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性形象來回看香港三十來年的文化變遷,可以發現,在港女誕生並崛起的黃金年代,她們百變如東方麥當娜,在事業和人生態度上,用女性的獨立自主去撞擊、影響相對封閉落後的觀念。

而在如今的時期,則是越來越平民化、好嫁風的甜美BB女神,呈現出某種“妥協”和“示弱”的姿態,與現實慣性相融合。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港女和BB同框,哪種更能代表香港女性?

港女和BB同框,哪種更能代表香港女性?

不管是鄭秀文在《孤男寡女》中飾演的kiki,還是楊千嬅所飾演的餘春嬌,都是“港女”這一類型女性在影視劇中的映射。 (IC photo/圖)

許志安出軌黃心穎的“安心事件”前段時間一度炸裂了社交媒體,在事件的漩渦中,不僅許志安和黃心穎的勁爆視頻被圍觀,更有網友扒出的鄭秀文與黃心穎一起健身,並在微博圖片中稱呼黃心穎為心穎BB的照片。

如今,事件本身在一片議論中落下帷幕。但這張鄭秀文和黃心穎的同框,卻有意無意帶出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那就是被稱為港女的香港天后鄭秀文與被稱為BB的黃心穎,兩類代表一定香港女性群體的人,分別都有些怎樣的特點呢?

港女的崛起

說起“港女”,相信對香港文化稍有了解的人並不會陌生。尚在八十年代,師太亦舒就曾在《流金歲月》中寫出了穿著白色襯衣、卡其色褲子的蔣南孫,一個熱愛利落西裝的香港都市女郎。而亦舒也曾自述自己的理想是:五十歲時,頭髮剪得短短的,燙個漂亮的款式,穿麂皮鞋子,白色襯衣,仍然是瘦子,樣子一點也不丟臉。幽默獨立,簡潔幹練。

觀摩影視類作品也不難發現,不管是鄭秀文在《孤男寡女》中飾演的kiki,還是楊千嬅所飾演的餘春嬌,都是“港女”這一類型女性在影視劇中的映射。她們所代表的香港女性,美貌纖瘦、時髦獨立,有些粗線條,脾氣又有點犟,在絕對物質化的香港,並不會脫離“錢”去談任何事,但在感情面前,卻又保有對愛情的渴望。而在現實中,“港女”的代表,既有鄭裕玲、鄭秀文、楊千嬅這樣奮力打拼的代表,也有職場中如施南生、霍汶希這樣精明強幹、功城略地的白領精英。

港女,可以是都市白領,也可以是力爭上游的女明星,還可以成為律師、法醫或者警花,進入到主要由男性主宰的“戰場”,甚至典型的奮鬥型港女會在TVB的劇集中說出:“要嫁,就嫁給公司”這樣的話。以至日本著名女性漫畫家柴門文在描述香港女人時曾說:香港女性,是全亞洲最難應付的女性。她們對男性的要求多且高,但同時香港的女性也是最自立,最能照顧他人,也最有拼搏意識的女性。

港女的崛起,無疑演繹著一種“大女主”的生猛和可愛,是一種為自己的信念,努力奮鬥拼搏的表現。而從更大的範圍去看,港女同時也照見了現實生活中香港女性在各個領域的崛起及男女平權意識的發展,特別是女性對於自信、自尊、自愛的追求。

港女和BB同框,哪種更能代表香港女性?

鍾嘉欣於2011年始被稱為嘉欣BB,就是因為其清純的氣質及形象,加上她在2011年演活了劇集《點解阿Sir系阿Sir》中的角色Miss Koo,因為被眾多港男親切的稱呼為嘉欣BB。 (IC photo/圖)

BB的風靡

而“BB”一詞,從發展源頭來看,一是有女藝人李彩樺於2003年發行的流行歌 《你唔愛我啦》 中的一句歌詞:“淨系想聽多一次BB好愛你”中帶出BB一詞;一是在2003年之後,嫩模開始流行,以嫩模出道的楊穎將最早的英文名angela混合上朋友對她的日常稱呼baby,而取名叫angelababy,並通過甜美乖巧的形象而大受歡迎。從此,baby(BB)幾乎是普及式的傳到了世人的耳中。

後來,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宅男文化開始在香港發酵。在各類論壇、社區上,男性對喜歡的女性開始以BB來稱呼,並且隨著TVB劇集的人物曝光和娛樂新聞的放大,BB開始更廣泛的被運用起來。譬如女藝人鍾嘉欣於2011年始被稱為嘉欣BB,就是因為其清純的氣質及形象,加上她在2011年演活了劇集《點解阿Sir系阿Sir》中的角色Miss Koo,因為被眾多港男親切的稱呼為嘉欣BB。

其他的如千語BB(吳千語)、嘉欣BB(鍾嘉欣)、嘉怡BB(周嘉怡)等等,越來越多的甜美女明星開始被稱為BB。從這些被稱為BB的人物特質來看,BB類女星大多帶點嬰兒肥,有著甜美的長相,表現出溫良、聽話、順從特徵,整體上顯得人畜無害,因此深得男性喜歡,是一種與港女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港女和BB同框,哪種更能代表香港女性?

2008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新華社/圖)

港女和BB,誰更討喜

其實,從兩性心理來看,BB類女性所對應的恰是男性心理中天生所具有的保護欲。男性這種來自遠古狩獵時代對女性和其子女的保護基因,外有男性所表現的陽剛之氣,內有男性對嬌美女性的呵護,並幾乎深入到男性的骨髓裡,形成了今日的直男型慣性審美。

並且,據美國專門研究視覺信號的科學家發現,“可愛的人”顯得真誠善良,平和親切,他們會讓對方放下戒備心,更願意與之交朋友。“可愛的人”有著這些特點:圓圓的肉嘟嘟的臉龐,明亮的敢於直視別人的眼睛,見到別人嘴角就泛起微笑,走路時步子邁得小而慢;當別人遇到不幸時,臉上流露出真誠的關切和同情。——這也恰詮釋了BB類女性為何容易產生吸引力的原因。

而港女所帶來的是另外一種勢均力敵的欣賞型審美。事實上,不管是楊千嬅與丁子高的姐弟戀, 還是阿sa在走出離婚陰影后重新覓得富豪新愛,都展現了她們的某種強大。而這種強大需要某些具有更寬廣的胸懷、更成熟的心智的男性,才能發自內心的去欣賞,彼此間舉案齊眉。

另外,從人生追求和處事形態來說,“港女”所代表的奮鬥拼搏精神,讓女性更多關注職業的發展,有很多港女型比如鄭秀文、鄭裕玲、楊千嬅或阿SA等都在事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BB型女性則看重婚嫁,如上面提到的嘉欣BB就於2011年找了比自己大13歲的醫生結婚,並馬上生下小孩。兩類女性對待事業、婚姻,在輕重緩急上有著不太一樣的態度。

如以女性形象變遷來回看香港三十來年的文化變遷,可以發現,在港女誕生並崛起的黃金年代,她們百變如東方麥當娜,又或者未婚生子,在事業和人生態度上,用女性的獨立自主去撞擊、影響相對封閉落後的觀念。而在如今的時期,則是越來越平民化、好嫁風的甜美BB女神,呈現出某種“妥協”和“示弱”的姿態,與現實慣性相融合。

實際上,在以金錢為重要衡量標準的香港,未來不管是奮鬥拼搏的港女還是甜美好嫁的BB,這兩種不同的女性形象均會次第出現,呈現出交相輝映的狀態,而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自我意義上的人生贏家。

王微行 南周知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