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相聲 馬三立 侯寶林 劉威 馬志明 天津往事 2018-11-29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右起,馬桂元,馬桂林,馬三立,馬桂英

馬三立大師收了十幾位弟子,包括閻笑儒、班德貴、常寶華、尹笑聲、於寶林、常寶丰等,但是他手把手親授的後輩只有兩個,一個是馬志明,一個是馬敬伯。馬敬伯(1932—2013)原名馬景伯,是馬三立的哥哥馬桂元的獨子,管馬三立喊三叔,自小被馬三立撫養成人,重感情的馬三立對他比親兒子還親。

當年馬桂元吸毒導致家中變故,馬敬伯一歲多就被抱到馬三立家,三叔三嬸把他拉扯大。馬敬伯3歲時,馬三立有了自己的長女,繼而又有了長子馬志明,但馬三立夫婦最疼愛的還是馬敬伯,尤其是馬敬伯7歲時父親馬桂元故去,母親改嫁,三叔三嬸更將他視為親骨肉。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青年馬敬伯

雖然馬敬伯從小受家庭薰陶,但馬三立並沒打算讓他從藝,8歲那年,馬三立把馬敬伯送到南市中一小學校唸書。馬敬伯每次考試都保持“甲等第二”的名次,上到小學四年級,馬三立為學費發愁,當了家裡的被褥。馬敬伯知道後再也無心念書,要跟三叔賣藝養家。

剛開始學相聲,馬三立讓馬敬伯“只出耳朵不動嘴”,每天跟著三叔到處趕場子聽相聲。馬三立告誡他:一個段子不能僅憑演出效果火爆,就可以斷定為成功,段子的合理性、完整性更加重要,如何塑造飽滿的人物形象,如何使節目耐人尋味,才是相聲演員應該追求的。聽了一年相聲之後,馬三立開始教他說繞口令《十八愁》。馬敬伯的聲容相貌很像他父親馬桂元,人也伶俐聰明,善於模仿,馬三立因材施教,按乃父、乃祖的路子給他“開坯”。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後排左馬三立,中侯一塵,前排中馬敬伯

1946年春天,馬三立領著14歲的馬敬伯登上天津河北鳥市聲遠茶社的舞臺。第一次演出,馬敬伯緊張得腿肚子都朝前了,多虧有馬三立給他捧哏,要不然都下不了臺。晚上回到家,馬三立給馬敬伯講了一宿人生課。

當時天津有兩個“相聲大本營”,一個是南市連興茶社,“掌穴人”是尹壽山,一個是河北鳥市聲遠茶社,“掌穴人”是楊少奎。在聲遠茶社可以聽到楊少奎、張寶茹、馮立權(張壽臣的徒弟)、師世元(師勝傑之父)、班德貴、趙心敏、劉廣文的相聲。論輩分楊少奎和馬敬伯是同輩,但歲數卻比馬三立還要大8歲,楊少奎管馬三立喊三叔,馬三立卻讓馬敬伯管楊少奎喊大爺,說他還未拜師,就以歲數論。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年輕時的馬三立

馬三立與馬敬伯是本家人,能傳藝但不能代替師父,所以馬三立去北京演出時,專門請來侯一塵做馬敬伯的師父,馬敬伯同趙春田、於春早、白銀耳為師兄弟。

那時馬三立一家人在南市福安大街九成裡租房子住。鄰居家有個漂亮姑娘名叫陳學珍,與馬敬伯打小就認識,兩人自由戀愛,1950年4月12日在鴻賓樓結婚,馬三立為他們主持了婚禮。夫妻二人生下三個男孩,建一、建章、建功,名字都是馬三立給起的。

50年代初,馬敬伯在紅橋區曲藝團說相聲,年紀輕輕已是攢底演員。紅橋區曲藝團是集體所有制,很多演員希望進入更有保障的國營團體。1956年7月,馬敬伯帶著紅橋區相聲隊到長春演出,被吉林人民廣播電臺的王充老師相中,王充在9月趕到天津向馬三立要人,馬三立問馬敬伯,馬敬伯表示意願去,因為到長春能進國營團體,工資高。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馬敬伯 王寶童

天津當時向外地輸送了不少相聲演員,比如西北相聲開山鼻祖張玉堂,甘肅相聲的開拓者常寶霖,西藏相聲的開拓者全常寶,四川相聲的開拓者葉立中,湖北相聲的開拓者吉馬、郭新,再有就是吉林相聲的開拓者馬敬伯。

吉林省廣播曲藝團建立於1957年,當時包括梅花大鼓演員花蓮寶,東北大鼓演員劉桐璽,河南墜子演員馬忠翠,單絃演員闞澤良,樂亭大鼓演員張雲霞,唱武墜子的王雲華,快板書演員葉茂昌,再有就是馬敬伯、王寶童的相聲。王寶童自小在北京天橋撂地,是朱闊泉的弟子,與侯寶林、王鳳山是同門師兄弟。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馬敬伯 王寶童

1962年,馬敬伯隨吉林廣播曲藝團到天津演出,演出結束後和來看演出的馬三立一起回家。剛一進屋,馬三立就呵斥上了:“你說的這是什麼呀?這麼多年怎麼沒有長進?”三嬸趕忙過來打圓場。打那以後,馬三立從天津連續給馬敬伯寫了很多封信,教他如何表演和提高藝術修養,馬敬伯的藝術突飛猛進。

在長春,馬敬伯與王寶童搭夥,表演了《誇住宅》《大保鏢》《老老年》《大相面》《五行詩》《大審案》《鈴鐺譜》《八貓圖》(單絃演員闞澤良助演)等相聲,錄音大多保存在吉林電臺。馬敬伯得到馬氏相聲的真傳,他的表演清新活潑,書卷氣強,包袱脆,節奏快,回味綿長。他們二人還整理出許多相聲資料,195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二人合著的傳統相聲集《五紅圖》。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前排右二馬敬伯,中排左一劉威

馬敬伯還收了一個著名的徒弟——劉威。1974年,劉威十六七歲考入吉林省吉劇團曲藝隊,跟隨馬敬伯學藝。劉威最早學的傳統相聲是《汾河灣》和《八扇屏》,馬敬伯與他同臺演出,親自為徒弟量活。從1974年到1981年,劉威一直在曲藝隊,最後成為攢底演員,但他還是離開了曲藝團,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後來劉威回憶:“師父馬敬伯一輩子與世無爭,受人欺負也不埋怨。從我上臺那天起,到我離開相聲舞臺,只要師父在,總是拿著紙筆站在後頭,我哪對哪不對,哪早了哪晚了,他都記下來,我一下場他就跟我說。我感到他的精神永遠在我背後。”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馬敬伯徐景信師徒

1983年吉林省戲曲學校建立曲藝科,馬敬伯擔任副主任、相聲教師,做了大量相聲表演及理論的研究和教學。到八九十年代,東北的相聲演出越來越少,馬敬伯生活清苦,一直住在吉林省戲校分的宿舍樓裡,房子不過二三十平方米。

1986 年4月12日,“馬氏相聲專場”在長城戲院連演三天,馬敬伯重返天津舞臺。那次演出,馬三立表演了《開粥廠》等傳統相聲。馬志明、馬敬伯表演了傳統相聲《白事會》《賣五器》《大保鏢》。王鳳山、謝天順助演。侯寶林大師特意從北京趕來捧場,演出結束後,侯寶林與大家合影,主動站到馬三立後面,看到這一幕,在場的人都鼓起掌來。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馬三立與馬敬伯夫婦

2007年11月15日,馬志明從藝50週年紀念演出,馬敬伯帶著劉威一起來天津,師徒同臺,這是馬敬伯最後一次在天津說相聲。但他始終沒忘了天津,小時候他喜歡抖“悶葫蘆”,每年春節三叔馬三立都帶他去買“修竹齋”的“悶葫蘆”,他愛吃“桂順齋”的糕點,“文利”的冷食,直到晚年仍常常念起。

2013年馬敬伯去世,郭德綱發微博說:先生家學淵源,功底深厚,曾於長春拜見,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原定今春四月共聚,奈何先生歸真天人兩隔。大星殞落,實乃東北相聲界一大損失。

馬氏傳人馬敬伯開創東北相聲,與侯寶林師弟搭檔,收演員劉威為徒

馬敬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