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高層涉貪,小米、美團、海底撈都曾遭遇首日破發


港交所高層涉貪,小米、美團、海底撈都曾遭遇首日破發

剛剛榮登全球股市IPO“募資王”的港交所,重大丑聞曝光。

6月10日,香港當地媒體爆料稱,港交所某位負責新股IPO審批的前高層,聯手保薦人及律師行在IPO過程中涉“不當審批”及向個別上市申請人“放水”,協助不完全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通過新股審批,涉及超過30宗上市申請,包括已上市的建築股及餐飲股。

通過梳理,僅2018年,地產建築業就有48家公司在港上市,如碧桂園、新城悅、美的置業等;而消費餐飲行業涉及38家公司,包括海底撈、美團等。

香港交易所迴應媒體稱,香港交易所是受到嚴格監管的上市機構,有既定而有效的內部流程和機制,包括上市審批程序,確保香港交易所的操作保持高度誠信和專業操守,包括處理任何不當行為。

近年來,香港交易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想要發展成為一家全方位的全球領先交易所。 2018年4月,港交所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也被市場人士視為25年來,意義最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然而,身兼“交易所”、“上市審批監管機構”以及“上市公司”三重身份的港交所,如果“涉貪醜聞”屬實,那麼必須重新審視上市科權力的問題。

IPO重要關卡失守

報道提到,港交所接獲投訴後已展開內部調查,發現“不當審批”長達最少2年,涉及至少30宗上市申請,部分已因此成功上市。報道還稱,涉案高層於2013年加入港交所,其管理一個由70名員工組成的團隊,負責監管新上市公司申請,包括髮布指引、制定政策和審核招股說明書。其“放水”審批新股時要求逾千萬報酬,事件正在調查階段。因此媒體猜測,涉案高官可能正是此前港交所IPO審查小組聯合主管楊金隆。

根據瞭解,香港IPO審核制度並非“註冊制”,而是“雙重存檔制”,即由港交所和香港證監會共同審批,但香港證監會很少干預一般的IPO審批,港交所起主要把關作用。具體到港交所內部,上市第一道審批由上市科執行。上市科通過後,上市委員會一般情況很少駁回通過的公司,即使發回重審,二審也能大概率通過聆訊。因此,一旦企業滿足最低上市門檻,上市科在決定IPO成敗上有較大的話語權。

港交所稱已將懷疑涉事的2家律師行及至少3家保薦人列入監察名單,而涉事高層此前則以家庭為由離職。目前,“其辦公室重門深鎖,私人物品亦被禁止帶走”。港交所發言人還表示,“不評論個別員工事宜”。

如果說上市科的“涉貪醜聞”屬實,那麼港交所必須面臨如何權衡上市科權力的難題。但事實上,對於上市科權力的制衡,早在2016年,港交所就曾出現過一次“政策諮詢”,即香港證監會希望在港交所上市科和上市委員會之上增設“上市政策委員會”和“上市監管委員會”,但當時該諮詢未通過,主要擔心是增加一個環節就意味著上市需要更長的時間,從而影響香港IPO市場。

最終,證監會和港交所訂《歸管上市事宜的諒解備忘錄》補充文件,成立了一個上市政策小組,成員包括12名來自港證監會、上市委員會、香港交易所和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高層代表,主要作為一個建議、諮詢及督導平臺。但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個上市政策諮詢小組,只有建議的權利,實際意義並不大。

“造殼”產業鏈浮出水面,涉案企業會是誰?

關於IPO審核放水事件,《蘋果日報》報道稱主要集中在建築股及餐飲股。根據統計,2013至2018年,據統計,有逾百家建築股在港上市,其中有超過三成已賣殼,部分企業集資金額僅有千餘或二千萬,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成為殼公司而IPO,上市真正目的令外界質疑。也因此,此次貪腐傳聞還牽出了港股背後的造殼產業鏈。

根據媒體報道,在港股市場,一直存在一批“造殼”“炒殼”的資本玩家,他們推動一家公司獲取上市地位,主要是為上市後操縱股價獲利、“賣殼”鋪路。而在所有IPO審批中,香港本地建築股和餐飲股是莊家“造殼”的首選,因為這兩類公司業務雷同、競爭充分,最依賴上市科的主觀判斷。而且,一般情況下這兩類公司很難在其他交易所上市。

不過,近年來,香港證監會、港交所一直在努力根除“殼股”毒瘤。根據港交所發佈的《上市規則》諮詢文件,港交所目前打擊殼股的措施主要有三種:一是從嚴IPO,嚴防“造殼”;二是提高上市發行人適用的持續上市準則,遏止“造殼”及“養殼”;三是收緊反收購規則,防止借殼上市現象。此外,港交所亦建議買殼後注入資產及出售舊業務的期限由現時的兩年增至3年。

對於此次集中出現問題的建築股及餐飲股而言,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市場共有218家公司新上市(包括由GEM轉到主板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建築、房地產類49家,通信信息系統開發類21家,銀行證券金融服務19家,餐飲食品17家,生物醫藥類14家,其他有鋼鐵煤炭貴金屬、服裝輕工業、印刷包裝和美容服務等。顯然,建築及餐飲業為IPO大戶。

而2017年以來,成功在港上市的213家企業,首次公告日距上市日期平均歷時107.58天,其中歷時最短的十家企業從最新一次公告日至成功上市均不超過1個月。

港交所高層涉貪,小米、美團、海底撈都曾遭遇首日破發

在港股餐飲板塊,目前在港上市企業已超過20家,除香港本地的餐飲企業外,味千、小南國、唐宮中國、呷哺呷哺等很多內地餐飲企業都已在香港掛牌。

港交所高層涉貪,小米、美團、海底撈都曾遭遇首日破發

2018年香港主板上市內地企業(部分)

新經濟破發,堪稱屠宰場

港交所全稱“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是全球主要交易所集團之一,在香港及倫敦均有營運交易所;旗下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還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屬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2000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集團現任行政總裁李小加。

身兼“交易所”、“上市審批監管機構”以及“上市公司”三重身份,對於港交所而言,前面兩種身份需要考慮公信力,而後者又使得它不得不追求利益。

根據港交所最新財報,2018年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達159億港元,較2017年上升20%;股東應占溢利亦增加26%至93.12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從數據來看,目前港股市場上市公司總市值34.34萬億港元。2018年又是港股IPO“大年”,首次招股募資金額達到2864.97億港元,為近八年來最高值。2019年至今,港股首次招股募資金額已達750億港元。

港交所高層涉貪,小米、美團、海底撈都曾遭遇首日破發

然而,過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行業公司僅佔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的3%,而納斯達克、紐約交易所、倫敦交易所的佔比分別達到了60%、47%及14%。金融和地產上市公司合計佔香港市場總市值的44%。

在新經濟大潮蓬勃發展的背景之下,諸如阿里這類希望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都選擇了赴美上市,這更是讓香港錯過了整個互聯網科技的黃金時代。與此同時,雖然2018年港股市場成IPO募資額、數量的雙料冠軍,但其新股表現並不理想。

2018年上半年,港股IPO的98家公司,45家在上市首日便慘遭破發,首日破發率高達61%。7月1日至10月10日,60只新股上市,卻有56家在首日盤中跌破開盤價,包括小米集團、歌禮制藥、華凌醫藥、美團點評、海底撈和華興資本等多家明星公司,均未逃脫盤中破發的厄運。港交所也一度被稱為新股“屠宰場”。

香港資深投行人士評論認為,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頻頻破發,主要原因在於新股定價偏高。此外,港股投資者主要是機構,而散戶投資者較少,機構偏理性的策略,使得港股市場對被粉飾過的商業故事較為理性。

押寶生物科技,長路漫漫

對於港交所,自我革新是不得不走的路。

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啟動25年來最具顛覆性的兩項上市改革,一是放開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二是允許未有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也正是得益於這場最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香港證券市場IPO集資額10年間第6次重返全球首位,達2880億港元;成交額創歷史新高,超26萬億港元。

據港交所統計,截至2019年5月31日,今年已接受上市申請128宗,已獲原則上批准的上市申請為64宗,2019年新上市的數量為66起,上市公司總數已達到2365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全球新經濟及生物科技企業紛紛崛起,融資需求持續增長。港交所新規實施以來,新經濟及生物科技企業逐漸成為香港IPO市場的增長點。

2019年首季數據,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大及全球第二大IPO集資地,近44%的集資額來自新經濟及生物科技企業。截至目前,已經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共計融資330億港元,而這個數字在2018年之前為零。但相比大洋彼岸的美國市場,截至4月底,共有 634家生物製藥和生命科學公司上市。

作為後來者,港交所的路還很長。更不要說如今科創版對於醫藥生物創新企業也可謂是是虎視眈眈。

談及與A股的競爭,李小加曾表示:“競爭永遠都是問題,但都不是大問題。”一位內地證券從業人士也對記者表示,港股是面向全球投資者的成熟股市,各投資者對於標的的預期不盡相同。A股投資成績不好的不用期待投資港股能成功,A股投資成績很好的更不要以為可以搬運A股的經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