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2019年,宮鬥劇市場退熱,而武俠劇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青睞。“江湖”能否補位“深宮”,重新佔據古裝市場的大盤?

文 | 既明

來源 | 犀牛娛樂

近些年,宮廷鬥爭一直都古裝劇的重點戲碼,“開年大劇”裡以宮廷故事為藍本的古裝劇,同樣不勝枚舉,《武媚娘傳奇》《羋月傳》《孤芳不自賞》等皆是代表。

可今年,“宮鬥”卻被潑了冷水。截止目前,衛視已播古裝劇裡“宮鬥”類為零,出現在安徽衛視2019片單的《獨孤皇后》無緣電視平臺,由優愛騰三家聯播。再結合早前北京日報對宮鬥劇的批判可以看出,宮鬥劇當下雖未遭衛視全面禁播,但風向已有了變化。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宮鬥劇在退場,“江湖”卻開始重整。浙江與湖南兩檔周播劇《小女花不棄》《招搖》皆屬與江湖掛鉤的武俠、仙俠類,此外,從早前各大製作公司和平臺公佈的待播劇片單也能看出,“江湖”正在重新迴歸古裝市場。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江湖”將重新抬頭,甚至補位“宮鬥”重新佔據古裝市場的大盤?

“金古樑溫黃”再起

20世紀中期開始至十年前,在“金古樑溫黃”等武俠大師和邵氏電影、TVB的合力助推,讓快意恩仇、意氣風發的武俠劇在市場上風頭無兩,影響之深遠橫跨四、五代人。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進入內地後,張紀中、王新民等人雖給“江湖”注入了新元素,但武俠劇還是步入了衰敗期,不管是翻拍經典的老故事,還是改編IP的新故事大都成績平平,於是乎“江湖”開始逐漸被古裝市場淡忘。

但從去年開始,情況發生改變。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已播或啟動拍攝、製作的翻拍武俠劇多達10部以上,包括《倚天屠龍記》《飛狐外傳》《九月鷹飛》《笑傲江湖》《神鵰俠侶》《絕代雙驕》《陸小鳳傳奇》《少年楚留香》《小李飛刀》《萍蹤俠影》《武當一劍》《飄香劍雨》等,《烈火如歌》《神風刀》《聽雪樓》等新劇集也同樣數量不乏。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而根據衛視和視頻網站早前發佈的2019片單,未播出的超三分之一都將在今年上線。

武俠劇能夠迴歸,自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

其一,武俠劇“通吃”。武俠作品敘述的都是縱橫江湖的故事,有兒女情長、兄弟情義,也有家國天下,能滿足女性觀眾的需要,也能符合男性觀眾的審美。

其二,性價比可觀。武俠劇的版權售價與宮鬥類、玄幻類古裝劇相比要低很多,因而,近些年的武俠劇普遍採取“輕”製作,以年輕演員為主打。這種以小搏大的方式,弄好了就能像新版《射鵰英雄傳》一樣,用幾千萬的製作拿到超過100%的投資回報率,弄不好也不會有過大的損失。

其三,武俠劇實惠。版權成本、製作成本與玄幻IP相比更為合理;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人的小說都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市場風險小,且成熟的故事也降低了改編難度。正因如此,當下的武俠劇才依舊將“金古樑溫黃”作為主要的故事支柱。

武俠不江湖

武俠劇有獨特的迴歸優勢,卻也存在明顯短板。

武俠劇從興起到鼎盛,基本是港臺班底在推動,尤其是TVB,《鹿鼎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等爆款劇都是由其拍攝。後期武俠劇轉入內地,《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等雖也曾掀起一陣熱度,但導演或編劇多由港臺武俠老江湖坐鎮,諸如李惠民、賴水清、樑勝權。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簡單來說,內地在武俠劇的製作模式、流程上的把控欠缺專業性。此外,整個市場創作環境浮躁,又使肯花時間琢磨原著精髓和武俠原生環境,仔細推敲故事原型的編劇、導演越來越少,從而導致現在大部分的武俠劇套路成風。林依晨、張彬彬主演的《小女花不棄》成績平淡,“老梗套路不斷”就是主因之一。

而把“魔改”當創新的武俠劇層出不棄,同樣與這點密切相關。光線版《笑傲江湖》以天馬行空的改編和毫不考慮人物的選角,成功地刷新了武俠愛好者的底線。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誓要抓住00後的新版《神鵰俠侶》,因劇照和角色形象差別巨大,海報一出便遭到了網友的瘋狂吐槽。據悉,新版《神鵰俠侶》將以少女郭襄為主視角展開故事,還要給張君寶等原著中的邊緣角色加新戲份。

其次,國內目前的武俠小說網站雖多,但由於平臺太過於商業化且沒有形成產業化,武俠小說作者的生態圈秩序不足。再加上,製作方為求穩妥,放不下對翻拍的寵愛,兩方作用,即便有好的武俠作者也很難成長起來。

另外,時代審美趨向已經發生變化,當下大部分年輕觀眾對老式武俠都不太感冒,玄幻、修真等才是他們的取向劇集。正因如此,“武俠+玄幻”的仙俠劇才會層出不窮。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同樣由蔣家駿執導的新版《倚天屠龍記》首發預告放出後,不少網友直言太像玄幻劇;把《絕代雙驕》《楚留香新傳》《陸小鳳傳奇》等古龍武俠劇都列入拍攝戲單的郭靖宇曾表示,想把《陸小鳳傳奇》打造成具有一定玄幻色彩的古裝武俠探案劇。

誠然,“武俠+玄幻”的搭配模式確實容易為劇集吸引年輕受眾,但如網友所說,武俠有沒有大製作和炫技並不關鍵,可沒了“江湖味”武俠何以為武俠。

“江湖”補位“宮鬥”

路漫漫其修遠兮

雖然宮鬥劇當下被潑了冷水,武俠劇開始抬頭,但“江湖”想要補位“宮鬥”,重新佔據古裝劇大盤仍前路漫漫。

首先,武俠劇的邊緣化生存困局依舊未能破解,時代與武俠的距離仍在拉大,即武俠精神與時代審美依舊失衡。正因如此,已播的武俠劇才難逃折戟沉沙的魔咒,翻拍的無法輕易“笑傲江湖”,新武俠也大都被觀眾“相忘於江湖”。

此外,早前多部品質辣眼的武俠劇密集出現,使“武俠即爛劇”的聲音越發明顯,受此影響,不少觀眾對武俠劇的觀看興趣已大打折扣,望而卻步的也不在少數。

其次,“宮鬥”雖被衛視冷遇,但由於臺網標準統一併未徹底落實,再加上自身的“吸流”能力在去年已經被《獨孤天下》《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多部劇證實,因此,在視頻網站依舊“吃得開”。

另一方面,從早前各大衛視公佈的待播劇片單來看,正劇向、玄幻類諸如《大宋宮詞》《大明皇妃·孫若微傳》《九州縹緲錄》等古裝劇,不管是故事品質還是演員陣容都十分亮眼,播出後想必會搶佔不小的熱度。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另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火熱,也讓院內紛爭、種田文開始被製作方重視。從“知否”也能看出,這類故事不僅具備強情節、快節奏,且充滿生活氣息,與當下大多數觀眾的審美趨向基本相符。

宮鬥退場、武俠迴歸,2019古裝劇前路漫漫

內有憂患,外有夾擊,而且宮鬥劇雖被潑了冷水,也因連續霸屏或多或少使部分觀眾審美疲勞,可只要宮鬥劇帶給觀眾的共鳴和價值認同還在,其創作土壤就一直會在。關鍵的是宮鬥劇的連續播出,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宮鬥迷”,也使“看宮鬥”成了觀眾的一種觀看習慣。

就目前來看,“江湖”想要補位“宮鬥”,不僅路漫漫,希望也渺茫。而中國的武俠江湖想再席捲一代人的記憶,仍需要等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