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鏡頭下:相聲泰斗馬三立葬禮,一個名人沒到場,9個小時完成下葬
影觀周圍事
1/7 馬三立的相聲,可稱得上是如行雲遊風,娓娓道來,天機自露,水到渠成,自始至終帶著賞心悅目的鬆弛感。至於馬三立那變幻莫測、出奇制勝的想象力,更是令人歎為觀止。通過長期藝術實踐,馬三立形成了藝術上的獨特風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的表演方式,“我”,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是諷刺嘲諷的對象。圖為葬禮現場
2/7 有人曾這樣評論:“他就是被諷刺的對象,有時雖然捧哏的指出他的漏洞,但,並沒有公開的評論。他盡力把被諷刺的對象演活,而把評論工作交給觀眾。演員與觀眾配合默契,達到集體抒情。雖說耿直,但馬三立並不是事事計較,在很多的事情上,他表現得相當地謙和。
3/7 馬三立先生在相聲史上的突出貢獻,在於他對相聲藝術優秀傳統的全面繼承。如果說侯寶林先生的主要貢獻是在相聲革新方面的多項突破和發展,馬三立的突出成就則來自於他對相聲藝術傳統精神的全面把握與深刻繼承。圖為現場悼念人員。
4/7 提起相聲,觀眾大都會想到馬季、馮鞏。其實馮鞏與姜昆、劉偉等人是一輩,他們的祖師爺是馬三立,而師爺則是侯寶林,馬季只能算是他們的師父。 如今這一輩的人都走了。
5/7 在相聲圈裡,輩分是有嚴格規定的。普通的說法是“德壽寶文明”,“德”字輩的老先生都已作古了;“壽”字輩的只有眾所周知的馬三立老先生,如今馬老也走了,那麼馬老被稱做相聲界的祖師爺的位置也就只剩下天津的於佑福女士(已於2013年1月16日逝世)了。
6/7 “寶”字輩的傑出人物很多,像相聲大師侯寶林等即是,雖然侯寶林也已經逝世了,但說起來他這一輩分上的人,全國也不會超過20個了,有尹笑聲、田立禾,以及馬老的兒子、相聲大師馬志明先生等;“文”字輩的領袖是蘇文茂先生,之所以被稱作“文”字輩,就是從他的名字來的;“明”字輩的相聲演員很多,有蘇明傑、郭德綱等等,基本上就是現在活躍在舞臺上的中青年演員們。
7/7 從通往清真寺的衚衕到清真寺的院子裡,到處都可以見到前來弔唁的人們。擁擠的人群中沒有發現一個明星——無論天津本地還是外地的文藝界人士沒有一個出現在告別儀式的現場。而在現場被採訪的前來弔唁的眾多群眾中,發現他們都是聽了當地的交通臺廣播之後自發趕到現場的。這麼簡單的葬禮試問還有誰?
2017-04-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