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祥雲縣劉廠鎮:示範基地撐起三把“傘”'

"

走進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劉廠鎮小波那社區,一陣濃郁的菌香撲鼻而來。記者隨著香味來到野生菌培育大棚裡,放眼望去,平整溼潤的菌田中,一個個如小傘般的野生菌破土而出,長滿了田地間。

近年來,小波那社區黨總支緊緊依託“黨支部+示範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野生菌培育技術引進農村,大力發展姬松茸、滑菇和羊肚菌三個野生菌種,為全村撐起了“產業轉型升級”、“群眾受益”、“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三把“傘”。

“從小到大,野生菌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山珍,可是雨季一過,山中的野生菌也就不見了蹤影,我一直都在想,要是野生菌能像種蔬菜一樣就好了。”說起野生菌培育示範基地,大理州雲輝毅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朱必玉似乎有說不完的感慨。

據瞭解,朱必玉和他的哥哥常年在武漢從事野生菌批發銷售生意,經過多年努力,生意逐漸做大、“錢袋子”漸漸鼓起,心裡的那份鄉愁也愈發濃烈。恰逢小波那社區土地流轉期,朱氏兄弟主動聯繫小波那社區黨總支書記蔡之雲,表明了返鄉創業的決心。

“我們村以前是傳統農業村,村民們都是以盤烤煙,種水稻玉米為主,守著資源不會用,效益發揮不好。聽了他們的想法後我十分高興,率先帶領村黨總支協助流轉20餘畝土地給他們。”蔡之雲介紹。在村黨總支的支持下,2018年7月,朱必玉兩兄弟投資100萬元成立了大理州雲輝毅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發展12畝姬松茸、10餘畝羊肚菌及20多萬棒的滑菇,年收益達到100餘萬元。

示範基地“培育—生產—包裝—銷售”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大幅度帶動了周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務工,基地長期用工50人,季節性用工100餘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村民“就近務工難”的問題。

“我們兩夫妻原來都是在浙江絲綢廠做工,那邊離家遠,生活水平也高,除去房租等一系列的生活開銷,攢不了多少錢。現在有了培育示範基地,做工就在家門口,不僅能顧上家裡的老人孩子,每個月還能攢下4000多元,生活真是越來越滋潤了。”小波那社區村民仁友雲高興地說。

目前,朱必玉的野生菌培育示範基地已趨於成熟,成品野生菌銷往全國各地,走出國門,遠銷歐洲,村級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0萬餘元。在朱氏兄弟的示範基地裡,姬松茸、滑菇和羊肝菌挺直腰板,切實為小波那社區撐起了三把幸福生活的“保護傘”。

雲南網記者 博達 通訊員 董蓉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