患者自己親身體會了才能知道。作為一名醫生,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在林醫生看來,就是竭盡全力的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儘可能的為病人好、替病人選擇最合適病情的治療方案。若無仁心,妙手何用?每個病人在他(她)的家庭中,都是父親、丈夫、兒子,或母親、妻子、女兒,他們是家的全部。從此後,林醫生對每一個病人都心存敬畏心和同理心。

呼吸科是節奏很緊張的一個科室,畢竟人活一口氣,生死之間,看遍人生百態。雖然現在空氣這麼不好,風氣這麼不好,但我們仍在堅守,希望所有人都能有輕鬆的呼吸,健康的生活!

#清風計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