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三川口之戰

不過,當劉平趕到三川口之時,由於輕敵冒進,陷入了西夏大軍預設的埋伏圈。這一戰,宋軍奮戰數日,最終戰敗,劉平被俘,在西夏據不投降而死。

劉平死後,家中僅剩一個小兒子劉景文,後來蘇軾曾向朝廷力薦劉景文,並曾寫詩一首相贈,即我們都很熟悉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川口的戰敗,使宋朝極為恐慌,宋仁宗甚至在潼關設防,準備不得已時放棄關中。

2、好水川戰役

三川口戰敗後,宋仁宗調整了西北邊帥,以韓琦主持涇原路,由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其中韓琦主張進攻,集中兵力殲滅西夏;而范仲淹則更穩健,主張先做好防務。

1041年,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李元昊再次發動了進攻。韓琦聞訊,立即組織數萬宋軍由大將任福率領出擊。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三川口之戰

不過,當劉平趕到三川口之時,由於輕敵冒進,陷入了西夏大軍預設的埋伏圈。這一戰,宋軍奮戰數日,最終戰敗,劉平被俘,在西夏據不投降而死。

劉平死後,家中僅剩一個小兒子劉景文,後來蘇軾曾向朝廷力薦劉景文,並曾寫詩一首相贈,即我們都很熟悉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川口的戰敗,使宋朝極為恐慌,宋仁宗甚至在潼關設防,準備不得已時放棄關中。

2、好水川戰役

三川口戰敗後,宋仁宗調整了西北邊帥,以韓琦主持涇原路,由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其中韓琦主張進攻,集中兵力殲滅西夏;而范仲淹則更穩健,主張先做好防務。

1041年,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李元昊再次發動了進攻。韓琦聞訊,立即組織數萬宋軍由大將任福率領出擊。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任福脫離輜重,親率輕騎數千迎戰西夏軍,西夏並佯裝不敵,任福緊追不捨,傍晚進至好水川時進入了李元昊設好的包圍圈中。

此戰,宋軍潰不成軍,任福陣亡。宋室大驚,再不敢輕言主動攻擊西夏。

此戰後,宋仁宗將西北劃分為四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以龐籍知延州,范仲淹知慶州,王沿知渭州,韓琦知秦州,專門負責軍事,以防不測。

3、定川呰戰役

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1042年,李元昊又來了。

李元昊親自領兵進攻鎮戎軍(今今寧夏固原),宋將葛懷敏領兵前往抵抗。這一次李元昊的戰術依然是誘敵深入,可是宋軍依然中計,奈何?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三川口之戰

不過,當劉平趕到三川口之時,由於輕敵冒進,陷入了西夏大軍預設的埋伏圈。這一戰,宋軍奮戰數日,最終戰敗,劉平被俘,在西夏據不投降而死。

劉平死後,家中僅剩一個小兒子劉景文,後來蘇軾曾向朝廷力薦劉景文,並曾寫詩一首相贈,即我們都很熟悉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川口的戰敗,使宋朝極為恐慌,宋仁宗甚至在潼關設防,準備不得已時放棄關中。

2、好水川戰役

三川口戰敗後,宋仁宗調整了西北邊帥,以韓琦主持涇原路,由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其中韓琦主張進攻,集中兵力殲滅西夏;而范仲淹則更穩健,主張先做好防務。

1041年,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李元昊再次發動了進攻。韓琦聞訊,立即組織數萬宋軍由大將任福率領出擊。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任福脫離輜重,親率輕騎數千迎戰西夏軍,西夏並佯裝不敵,任福緊追不捨,傍晚進至好水川時進入了李元昊設好的包圍圈中。

此戰,宋軍潰不成軍,任福陣亡。宋室大驚,再不敢輕言主動攻擊西夏。

此戰後,宋仁宗將西北劃分為四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以龐籍知延州,范仲淹知慶州,王沿知渭州,韓琦知秦州,專門負責軍事,以防不測。

3、定川呰戰役

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1042年,李元昊又來了。

李元昊親自領兵進攻鎮戎軍(今今寧夏固原),宋將葛懷敏領兵前往抵抗。這一次李元昊的戰術依然是誘敵深入,可是宋軍依然中計,奈何?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西夏大軍將葛懷敏引誘至定川呰後,四面圍攻,宋軍近萬人,馬六百餘匹,全被被殲滅。之後,西夏大軍長驅直入,兵臨渭州。李元昊甚至用“詔書”的形式告諭大宋子民:

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宋當朝宰相呂夷簡大恐,併發出感慨: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上下安於無事,武備廢而不修;廟堂無謀臣,邊鄙無勇將;將愚不識干戈,兵驕不知戰陣;器械朽腐,城郭隳頽。

這是宋軍的真實寫照,三戰皆敗,宋朝只能尋求議和了。

4、宋朝與西夏議和

宋朝與西夏的議和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有餘,西夏共提出了“要請十一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割地
  • 賠款
  • 貿易優惠
  • 青鹽問題
  • 稱號問題

對於割地,宋朝最終沒有同意;

對於賠款,也就是歲幣,西夏要三十萬,跟遼國的歲幣相同。宋朝害怕遼國不滿,最初只答應給二十萬,最後又增加了五萬五千。

對於貿易問題,宋朝同意西夏可以在邊境以及宋朝京城內經商,且在中原有貿易的優惠待遇。

對於青鹽問題,由於西夏的青鹽不僅品質好,而且價格低廉,在內地相當有競爭力,但宋朝一直維持食鹽專賣,不允許西夏青鹽內銷,這一點宋朝最終沒有同意,但實際上私販青鹽一直都存在。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三川口之戰

不過,當劉平趕到三川口之時,由於輕敵冒進,陷入了西夏大軍預設的埋伏圈。這一戰,宋軍奮戰數日,最終戰敗,劉平被俘,在西夏據不投降而死。

劉平死後,家中僅剩一個小兒子劉景文,後來蘇軾曾向朝廷力薦劉景文,並曾寫詩一首相贈,即我們都很熟悉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川口的戰敗,使宋朝極為恐慌,宋仁宗甚至在潼關設防,準備不得已時放棄關中。

2、好水川戰役

三川口戰敗後,宋仁宗調整了西北邊帥,以韓琦主持涇原路,由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其中韓琦主張進攻,集中兵力殲滅西夏;而范仲淹則更穩健,主張先做好防務。

1041年,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李元昊再次發動了進攻。韓琦聞訊,立即組織數萬宋軍由大將任福率領出擊。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任福脫離輜重,親率輕騎數千迎戰西夏軍,西夏並佯裝不敵,任福緊追不捨,傍晚進至好水川時進入了李元昊設好的包圍圈中。

此戰,宋軍潰不成軍,任福陣亡。宋室大驚,再不敢輕言主動攻擊西夏。

此戰後,宋仁宗將西北劃分為四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以龐籍知延州,范仲淹知慶州,王沿知渭州,韓琦知秦州,專門負責軍事,以防不測。

3、定川呰戰役

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1042年,李元昊又來了。

李元昊親自領兵進攻鎮戎軍(今今寧夏固原),宋將葛懷敏領兵前往抵抗。這一次李元昊的戰術依然是誘敵深入,可是宋軍依然中計,奈何?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西夏大軍將葛懷敏引誘至定川呰後,四面圍攻,宋軍近萬人,馬六百餘匹,全被被殲滅。之後,西夏大軍長驅直入,兵臨渭州。李元昊甚至用“詔書”的形式告諭大宋子民:

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宋當朝宰相呂夷簡大恐,併發出感慨: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上下安於無事,武備廢而不修;廟堂無謀臣,邊鄙無勇將;將愚不識干戈,兵驕不知戰陣;器械朽腐,城郭隳頽。

這是宋軍的真實寫照,三戰皆敗,宋朝只能尋求議和了。

4、宋朝與西夏議和

宋朝與西夏的議和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有餘,西夏共提出了“要請十一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割地
  • 賠款
  • 貿易優惠
  • 青鹽問題
  • 稱號問題

對於割地,宋朝最終沒有同意;

對於賠款,也就是歲幣,西夏要三十萬,跟遼國的歲幣相同。宋朝害怕遼國不滿,最初只答應給二十萬,最後又增加了五萬五千。

對於貿易問題,宋朝同意西夏可以在邊境以及宋朝京城內經商,且在中原有貿易的優惠待遇。

對於青鹽問題,由於西夏的青鹽不僅品質好,而且價格低廉,在內地相當有競爭力,但宋朝一直維持食鹽專賣,不允許西夏青鹽內銷,這一點宋朝最終沒有同意,但實際上私販青鹽一直都存在。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宋朝最關心的其實是稱號問題,范仲淹對宋仁宗說道:

漢家之叛人,不樂處於外域,必謀侵據漢地,所得城壘必使漢人守之。······或朝廷假元昊僭號,是將啟之,斯為叛人之助甚矣!

范仲淹認為西夏若不去帝號,則將吸引更多的漢人歸附,餘禍無窮。

於是,最終在1044年,宋朝與西夏簽訂了和約,西夏以“夏國主”的名義向宋稱臣,宋對西夏年年送歲幣。

但其實,李元昊觀其國門來依然稱帝,對宋朝使節一律擋駕,以免尷尬。

5、宋朝對遼國增加歲幣

李元昊的攻宋,是以遼國為外援的,所以當李元昊三戰皆勝之後,遼國便出手對宋朝開始訛詐。

1042年,當宋朝敗於定川呰時,遼興宗耶律宗真乘機出兵挑釁,要求割讓晉陽(太原)和瓦喬關以南十縣之地。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三川口之戰

不過,當劉平趕到三川口之時,由於輕敵冒進,陷入了西夏大軍預設的埋伏圈。這一戰,宋軍奮戰數日,最終戰敗,劉平被俘,在西夏據不投降而死。

劉平死後,家中僅剩一個小兒子劉景文,後來蘇軾曾向朝廷力薦劉景文,並曾寫詩一首相贈,即我們都很熟悉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川口的戰敗,使宋朝極為恐慌,宋仁宗甚至在潼關設防,準備不得已時放棄關中。

2、好水川戰役

三川口戰敗後,宋仁宗調整了西北邊帥,以韓琦主持涇原路,由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其中韓琦主張進攻,集中兵力殲滅西夏;而范仲淹則更穩健,主張先做好防務。

1041年,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李元昊再次發動了進攻。韓琦聞訊,立即組織數萬宋軍由大將任福率領出擊。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任福脫離輜重,親率輕騎數千迎戰西夏軍,西夏並佯裝不敵,任福緊追不捨,傍晚進至好水川時進入了李元昊設好的包圍圈中。

此戰,宋軍潰不成軍,任福陣亡。宋室大驚,再不敢輕言主動攻擊西夏。

此戰後,宋仁宗將西北劃分為四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以龐籍知延州,范仲淹知慶州,王沿知渭州,韓琦知秦州,專門負責軍事,以防不測。

3、定川呰戰役

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1042年,李元昊又來了。

李元昊親自領兵進攻鎮戎軍(今今寧夏固原),宋將葛懷敏領兵前往抵抗。這一次李元昊的戰術依然是誘敵深入,可是宋軍依然中計,奈何?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西夏大軍將葛懷敏引誘至定川呰後,四面圍攻,宋軍近萬人,馬六百餘匹,全被被殲滅。之後,西夏大軍長驅直入,兵臨渭州。李元昊甚至用“詔書”的形式告諭大宋子民:

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宋當朝宰相呂夷簡大恐,併發出感慨: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上下安於無事,武備廢而不修;廟堂無謀臣,邊鄙無勇將;將愚不識干戈,兵驕不知戰陣;器械朽腐,城郭隳頽。

這是宋軍的真實寫照,三戰皆敗,宋朝只能尋求議和了。

4、宋朝與西夏議和

宋朝與西夏的議和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有餘,西夏共提出了“要請十一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割地
  • 賠款
  • 貿易優惠
  • 青鹽問題
  • 稱號問題

對於割地,宋朝最終沒有同意;

對於賠款,也就是歲幣,西夏要三十萬,跟遼國的歲幣相同。宋朝害怕遼國不滿,最初只答應給二十萬,最後又增加了五萬五千。

對於貿易問題,宋朝同意西夏可以在邊境以及宋朝京城內經商,且在中原有貿易的優惠待遇。

對於青鹽問題,由於西夏的青鹽不僅品質好,而且價格低廉,在內地相當有競爭力,但宋朝一直維持食鹽專賣,不允許西夏青鹽內銷,這一點宋朝最終沒有同意,但實際上私販青鹽一直都存在。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宋朝最關心的其實是稱號問題,范仲淹對宋仁宗說道:

漢家之叛人,不樂處於外域,必謀侵據漢地,所得城壘必使漢人守之。······或朝廷假元昊僭號,是將啟之,斯為叛人之助甚矣!

范仲淹認為西夏若不去帝號,則將吸引更多的漢人歸附,餘禍無窮。

於是,最終在1044年,宋朝與西夏簽訂了和約,西夏以“夏國主”的名義向宋稱臣,宋對西夏年年送歲幣。

但其實,李元昊觀其國門來依然稱帝,對宋朝使節一律擋駕,以免尷尬。

5、宋朝對遼國增加歲幣

李元昊的攻宋,是以遼國為外援的,所以當李元昊三戰皆勝之後,遼國便出手對宋朝開始訛詐。

1042年,當宋朝敗於定川呰時,遼興宗耶律宗真乘機出兵挑釁,要求割讓晉陽(太原)和瓦喬關以南十縣之地。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宋朝承受不住遼、夏兩方的壓力,對遼國承諾除了之前的三十萬歲幣外,再增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一半是贖買晉陽和瓦喬關以南之地(其實遼國根本就沒佔領),一半是酬謝規勸西夏的繼續用兵。

其實,西夏的過分強大,同樣不是遼國樂於見到的,遼國只不過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每年就又多了二十萬的歲幣。

宋朝確實有錢。

"

西夏國,源自拓跋鮮卑,形成於唐末藩鎮割據之時

上文寫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與宋、遼鼎足而立。

李元昊的稱帝,極大的刺激了宋朝,宋仁宗下詔削奪李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的“趙”姓,同時招募殺手,能殺李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

宋仁宗捕殺李元昊的決定,使李元昊下定了對宋朝用兵的決心,並得到了舉國上下的支持。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於是,西夏與宋朝之間的三場大戰就此展開。

1、三川口戰役

公元1040年,李元昊即位之後的第三年,西夏大軍突擊攻下金明十八砦,並乘勝圍攻延州。延州既是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要地,也是西夏出入的要衝,所以成為了李元昊攻宋的第一個目標。

宋將劉平率軍從慶州來援。劉平,在當時的宋朝也稱得上文武雙全,劉平本人弓馬嫻熟,曾經剿匪立功,也曾進士及第,當他正準備上書闡述攻取西夏的方略時,延州告急,於是劉平馬上率軍增援。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三川口之戰

不過,當劉平趕到三川口之時,由於輕敵冒進,陷入了西夏大軍預設的埋伏圈。這一戰,宋軍奮戰數日,最終戰敗,劉平被俘,在西夏據不投降而死。

劉平死後,家中僅剩一個小兒子劉景文,後來蘇軾曾向朝廷力薦劉景文,並曾寫詩一首相贈,即我們都很熟悉的《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川口的戰敗,使宋朝極為恐慌,宋仁宗甚至在潼關設防,準備不得已時放棄關中。

2、好水川戰役

三川口戰敗後,宋仁宗調整了西北邊帥,以韓琦主持涇原路,由范仲淹主持鄜延路。其中韓琦主張進攻,集中兵力殲滅西夏;而范仲淹則更穩健,主張先做好防務。

1041年,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李元昊再次發動了進攻。韓琦聞訊,立即組織數萬宋軍由大將任福率領出擊。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任福脫離輜重,親率輕騎數千迎戰西夏軍,西夏並佯裝不敵,任福緊追不捨,傍晚進至好水川時進入了李元昊設好的包圍圈中。

此戰,宋軍潰不成軍,任福陣亡。宋室大驚,再不敢輕言主動攻擊西夏。

此戰後,宋仁宗將西北劃分為四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以龐籍知延州,范仲淹知慶州,王沿知渭州,韓琦知秦州,專門負責軍事,以防不測。

3、定川呰戰役

三川口之戰的第二年,1042年,李元昊又來了。

李元昊親自領兵進攻鎮戎軍(今今寧夏固原),宋將葛懷敏領兵前往抵抗。這一次李元昊的戰術依然是誘敵深入,可是宋軍依然中計,奈何?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西夏大軍將葛懷敏引誘至定川呰後,四面圍攻,宋軍近萬人,馬六百餘匹,全被被殲滅。之後,西夏大軍長驅直入,兵臨渭州。李元昊甚至用“詔書”的形式告諭大宋子民:

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

宋當朝宰相呂夷簡大恐,併發出感慨:一戰不及一戰,可駭也!

上下安於無事,武備廢而不修;廟堂無謀臣,邊鄙無勇將;將愚不識干戈,兵驕不知戰陣;器械朽腐,城郭隳頽。

這是宋軍的真實寫照,三戰皆敗,宋朝只能尋求議和了。

4、宋朝與西夏議和

宋朝與西夏的議和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有餘,西夏共提出了“要請十一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割地
  • 賠款
  • 貿易優惠
  • 青鹽問題
  • 稱號問題

對於割地,宋朝最終沒有同意;

對於賠款,也就是歲幣,西夏要三十萬,跟遼國的歲幣相同。宋朝害怕遼國不滿,最初只答應給二十萬,最後又增加了五萬五千。

對於貿易問題,宋朝同意西夏可以在邊境以及宋朝京城內經商,且在中原有貿易的優惠待遇。

對於青鹽問題,由於西夏的青鹽不僅品質好,而且價格低廉,在內地相當有競爭力,但宋朝一直維持食鹽專賣,不允許西夏青鹽內銷,這一點宋朝最終沒有同意,但實際上私販青鹽一直都存在。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宋朝最關心的其實是稱號問題,范仲淹對宋仁宗說道:

漢家之叛人,不樂處於外域,必謀侵據漢地,所得城壘必使漢人守之。······或朝廷假元昊僭號,是將啟之,斯為叛人之助甚矣!

范仲淹認為西夏若不去帝號,則將吸引更多的漢人歸附,餘禍無窮。

於是,最終在1044年,宋朝與西夏簽訂了和約,西夏以“夏國主”的名義向宋稱臣,宋對西夏年年送歲幣。

但其實,李元昊觀其國門來依然稱帝,對宋朝使節一律擋駕,以免尷尬。

5、宋朝對遼國增加歲幣

李元昊的攻宋,是以遼國為外援的,所以當李元昊三戰皆勝之後,遼國便出手對宋朝開始訛詐。

1042年,當宋朝敗於定川呰時,遼興宗耶律宗真乘機出兵挑釁,要求割讓晉陽(太原)和瓦喬關以南十縣之地。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宋朝承受不住遼、夏兩方的壓力,對遼國承諾除了之前的三十萬歲幣外,再增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一半是贖買晉陽和瓦喬關以南之地(其實遼國根本就沒佔領),一半是酬謝規勸西夏的繼續用兵。

其實,西夏的過分強大,同樣不是遼國樂於見到的,遼國只不過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每年就又多了二十萬的歲幣。

宋朝確實有錢。

西夏李元昊稱帝之後,三敗宋朝,宋卻對遼國增加歲幣

宋與夏這三戰的結局,總讓我想起近代甲午戰爭後的《馬關條約》,最初的條約中還割讓了遼東半島,但簽訂之後,俄羅斯不滿日本進佔遼東半島,便聯合法國和德國阻止了日本佔據遼東半島,但條件是中國以白銀3000萬兩贖回,空手套白狼!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