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為何對武則天念念不忘,他們真在李世民活著時就相愛了嗎?

武則天的一生中,經歷過兩個丈夫,第一位是著名皇帝李世民,第二位是著名皇帝的兒子李治。

對於李世民來說,武則天並非真愛,而更像是個“有趣”的存在,這裡不妨列舉兩點:

1.《資治通鑑 唐紀》載:

丙午,還洛陽宮。故荊州都督武士彠女,年十四,上聞其美,召入後宮,為才人。

意思是說,武則天之所以入宮,是因為有個“美麗”的名號,唐太宗搬到洛陽宮,自然也要廣納當地美人,這對皇帝來說,是個趣事。

2.這第二件事還是見於《資治通鑑》,李世民偶得一匹烈性馬,無人可訓,武才人侍奉在旁邊自告奮勇,說“我可訓得,但是需要三件東西,鞭子、棍子、匕首。”一開始馬不聽話,她就用鞭子抽,再不聽話,用棍子打,還不聽話,直接用匕首刺。

但是即便如此,那時候的武才人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還只是美麗潑辣的少女而已,斷然與未來那個說一不二的女皇掛不上勾。

李治為何對武則天念念不忘,他們真在李世民活著時就相愛了嗎?

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意識到武則天是後宮裡頭的狠角色呢?李治登基以後。

李治和武才人的緣分,要從李世民活著時算起,但是也並沒有後人傳的那麼香豔。在後人傳說中,李治與武氏一早相愛(起碼李治單方面愛的死去活來),太宗死後,二人經常在感業寺相會,為此武則天沒有入宮就懷了李弘。

而通過史料,我們能看到的,卻沒有如此複雜。

首先,李治成為太子以後,經常在太宗身邊侍奉,久而久之對太宗身邊的武才人心生好感。《唐會要》如是說:“時上在東宮,因入侍,悅之。”(這個“上”,指的李治,唐會要編輯時他已經是皇帝了。)

然後,太宗病逝,一些沒有生育孩子的嬪妃都前往感業寺,武則天也在這個行列裡。

有一天,李治去到感業寺祭拜,二人順理成章地相遇了,皆泣不成聲。這個時候,關鍵的媒人出現了:王皇后。

王皇后和周圍的嬪妃都開始勸皇帝:這武才人多可憐呀,陛下你就幫幫她吧。於是又一個順理成章,武則天被納入後宮,封武昭儀。

李治為何對武則天念念不忘,他們真在李世民活著時就相愛了嗎?

可能許多人都對王皇后的舉措表示費解:你把這麼強大的情敵放在身邊,是不是傻了!

但她恐怕也是不得已,這裡有三個可能:

1.王皇后早就發現了李治武氏兩人的感情,知道攔也攔不住,不如主動相勸,起碼還能得到對方一點感激。

2.李治想納妃,可是開不了這個口(畢竟老爸剛死就要娶人家妾室),於是授意大方得體寬容機智的皇后。

3.王皇后當時最大的敵人是蕭淑妃,蕭淑妃在宮裡幾乎是專寵,還處處打壓皇后,這回拉一個幫手進宮,可分走蕭淑妃部分寵愛。

當然了,無論出於以上哪種理由,都不排除皇后對武才人的同情與低估。

李治為何對武則天念念不忘,他們真在李世民活著時就相愛了嗎?

最後一個爭議,就是皇子李弘的身世了。

許多個版本的傳說裡,李弘是武則天還沒有入宮時就懷上的兒子,是與李治多次相會感業寺的結果。而事實上呢,這一點史料未能給我們明辨,甚至連猜測,似乎都少點線索。

古籍載:永輝二年,武則天從感業寺入宮,成為了武昭儀,永輝三年,李弘生於皇宮。根據十月懷胎來推算,如果這兩年的跨度小於十月,那麼李弘很有可能是在感業寺懷上的,如果大於十月,則流言不攻自破。

但是麻煩就麻煩在,史書並沒有明確具體的時間,幾月份生的,以及幾月份進宮。

總結:

李治是真的喜歡武媚娘,不然不會讓她後期有那麼大的權勢,也不會扶她做皇后。可是這個“喜歡”的起點是何時,有待考證。

李治武與武才人在李世民活著時就有私情嗎?這倒未必,但是相識是一定的。而在感業寺這段時間,才是他們感情的升級階段。

武則天之所以二次進宮,並非李治力排眾議,而是連皇后都主動相勸的,皇帝順水推舟。

李弘身世,真不好說。

至於,有的影視作品刻畫下,武才人聰明機智,幫助小李治討得父皇歡心,還教育他做個有腦子的皇子,然後奪得太子之位,最終在小李治心裡對武媚娘產生了編輯依戀。那就真是杜撰了。

需知,人都是一點點強大起來的,從幼到老的,不僅是外貌,還有心智,十四歲那年,武則天也不過是個好勝心強的美麗少女。當她四十歲時,回憶起來,也不否認這點。

李治為何對武則天念念不忘,他們真在李世民活著時就相愛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